注重立体化指导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探研
2018-05-26李季
李季
摘 要:教师要遵循“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各年段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训练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信息能力;立体化指导;新课程;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2-0040-01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在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触摸到的生活世界中寻找鲜活的知识,积累经验,重新建构完全属于自己的多彩世界。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获取知识的基本技能即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各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激趣收集、规范指导、自主提高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立体化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一、总体规划、常态积累式训练策略,促进习惯养成
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注重日常观察、积累经验、收集整理。就品德学科而言,学期初应依据整册教材内容,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选取重点主题活动,制订收集资料的整体计划,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做有心人,有意识地积累相关的信息,并创建学生自己的资料袋,有效采用剪报、制作信息卡等形式,通过勾画圈点,或摘抄储备相关信息。高段学生也可通过建立电脑专属资料文件夹积累材料,养成资料积累的好习惯。
二、横向递进、环环相扣式训练策略,夯实打牢基础
教师要将训练重点落在每一节的主题活动上,以教材每节主题活动的目标为主线,以课前、课中、课尾、课后为具体训练点,对学生进行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实践能力的指导。
(1)课前注重调查和指导,丰富学生的道德认识。课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教师的指导要体现“趣、准、小、精、活”的特点,以丰富学生的道德认识。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收集情况负责补充收集,丰富课程资源,直达主题目标。
(2)课中注重剖析与体验,激发道德情感。课中将学生生活中收集的资料作为教学新资源,教师在课堂小组内进行交叉立体多向展示交流,同时学生以解说者、补充者、质疑者、解疑者等角色进行互动碰撞,解决“道德两难”问题,加深心理体验,进行价值分析,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而且学生能充分应用所获取的信息明德悟理。
(3)课尾注重应用与提升,纠正道德行為。学生从有效信息资源中获得道德体验之后,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矫正,提升道德水准。
(4)课外注重拓展与延伸,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教师可通过开展班队会、故事会、辩论会、剪报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相关资料信息,加强实践应用,促进学生的知行互动。
三、纵向阶梯、螺旋上升式训练策略,促使逐步提高
(1)低段学生重激发情趣,方法简化。低年级学生知识经验不够丰富,对生活还没有深刻的体验,头脑中还没有收集信息的概念,不知道怎样收集,到哪里收集。课程标准的目标中提出:“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六个解放”要求,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具体训练。低年段学生适合用如下方法有效获取信息:通过教师指导、家长协助,运用激趣自由收集法、直接观察法、阅读书籍画报法、看电视听广播法、填表法等,让学生获取简单的信息,用语言表述清楚,与同伴分享;运用角色表演、实物展示等形式汇报交流,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
(2)中段学生重恰当选择,适当分析。随着中段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逐步提高,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对中段级学生,教师可重点对他们进行鉴别、筛选、分析和判断能力的方法训练。一是收集信息的途径:网络、报刊、书籍、电视、向他人请教等。二是整理筛选资料的方法:画重点词句节选法、典型资料选取法、重复资料删除法、填空填充法、表格填充法等。三是汇报交流的方式:小组团队汇报式、角色表演式、表格、图片展示式、视频解说式等。四是课后作业延伸的方式:资料展示台,成果全面分享;形成资料汇编,储备共享。
(3)高段学生重个性独立,价值分析。进入高学段,主要侧重于训练学生恰当选用工具和方法,运用有价值的资料来分析、说明问题。这一阶段的训练提倡学生将自己所思所想所感与资料资源相融合,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进行互动思辨,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观点,加深对道德认知的理解,有效解决问题。表现为:能分类整理,提炼精华;能自行设计图表整理加工信息;能运用资料批注,表明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能运用表格分类比较,得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结论;能正反案例对比分析,辨别是非,得出正确的道德认识。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交流信息时,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指导。同时,教师要利用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指导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虞丽娟.立体化素质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李海林.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应用信息能力[J].教育现代化,20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