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学PBL教学设计与价值探研
2018-05-26汪洋
汪洋
摘 要:中医康复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内容繁多,教学难度大,临床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PBL教学法是现代教育中常见的教学方式,文章主要对中医康复学中PBL教学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教学设计。
关键词:中医康复学;PBL教学法;教学设计;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2-0027-01
中医康复学是中医学中的基础内容,其因涉及的内容较多而导致实际教学的难度相对较大,临床教学中经常会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而出现课堂教学质量的变化,但实际上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均较低,不能达到课程的教学要求。PBL作为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其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效果均较好,因此,本研究针对中医康复学的实际情况分析PBL在其教学中的价值,并探讨具体的教学设计。
一、中医康复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1)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设置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在实际应用中,PBL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前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资料的查阅完成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能有效减少教师的课堂教学压力,还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而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完成对课堂问题的解答。这样,既能让学生避免在课堂上利用过多的时间去跟上教师的节奏,还能让学生逐渐对学科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2)促进师生的互动交流。在教师为学生设置课前问题后,学生通常会采用资料查阅的方式完成对问题的解答。但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不同,简单的问题学生往往能通过查阅资料完成,但问题难度较大时学生就需要通过小组讨论或向教师请教才能完成对问题的解答。因此,PBL教学法不仅能加强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养成小组讨论的良好习惯,还能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得到强化,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并掌握学生的思维习惯,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教学主体的转变。传统教学以教师单向知识传输为主,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思维疲劳而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并且部分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PBL教学法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掌握课堂知识。这样,就能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围绕学生展开,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及团队讨论的时间,并将教学的进度决定权转移到学生身上,确保教学质量。
二、中医康复学中PBL教学的设计
(1)以问题设置完成对学生的引导。在开展PBL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通过对教学问题的设置确定教学的整体思路,然后引导学生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设置的问题应根据课程内容完成,其中不仅要确保问题的主旨与课程相符,还要确保问题的难易程度与课程相符。在完成问题设置后,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查阅相应的资料,并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避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浪费过多时间。同时,中医经典书籍较多,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尽量结合这些经典医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中医经典知识,从而为他们的中医康复学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2)为学生提供足够丰富的学习资源。PBL教学法的应用要求学生不断通过对资料的查阅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而中医康复学涉及的内容繁多,教师根据课程结构设置的问题会涉及很多数据和资料。而在学生可供利用的学习资源不足时,将很难有效完成对教师设置问题的解答,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自信,还会导致教师的正常教学难以顺利完成。因此,在中医康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查阅和参考。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查阅相应的资料,避免学生因对课程的了解不足而查阅其他一些不必要的文献而浪费时间。
(3)积极开展课堂讨论。在开展PBL教學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课堂讨论环节,在讨论环节中让学生充分交流自身的观点,并积极了解别人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补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遗漏的知识点,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同时,教师在开展课堂讨论的过程中还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由于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方向错误的情况,教师在进行总结的时候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并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相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结束语
总之,中医康复学是中医学中较为复杂的一门学科,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并且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较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对知识点的梳理。在采用PBL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不仅能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讨论习惯,积极吸取别人的意见,从而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冯晓东.中医康复学专业建设思考[J].康复学报,2017(05).
[2]缪萍,谢波.《中医康复学》的PBL教学实践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