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8-05-26田珍珍张民凯马小梅王林仙

大医生 2018年3期
关键词:头孢菌素铜绿本院

田珍珍 张民凯 范 刚 马小梅 王林仙

(1.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科,江苏镇江 212013;2.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镇江 212013;3.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江苏镇江 212000)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导致多种细菌都具有越来越复杂的耐药性,不断导致“超级细菌”的出现并扩散。铜绿假单胞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是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本研究现对2014年至2016年本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采集2014年至2016年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送检的各类标本,包含痰液、血液、脓液、分泌物、尿液等,需要去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分离的相同菌株。

1.2 菌株培养、鉴定及药敏方法

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采用珠海迪尔DL-96-2 细菌测定系统。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读结果。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WHONET5.4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

2014至2016年本院共检出细菌7 066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13.7%,见表1。

表1 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

2.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

铜绿假单胞菌对各抗生素耐药率不同,多种抗生素为天然耐药,其他抗生素中耐药率较高的为复方新诺明,随后耐药率偏高的是氨曲南,最高达29.1%,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氟喹诺酮类等抗生素耐药率均不超过20%,见表2。

3 讨论与结论

本资料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状况。其中,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头孢哌酮、米诺环素、氨曲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等,同时有多重耐药菌检出,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机制有关系,另外与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广泛滥用有一定关系。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高,与王志勤等[1]的研究不同。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三代头孢菌素中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均呈高度耐药,但三代头孢菌素中头孢他啶的敏感度较高,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他唑巴坦不可逆的抑制了β-内酰胺酶活性,使得敏感率升高。该细菌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B敏感性较高,可能与其药物毒性较大,临床应用率低有关。总体上,该细菌对氨曲南耐药率有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及2016年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较2014年有明显下降趋势,各药物耐药率较稳定,对米诺环素耐药率逐年下降,从2014年的60%下降至2016年的38.8%,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各年度无较大幅度变化。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本院头孢哌酮近3年来耐药率均维持在75%左右,仍在大量应用,说明仍存在严重不规范的情况,需要及时纠正。

综上所述,铜绿假单胞菌在院内感染中检出比率较大,需临床方面合理用药,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并加强院内感染监测,从而减轻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

表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

[1] 王志勤,邢志广,廖卫,等.2013-2015年新乡市692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3):550-552,560.

[2] 褚云卓,田素飞,年华,等.2011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65岁以上老年患者细菌耐药监测[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2):89-93.

猜你喜欢

头孢菌素铜绿本院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共代谢基质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