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脑梗偏瘫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

2018-05-26杨永花

大医生 2018年3期
关键词:脑梗偏瘫脑梗死

杨永花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曲靖 655000)

脑梗死易造成患者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现象,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容易延误病情并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失语、偏瘫等病症为脑梗死临床常见后遗症。本研究专针对脑梗偏瘫治疗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接受脑梗偏瘫治疗患者中随机选择77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生命体征不稳定以及存在严重意识和精神障碍的患者。依照患者应用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常规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常规干预组女性18例,男性20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7.4±4.3)岁,综合干预组女性17例,男性22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6.3±4.1)岁,所选对象分组后临床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选对象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综合干预组患者同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为了减轻负性心理对患者治疗以及康复进程产生的阻碍作用必须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经常与患者聊天以掌握其心态变化,鼓励患者将内心负面情绪表达出来,使其心理压力得到减轻。护理人员必须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鼓舞和支持,避免加重患者精神压力而影响其治疗积极性[1]。(2)压疮护理:偏瘫患者由于活动受限容易出现压疮现象,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加强皮肤护理,应用爽身粉等保持其皮肤干燥。保证病房良好的环境卫生,避免对患者皮肤产生刺激。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每日协助患者进行皮肤清理[2]。(3)饮食护理:依照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喜好等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进食富含丰富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帮助患者使其不良饮食习惯得到纠正,不得饮酒、吸烟以防影响康复效果。(4)康复训练: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逐渐延长训练时间并增加训练强度以加快患者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效提升其生活品质。

1.3 观察项目

护理前后分别应用 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生活活动能力。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进行数据资料处理和分析的软件为SPSS15.0,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通过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通过±s表示,应用t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MA、Bl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MA、Bl评分比较(±s,分)

?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FMA、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综合干预组FMA、BI评分显著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见表1。

3 讨论与结论

脑梗患者容易出现不良预后,偏瘫为临床常见并发症,该病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容易降低患者生活品质。对患者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对于抑制病情发展,改善机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够使其抵抗力和免疫力得到增强,可有效抑制各种并发症和不良症状。

此次研究中,干预后常规干预组FMA评分为(41.24±12.26)分、BI评分为(55.04±13.56)分,综合干预组分别为(52.58±13.02)分、(72.29±15.59)分,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脑梗偏瘫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机体素质和生活品质。

[1] 王清霞.探讨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9):193,196.

[2] 胡海林.护理干预在脑梗偏瘫患者康复期中的作用[J].饮食保健,2016,3(5):181.

猜你喜欢

脑梗偏瘫脑梗死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脑梗患者应知晓的几个事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耳鸣是脑梗引起的吗
脑梗治疗过程中再次加重的原因分析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全方位护理在脑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