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胃消滞丸治疗食滞湿阻证的效果
2018-05-26付爱华
付爱华
(金昌市中医医院,甘肃金昌 737100)
中医学将,胃肠炎分成积滞证、寒湿证以及湿热证等。以往主要是通过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拉维酸钾等对急性肠胃炎患者进行治疗,但因为耐药性等问题,疗效不佳,所以人们逐渐通过中药对急性肠胃炎患者治疗[1]。为了探讨和分析在食滞湿阻证患者中调胃消滞丸的治疗效果,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食滞湿阻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食滞湿阻证(急性肠胃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遵入院顺序分甲组和乙组,每组40例。其中甲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2.62±3.51)岁;乙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42.69±3.55)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先维持电解质平衡,并实施补液措施。研究乙组经藿香正气胶囊进行治疗:每次口服0.3 g的藿香正气胶囊(山西杨文水制药有限公司,药品特性:中药,每粒装0.3 g),3次/d,持续3 d。研究甲组经调胃消滞丸进行治疗:每次口服2.2 g的调胃消滞丸(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药品特性:中药,每袋装2.2 g),3次/d,持续3 d。
1.3 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头晕、发热)。
1.4 评价标准
治愈:大便恢复正常,症状均全部消失;显效:大便改善明显,症状好转也比较明显;好转:大便、症状均有所改善;无效:大便未改善,症状未发生变化[2]。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16.0软件分析此次研究数据,(%)表示不良反应、疗效,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结不良反应
乙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大于甲组P<0.05,见表1。
表1 总结不良反应[例(%)]
2.2 总结疗效
乙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小于甲组P<0.05,见表2。
表2 总结疗效[例(%)]
3 讨论与结论
临床中,急性肠胃炎较为常见且多发,在中医学上属于呕吐、伤食、腹痛、泄泻、胃脘痛等范畴,疾病的病机是外感六淫、湿邪、内伤饮食,脾胃受损,致使胃失和降、脾失运化,而阻滞中焦、水湿内停,所以见大便溏泄、胃脘痛。
调胃消滞丸主要组成是羌活、厚朴、枳壳、神曲、防风、香附、茯苓、前胡、豆蔻、砂仁、陈皮、紫苏子、半夏、草果、苍术、川芎、木香、甘草等,方中的陈皮、厚朴、神曲、砂仁等具有开胃消食、行气化湿等功效,可治疗消化不良、内伤食滞,共为君药;方中的草果、半夏、豆蔻、苍术等具有燥湿健脾的功效;方中的枳壳、乌药、香附、枳壳等具有和胃止呕、行气消滞、理气燥湿等功效,共为臣药;方中的川芎具有行气活血功效;茯苓具有淡渗利湿功效;防风、羌活等具有散寒胜湿、防风祛风等功效;紫苏子具有散寒解表功效;前胡具有发散表邪、疏风解表等功效,共为佐药;方中的甘草具有缓急止痛功效,可调和诸药,是佐使药。上述诸药合用共奏解表化湿、健脾消食、行气止痛等功效[3]。经现代药理证实:调胃消滞丸可减少湿阻证型大鼠的胃液分泌、增加胃液酸度、改善胃蛋白酶活力,还可促进湿阻证型大鼠胃排空、肠推进功能[4]。藿香正气胶囊具有理气和中、解表化湿等功效,对内伤湿滞、外感风寒导致的脘腹胀痛、头痛痞闷、呕吐泄泻等进行治疗,同调胃消滞丸的功效、主治类似,所以选择藿香正气胶囊当做对照药。
综上所述,在食滞湿阻证患者中,调胃消滞丸的疗效同经典疗法相近,且安全性也足够高。
[1] 郑笑.调胃消滞丸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胃肠炎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4,15(10):70-72.
[2] 姚立群.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5(6):144-145.
[3] 张立一,邵春芝,韩鹏.240例急性胃肠炎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33(29):7-8.
[4] 赵梓彤.调胃消滞丸的药理作用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7,24(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