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备好了吗?热爱文艺的你,接下来可能会很忙……

2018-05-26向煜

现代苏州 2018年10期
关键词:金鸡湖双年展雕塑

○记者 向煜

潮气蓬勃的“红五月”,迎来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24周年;昂扬向上的“红五月”,园区的文化活动热闹非凡。

5月19日,第四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正式开幕,500位中外艺术家携3000件艺术作品“突袭”苏州工业园区,“引爆”苏城艺术圈,,预计观展观众将超过1000万人次。

3+22+15 这场艺术盛事参与度可真高

无文艺,不生活。连续举办了四届的金鸡湖双年展,已经成为了展现苏州文化艺术魅力的城市名片,不仅让苏州更好地树立国际城市形象,也在推动园区商、旅、文、体、展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事实上,依托金鸡湖双年展、iSING! Suzhou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环金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园区已形成“环金鸡湖文化艺术娱乐融合集聚区、环独墅湖文化创意设计融合集聚区、环阳澄湖文化旅游融合集聚区”三大文化产业集聚区。

本届双年展以“传承与重塑”为主题。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园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手抓高雅艺术发展,一手抓文化惠民落地;坚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协调发展。此次双年展目的就是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吴文化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彰显苏州工业园区的文化自信和开放胸襟,创造无愧于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艺术呈现和当下书写,为广大中外游客和苏州市民提供形式多样、丰富精美的精神文化大餐。

所以,来到第四届的金鸡湖双年展,规模也是空前的。3大主题展涵盖了雕塑展、绘画展和设计展,配套开展的22场外围展以及精心打造集创意、科技、艺术与商业于一体的15场主题日活动,也扩展了双年展期间市民活动的艺术空间。

事实上,就如本届双年展策展顾问王晓东说的那样,双年展的举办对于城市文化发展和影响力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继往届双年展成功举办后,本届双年展着重从横向拓展,在国际化的视野下通过对展览形式的挖掘,借助雕塑、绘画、设计等多元形式,探讨艺术与城市空间、日常生活的关联,以及传统文化的重新解构等问题。

【雕塑展:滋养了生活,沉沦了时间】如果你想看风格多元的雕塑,那么你该来李公堤

“让雕塑走进到群众中来”是此次雕塑展的“欹嵚历落”。当你漫步于李公堤创意街区时,一件件精美的雕塑作品,散落在各个地方,无形中向人们传递出艺术的感染力。

此次雕塑展以“美我时代、命运共同”为主题,共展出作品近二百件。据了解,在筹备过程中,主办方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投稿作品近千件,经过专家的严格筛选,评选出最终的参展作品。而且,此次雕塑展还特别邀展到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双年展学术总主持吴为山的两件作品,以及来自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白俄罗斯、以色列、希腊、埃及等十五个国家的十九件雕塑艺术精品。

当你来到李公堤上,你会发现雕塑展展陈作品风格多元、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里的雕塑作品基本都没有被“保护”起来,每一位来到创意街区的市民,都可以近距离接触这些艺术作品,这也正是主办方想要达到的效果。

雕塑展策展人尚荣表示,露天的展览突破了传统的参观模式,可以让艺术更加鲜活的呈现在眼前,把艺术欣赏变成一件怡然自得的享受。试想,一边是李公堤错落有致的建筑景观,一边是大师级的艺术天堂,徜徉在其中,市民和游客都可以在完全自然的情况下领略艺术的无限魅力,得到艺术的无限滋养。

李公堤向来是金鸡湖双年展的“主阵地”,前三届双年展以李公堤为主会场,以吴为山策划的“中国青年雕塑展”为主题展,带动特别活动和邀请展。吴为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过六多年的打造,‘苏州•金鸡湖双年展’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业品牌活动。其中,每届的主题展‘中国青年雕塑艺术展’更是成为双年展的华彩篇章和亮丽风景线。”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高规格的雕塑作品展,位于李公堤文创街区的青年雕塑家交流中心也正式启用。

【绘画展:品水墨江南之韵】

如果你想看当代艺术表现出的苏州园林,那么你该去金鸡湖美术馆

关注金鸡湖美术馆的人一定记得,2016年美术馆主办了一场名为“自•牡丹亭”的展览,以昆曲《牡丹亭》为引,通过当代艺术的视角,追寻传统昆曲独特的文化身份,对昆曲乃至苏州文化致敬,这一展览创造了金鸡湖美术馆建馆以来的参观纪录。两年后,金鸡湖美术馆再次迎来了“自”系列的第二展——“自•沧浪亭”。

“自”既指从哪里来,也隐含了到哪里去的意味。展览以沧浪亭所归属的古典园林精神为起点,探索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和生活美学,从传统的中国文脉中挖掘出全新的当代艺术表达,呈现一个新的艺术表现与解读的模式与路径,引发传统艺术经典与当下精神生活的关联与思考。

北京画院副院长,“自•沧浪亭”策展人吴洪亮表示,举办“自-沧浪亭”当代艺术展,对苏州历史文脉和传世经典进行梳理和再思考,力求探寻当代生活和艺术相融相生背后的理性实质。

苏州园林之美,在于移步换景,咫尺之内再造乾坤。在展厅“径、澄、见、宜”的主路线设计之中,观众“不言慢行”,就如真实园林般,每个路口总会有选择,左或右,或许会走入了一个仿佛此路不通的一隅,但在转身之际,回首之前,惊喜就在那里。

对观众来说,进入这个展览,是同时进入了两座并行的园林,不仅指美术馆空间中建造的这个实在的“园子”,更隐含了心理空间中经历的虚拟“园子”,这个虚拟的园,展览用“黑科技”将它具象化了。

这也是此次展览另一个值得探访之处,在心理学家刘正奎的支持下,观众进入美术馆都会佩戴上一个智能手环,设备会记录参观者面对不同的景致时心率等的数据。参观结束后,这些数据会录入电脑进行合成创作,每一名参观者都能得到自己专属的观后感艺术作品——“沧浪之水图”。

【设计展:体验艺术入味的生活】如果你想一次性欣赏数百件全球顶级设计作品,那么你该去苏州中心

本届金鸡湖双年展,特别为广大市民准备了一场精彩的国际设计邀请展“创造•起源”,由Qu Art 担纲策划,并邀请了知名法籍设计师 Marc Fornes 作为策展人,共同探讨艺术如何影响乃至改变人们生活。喜爱艺术的市民对Qu Art应该不会陌生,早前作为苏州中心的艺术品顾问,Qu Art 引进并落地了十多位全球各地的艺术家来此设计创作公共艺术品,直接为大众诠释了公共艺术是如何提升我们的环境与商业价值的。

展览以设计为总概念,从艺术的角度阐述建筑设计、时尚设计、家具家居设计和工业设计四大类主题,集结全球多位顶尖艺术家及设计师共襄盛会。来自全世界各国的展品将在展览中构成新的组合,凸显艺术与设计的共同价值。

展览的地标装置The Origin of Silk《丝•起源》位于苏州中心三楼凤园,由Marc Fornes及他的设计工作室TheVeryMany操刀,采纳了各式各样的新材料、工艺与科技,借此回应艺术与设计碰撞出的各种不同的“价值”,让观众的体验更即时直观。

此次设计展延伸了园区的艺术精神,让大众更深层次地去认识这些不仅仅是艺术家的设计师、建筑师、数学家、物理学家甚至是发明家们,从艺术到设计,囊括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数百件展品。整个展览被设计成一连串开放式的房间,围绕着苏州中心中央的大型空间,让观赏者能够挑选属于自己的非线性路径,自由探索这座城市中心之处的精彩与绝妙。

精彩还不止这些……

金鸡湖双年展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三大主题展外,22个外围展同样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参观,比如景城邻里中心的“所见——2018手机摄影作品展”、基业艺术馆的“醒•石•记—国际当代水墨•赏石艺术展”、明•美术馆的“清影一澜——柳毅水彩画作品展”……可都是人头攒动。

说到金鸡湖双年展的外围展,有一个展览引起了记者的关注,那就是位于金浦九号苏州设计小镇的“金浦潮设计文化展”。设计小镇听上去是否很耳熟?事实上,小镇是在园区管委会的支持下,由金螳螂集团于2017年开始打造的文化产业园区,现在也已经正式开园了。

目前金浦九号设计小镇已汇聚62家创意产业类企业入驻,另有多家创新创意企业,并拥有以传承发扬“工匠精神”为己任的苏匠培训基地,以及高标准一站式产业园区服务中心。

苏州设计小镇将积极探索“文化+产业”模式,激活“创意密码”,秉承苏州传统文化的基因,鼓励支持创意研发作为产业的催化剂,打造资源共享的发展平台作为产业的孵化器,助力入驻企业发展,助推苏州文化产业发展。

金鸡湖双年展期间,苏州设计小镇还推出了“金浦潮设计文化月”主题活动,特设“集•雅 软装家居设计展”、“筑•宅 宅空间设计展”、“承•创 宋锦名品设计展”等展出活动。

5月份,园区文化领域真是喜事连连。除了苏州设计小镇正式开园,苏州工业园区北部文体中心也于5月20日正式开工了。位于唯亭街道的北部文体中心,未来会成为区域文体中心的标杆,打造开放包容、现代时尚、精致和谐、创新创优的圆融文化,为幸福园区、文化园区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为幸福唯亭建设插上文化的翅膀。

整个文体中心由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育馆、游泳馆、综合图书馆四个相对独立的单体组成。功能配置上,室内主要有图书馆、剧场、多功能厅、文化展览空间、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和综合体育馆、游泳馆等公共体育设施,室外有多功能运动场,并巧妙地嵌入了群众大舞台。

园区北部文体中心是园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整体布局中的一环,未来园区将建设东南西北四大文体中心,除北部文体中心外,其余三个文体中心也正在稳步推进中。

猜你喜欢

金鸡湖双年展雕塑
时尚金鸡湖 用一整个夏天,留住你
巨型雕塑
金鸡湖
我的破烂雕塑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美丽的金鸡湖
2020亚洲物流双年展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金鸡湖学校:艺术体育科技齐开花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