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城蝶变抒写一座非凡城市的发展与未来

2018-05-26李楠

现代苏州 2018年10期
关键词:纳米技术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

○ 记者 李楠

摄影/安图

“小时候住在古城区,苏州的东面有娄门、

相门、葑门三座城门,走出这三个门,就算一脚踏进城外了。园区那时就是一片生产水作物的农田,作为是水八仙的养殖地,持续供应着苏州古城区的餐桌。仅有的几家乡镇集体厂房算是有工业存在的影子了。”博瑞生物医药技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建栋回忆说。

24年前,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播下一粒合作创新的种子——开发建设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从此,那个曾经的“城东黄天荡”便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林立的高楼,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产业集聚区,变化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产业集聚指数全然不输给硅谷。这座城市正在成长为电子信息和高端制造产业集聚地,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新兴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血肉,2018年5月11日,国家商务部公布了2017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情况,苏州工业园区取得了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第一,抒写了一座“非凡城市”的产业发展传奇。

智能制造领跑高端制造业全面升级

“1994年,园区启动建设,三星半导 体紧接着落户。作为园区第一家外资企业,三星公司见证了园区引资的空前力度。”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成春说。

24年来,用沧海桑田来形容苏州工业园区的巨变,再合适不过。

园区建立之初,通过抢抓全球产业布局的机遇和高标准的选商择资,成为了亚洲乃至世界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三星、博世、日立、西门子……在苏州工业园区,纷纷落地扎根,超过三分之一的世界500强企业来到园区设厂 ,园区在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机械制造业领域,形成了具有影响世界的产业集群。

而这一切与园区一直秉持的先行先试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作为我国中外合作开发模式先行者,苏州工业园区以勇争第一、敢创唯一的干劲,抢抓中新合作、对外开放的产业发展机遇,在行政审批、物流通关、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方面先行先试,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和“唯一”:首批建立了出口加工区,全国第一个空陆联程快速通关模式,全国第一个保税物流中心,首个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首个内陆型综合保税区,首个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首个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首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首个国家级股权投资母基金,首个检验监管综合改革试验区等,营造了园区“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产业发展环境。

24年来,这里汇聚了礼来、罗氏、强生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健康医疗产业集群。此外,还有以德国博世、日本大金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以阿迪达斯、欧莱雅、普洛斯为代表的商贸物流产业集群,以晶方半导体、旭创科技、金龙客车为代表的自主品牌高科技产业集群,以久保田、通用电气航空、卡特彼勒为代表的高端机械设备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密集、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的五大产业集群已经凝聚起园区高端制造独特的产业优势。

2017年底,苏州工业园区启动实施内部管理体制优化,新成立了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建设园区高端制造业的集聚地、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改革创新的先行区。

许多的“第一”是园区的“先行”本色,很多的“示范”是园区的“领跑”气概,更多的“试点”则是园区的“探索”精神。

聚焦IT全程紧跟产业升级步伐

“2000年,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东北角。在满是泥泞的机场路南侧,一块面积不大、依然残留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泥土气息的茭白地上,桩机的隆隆轰鸣声打破了春天的寂静。一座建筑面积仅有4.6万平方米的科技孵化楼开始动工建设。当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座小小的科技园,会成长为一个国家级产业集聚地。”科技园首任董事长、时任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兼经发局局长肖宜美说。

从最初的制造业起家,引领全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到构筑自主创新的高端制造基地,这是一种抢抓机遇的敏锐和不断创新的魄力。而科技产业园的建设,实际上是整个苏州工业园区发出的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强信号。

肖宜美介绍:1999年年底的时候,园区已引进外资达67亿美元,到账外资33亿美元。当时园区是外向型经济唱主角,这些企业以加工业为主,在园区建设了成片的标准化厂房,而科技创新的研发机构却不在园区,当时的决策者就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园区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培育园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于是,打造我们自主创新的产业园区,建设国际科技园就成了我们的全新使命。

苏州国际科技园自诞生已来,便围绕着最具创新内核的IT产业持续发力,始终围绕着这个内核,不断培育、孵化和引进IT领域的企业,朝着细分领域和专业领域迈进。作为苏州工业园区科技产业发展的空间平台和载体,苏州国际科技园的产业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这些产业发展阶段也正是苏州工业园区产业转型所走过的道路。

2000年到2004年为第一阶段,热点产业为软件研发与集成电路设计,明星企业包括南大苏富特、神州国信、捷迅软件、银河龙芯等。

2005年到2008年为第二阶段,热点产业为服务外包和动漫、游戏等创意产业,典型企业包括新宇软件、新电信息、神游科技和蜗牛游戏。

2009年到2012年为第三阶段,随着园区新兴产业的快速推进,苏州工业园区开始重点推动融合通讯、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等产业,涌现出了创达特、旭创科技、麦迪斯顿等等一批领军企业。

2012年到2016年为第四阶段,园区产业发展的重心开始转移到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以前者为技术支撑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内企业除微软、华为等研发旗舰之外,新科兰德、思必驰、华兴致远、清睿教育等企业均在人工智能的不同垂直领域崭露头角。

无论在细分领域出现了哪些不同的新热点,苏州工业园区始终围绕新兴产业默默耕耘。随着苏州国际科技园从一期建设到了七期,以及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园、人工智能产业园区的不断落成。从软件研发到移动互联网,从云计算到大数据,产业热点持续更新叠代,苏州工业园区始终站在搭建产业发展平台的前沿,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努力营造良好的产业转型升级环境。

新兴产业城市向上的最强动力

“到2020年,园区要建成5个以上人工智能相关特色产业园、孵化基地和创新平台,设立百亿级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力争培育2-3家十亿级、1-2家百亿级人工智能龙头企业。这些政策利好为园区的人工智能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主任孙扬澄说。

“产业创新”是这个时代城市发展的最强推动力,在苏州,工业园区是当之无愧的代言人。围绕全球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大潮,苏州工业园区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重点规划具有园区标志、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三大新兴产业和电子信息、高端制造两大主导产业。

2017年3月,园区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五年行动计划和若干发展意见,行动计划和发展意见中指出,在云计算产业基础上,园区提前布局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支撑的人工智能产业,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中心、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2018年5月,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在园区举办。目前园区已集聚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600余家,相关专利600余件,产值上千亿,广泛涉及工业、通信、信息技术、交通、教育、医疗、金融和生活消费等领域。

今年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成立十一周年,十一年来,园区已集聚近900家生物医药企业,涉及生物技术、医药研发与生产、医疗器械,以及咨询服务、贸易等相关业态,包括了170多家外资医药医疗企业和700多家自主品牌创新创业生物医药企业。未来五年,园区还将在生物医药产业再投入超过1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园区将聚集超过1500家生物医药创新企业,产业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产业高端创新人才超过10万人。

纳米技术领域,园区率先在国内把纳米技术应用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建设了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江苏省纳米技术产业创新中心、世界首个纳米科技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重大科研机构和平台。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集聚纳米相关企业近500家,连续举办七届中国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是全球第三大纳米产业专业展会。

近两年来,园区三大战略新兴产业——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以及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支撑的人工智能产业增长速度达到30%左右。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产业分别实现产值470亿元、380亿元、350亿元,分别增长24%、36%和25%,三大新兴产业占园区总产值比重超20%。

据了解,接下来,园区还将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计划,在全力推动“2+3”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制造业向“制造+研发+营销+服务”转型,推动制造工厂向企业总部转型,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向内外贸一体化转型。

一座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正在蓬勃成长,将产业集群和发展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制高点。

猜你喜欢

纳米技术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懂纳米技术的变色龙
苏州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二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纳米技术在食品科学工程中的体系构建
纳米技术浮选技术研究进展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