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民歌风格特征与演唱技巧探析
2018-05-26王佐伊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王佐伊(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哈尼族在我国西南,大部分聚居于云南省哀牢山、无量山和西双版纳的山区中,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其先民由于历经多次大规模迁徙,生活动荡而艰难,因此并未创造文字记录其史事,而是以口口相传的民歌来传承民族文化历史,传播知识经验,加深沟通交流。其丰富的民歌题材及体裁是我国民歌艺术的重要组成,是民族音乐的宝贵财产。
哈尼族自古以唱代说,认为语言不足以充分表达感情,在日常生活及生产劳动中多以歌唱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因此,积累了大量形式不同、内容各异、功能分明的民歌。据考早在新石器时代哈尼先民便创作了神话歌、生产歌、生活歌、祭祀歌等多种功能、题材不同的民歌。并在历史发展中约定俗成的形成了以使用场合的不同为主要标准的分类方法,大致可分为:生产活动中的民歌、节日活动中的民歌、爱情娱乐中的民歌、婚丧礼俗中的民歌、日常生活中的民歌。此外,以题材又可分为:叙事性较强的叙事歌“哈巴”、儿童嬉戏歌“然阿咕差”、哄孩子的娃娃歌“阿尼托”、出嫁时的哭嫁歌“咪威威”、新娘女伴们唱的送嫁歌“哟却瑟赫”、亲友唱的嫁姑娘歌“苏咪衣”、女人唱的哭丧歌“谜刹围”、贝玛祭祀歌“莫批突”等;以演唱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无伴奏独唱、伴奏独唱、唱奏相间的自吹自唱、对唱、多声部重唱、齐唱、领唱与齐唱、一领众和的主唱帮腔、舞蹈伴唱等。
■哈尼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作为哈尼族民间音乐的哈尼民歌是哈尼族人民审美和智慧的结晶,是在哈尼族长期发展中由哈尼人民集体创作并不断加工而成,在民歌结构、音阶调式、旋律音程、节奏节拍等音乐形态上都具有很强的本民族音乐风格特征。
(一)哈尼族民歌的结构手法民歌的结构不同于单纯的器乐音乐结构,除了分析音乐结构外,还应考虑到词对音乐组织手法的影响,因此应包括歌曲结构、歌词结构以及词曲的对应结构。
1.歌曲曲调结构
哈尼族民歌作为民间音乐,曲式结构多为简单的一句体多次循环重复或以一句体进行展衍、改变句尾落音等简单手法发展而来的多句体单乐段的多节歌形式为主。在长篇叙事歌中也会使用结构松散相对自由的、类似变奏的多段体结构,这种结构往往以演唱者自己的情绪及歌词内容决定段落划分,变奏发展手法主要包括:以衬词、衬句作为段落间的过渡衔接。
2.歌词结构
哈尼族民歌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而固定的结构形式:衬词—正词—衬词。衬词是哈尼族民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都使用哈尼语,可根据使用位置不同分为引句衬词、伴唱衬词和曲尾衬词,其中引句衬词和伴唱衬词多为专用衬词,例如:“阿达玛”“萨咿”为引句衬词。伴唱专用衬词分为助兴伴唱衬词和旋律多声部伴唱衬词,(1)听众加入伴唱助兴的衬词有:“萨———萨”,演唱时常常是口语化的热烈呼喊,显得活跃而而风趣。(2)“索呃!素拉咿!索!”演唱时富于音乐的旋律常造成自由的多声部形态,显得愉悦而庄重。
正词是用于表达民歌内容词句,哈尼民歌的正词常用对偶,双音节成词,偶数字成句,最常见八字一句,上下两句为一段,在此基础上穿插衬词并以偶数倍发展扩张正词乐句。
3.词曲对应结构
民间歌曲多是依词填曲,因此歌曲乐句往往与歌词节律直接相关,甚至完全对应一致,哈尼族大部分民歌符合词曲对应一致的规律,但仍存在个别民歌词曲对应不一致的情况。
(二)哈尼族民歌的音阶调式特点。哈尼族音阶多使用完整的五声音阶,个别曲调结构简单的民歌中也有以三音作为核心曲调。
谱例 1
使用四音列的情况,多以宫、商、角、羽四音构成,且常常是在三音列基础上,加入装饰性的音调调节音。
哈尼族民歌的五声音阶的使用又可以分为常规性五声音阶和风格性五声音阶。常规性五声音阶即传统的宫、商、角、徴、羽五音组成,且以徵调式最多,其次为羽调式、宫调式、商调式,偶有调式转尾及调式交替。而风格性五声音阶是在1963年8月至1964年8月由云南省文化局和云南音乐舞蹈家协会共同组织参与的云南红河民族民间音乐调查组,经过一年的田野调查发现并总结了展现哈尼族音乐独特风格的调式规律,即含有变音的五声调式 5 b6 1 2 ↓3 5,并以更准确的记谱法进行了记录整理。
除此之外,亦有少量民歌使用了在五声音阶基础上加入清角或变宫构成六声音阶,从而使曲调增添了伤感的情愫。
(三)哈尼族民歌的旋律音程
哈尼族民歌旋律受其语言语调影响多以伴有三度小跳的平缓级进为主,三度跳进作为倚音出现在二度级进音程之间,如常用类似小动机构成旋律曲调,从而使旋律呈现环绕波动,曲调和缓、曲调婉转,类似于咏唱;八度内跳进亦会出现在哈尼民歌中,多是山歌,情绪相对高亢热烈;亦有著名的吟唱诉说相交替的长篇叙事歌“哈巴”,以叙为主,口语性强,曲调类似吟诵。
(四)节奏节拍
由于民歌多是有感而发即兴演唱的,因此,节奏较自由,节拍通常会呈现单位拍时长比较自由且重音规律性不强的散板特点。哈尼族民歌的节拍完全符合这种自由性、即兴性特点。既会出现为即兴构思唱词而无限延长的长音,使曲调悠扬率性,又会有紧凑到难以辨别拍点的连续话语词密集出现。因此,相对自由的散板和可以自由转换节奏重音的变换节拍是哈尼族民歌常用的主要节拍形式。
谱例2:
此外,全曲以2/4或3/4为主的单拍子也常使用于哈尼儿歌、牛腿琴弹唱中,4/4等复拍子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新民歌中有所尝试。
节奏受语言习惯影响,常用前短后长、前紧后松、前弱后强的后附点音符,强调句尾重音,既将需要表达的内容连续紧凑地表述出来,又通过较长的尾音很好地抒发情感。
■哈尼族民歌的发音法及特殊技巧
哈尼族作为一个将民歌当作“百科全书”的民族,悠久的歌唱历史中,形成了丰富的发声方法和各种润腔技巧。
(一)哈尼族民歌的常用基本演唱发音法
由于民歌流传于民间,人人均可自由演唱,演唱者并非经过专业训练,因此,在演唱技巧上,多以歌者的自由发声习惯和自然嗓音条件为主。其中不免有天生“位置”好的,但更多是以接近日常生活中说话声音的音色、音量去演唱的“大本嗓”为主,这种未经训练而嗓子过紧,发音时以喉为主的演唱方法,使声音浅白而缺乏共鸣的修饰,弹性不足而显得声音浮散嘈杂,因此为学院派所严禁。但是这种具有浓烈的原始气息的声音与哈尼族语言语调融合,从而更具哈尼族原生态风格。
根据不同哈尼民歌音域位置的不同,真嗓唱法、假嗓唱法、真假嗓结合唱法亦均有使用。真嗓唱法即使用本嗓演唱,气由丹田而出,通过声带振动,喉腔共鸣,直接发声,发出的声为真声,声音结实饱满;气由丹田冲出经过喉腔时喉腔缩小,以致气流变细,发声部位更高,以发出更高于真嗓的音调,即为假嗓演唱,发出的声音称为假声。在音域较广的哈尼民歌中,自然而然地使用真假嗓结合,满足较广音域的同时,通过用嗓不同形成声音的对比。
(二)哈尼族民歌的常用润腔技巧
哈尼民歌还使用一些独具特色的润腔方法,这些特殊润腔常用于特定的歌种或乐句。
1.喉音腔
哈尼族民歌中时有运用的学院派所严禁的另一发声方法喉音腔,就是哈尼族十分具有特点的常用润腔之一。通常使用暗式呼吸法,声门上方的阻力由上到下,在人为作用下使喉头用力下插、按压,阻力大于正常情况下声门下方的动力,从而推动声带,迫使气流穿过喉部引发声带开闭,阻止声波反复而快速收音,发出“呃”或“嘀”的声音,常作为演唱习惯及情绪表达的手法用于小短句开头或句尾,也会在哭嫁哭丧歌中大量使用。这种逆气而行的发声法有可能源于边哭边唱哽咽抽泣所致,使声音有别于正常歌唱,发出类似哭音的声音,亦有可能是对哭音模仿中形成的特殊发声规律。
2.滑音腔
在哈尼族的嫁女歌调中,特别是父母安慰出嫁女儿时的吟唱,常常使用尾长音的下滑腔,以模仿哀叹,突出了伤感的情绪。这类滑音腔通常包括上滑音、下滑音,类似于乐器演奏中的刮奏或滑弦音,是快速地连续音级级进,但又比乐器演奏更加滑顺自然,一般根据所表达的情绪选用,下滑音常带有哀怨或感叹等情绪特征,而上滑音往往给人俏皮、疑问的感觉。
3.唇蠕鼻哼腔
在“哈巴”等哈尼族民歌的开腔引句中,常常使用一种伴有嘴唇嚅动念词的闭口鼻腔哼唱发声的演唱方法,演唱中鼻韵母音调持续发音,同时以双唇小幅抖动念词,形成一种“紧打慢唱”的效果,类似于“咒语”念唱,以引起注意或营造神秘氛围。
4.喉舌双震
哈尼族民歌中的倚音、波音十分常见,且形式多样,前单倚音尤为多见,有时甚至一句中每个音都带有倚音,这些润腔常使用喉舌同时震颤,在演唱时给人以灵巧轻盈的感觉。
5.口鼻气声
在哈尼民歌中还常常可以听到一种十分特别的尾饰音,以气流直冲鼻腔后,以气带声通过口鼻将气带音散开,带有明显的气流声,从而塑造了暗淡的、虚婉的音乐色彩,这种使闻着清晰听到气息的处理唱法,使音乐情感直击听众内心,更具感染力。
■结 语
哈尼族作为云南省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员,其民歌在音乐形态、风格特征、演唱技术等方面既具有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民歌的共性,又具有本民族的个性特点。个性主要表现为其极具民族性的衬词、常用的徵调式及三音列、前紧后松的节奏习惯、多种原生态演唱技巧等。这些个性风格源于哈尼民族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因篇幅有限,无法将哈尼族民歌的形成、演变、分类、演唱形式等一一介绍,在对风格特征及演唱技术方面的阐述也未能详尽,但本文通过对哈尼民歌风格及演唱的基本阐释依然可以为创作及演唱哈尼民歌提供一定的参考,也希望更多的哈尼本土音乐工作者参与到哈尼民歌的活态传承中,以更好地保护、研究、发展哈尼族民歌,从而继续保持我国多民族民歌的丰富形态。
参考文献:
[1]黄小平.哈尼族民歌特征分析.时代文学.2012:229~231.
[2]冯光钰,袁炳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北京:京华出版社,2007.
[3]左代楠.哈尼族民歌特征分析.音乐时空,2013:100~101.
[4]勒黑.哈尼族风俗歌的传统分类.民族艺术研究,2000:54~58.
[5]董维松.论润腔.中国音乐,2004:62~74
[6]蔡跃忠.普洱本土民歌概述.云南:云南美术出版社,2013: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