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数学练习的新颖度

2018-05-25刘莉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练习小学数学

刘莉

摘要: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进行关注,结合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编制如何“求新”这一问题加以初步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新颖度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激活状态,富有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增强。这时,学生的被动学习将会转变为主动求知,厌学情绪将会转变为乐学欲望。因此,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创设新型的教学情境,正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思想在教学学科中的具体体现。我们要积极探索,大力倡导。在练习中也要体现一个“新”字。

一、试题类型求新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从新的题型出发,避免陈旧、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如有些问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有些习题用讨论、争议的方法更适合学生的口味,除此之外,在练习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还可以创设游戏性,娱乐性较强的数学游艺宫,脑筋转转弯、数学灯谜会,幸运大抽奖,看谁中状元等练习。在一节课里,根据教学需要如果给学生恰到好处的创设一两处快乐学习的激发点,就能克服学生厌学的心理障碍,使单调的数学习题趣味化和多样化,真正起到优化教学的目的。这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

要从学生的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寻找富有生活情趣的数学习题,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内在价值,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记得去年我就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丽丽家到姥姥家去玩,她就乘公交车,每分钟行驶0.5千米,10分钟后下车:再以每分钟0.1千米的速度步行到姥姥家,还需多少分钟?再如,讲过乘法分配律,除了像课本中的练习题,给出两个数相加再乘以一个数,要求学生应用运算定律写出与它相等的式子以外,还可以给出一些等式,其中有的不符合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判断那个是错误的:或者用3种图形代替具体的数,写成两个式子,如(0+△)×口和Ox口+口×△,让学生判断它们是不是相等,并说明根据。这些练习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充分体现在现代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要开放,课堂要开放,学生思维要开放。

二、题材样式求新

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因此,数学练习设计要走出数学学科,让学生去领略另外学科的精彩。设计时综合学生所学科目,确立了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情景主题为背景,适时的穿插另外学科知识,丰富发展数学的内涵,让学生学习数学学科以外的知识,从而领略数学的精彩。常见的形式有猜谜语、讲故事、摘取智慧星、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各类小竞赛、动手操作、实验、制作等等让多样化的练习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变以前的“要我练”为现在的“我喜欢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練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收到较好的效果。

如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设计这样两道练习:(1)春池春水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戏春风。这首诗中“春”字比全诗总字数少(

)%。(2)请用百分数表示下列成语:百里挑一(

);百发百中(

)。这两题都融合了语文知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也学到了古诗和成语的知识,学生的兴趣更为浓厚。以上这些练习设计,将数学知识与动手操作、生活现象及其它学科联系在了一起,让学生倍感亲切。与过去单纯的练习题相比,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更丰富了数学的内涵。

三、呈现方式求新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在我们平时的练习过程中,练习形式一般有四种即一问一答、板演、笔头和操作。这样的形式不能让全体学生一起思考,一起练习。如果我们精心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加入到这样的练习形式中,就能体现出教学的全体性。

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结束新课时设计这样一个游戏练习: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号,按老师要求站立,看谁反应快。学号是质数的同学,学号是最小合数的同学,学号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同学,学号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同学,学号是合数的同学,没有站立过的同学。这样可以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情结束一节课。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养成学生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学习品质。

精心设计练习不仅能使学生扎实有效地理解和掌握中最基础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学好数学的机会,特别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我们在设计练习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穿插在数学作业之中,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练习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日记写作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