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8-05-25龙梅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雨景教学效果小学生

龙梅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小学学生活泼好动,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形成,学习基本靠兴趣。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填鸭式硬灌,由学生进行死记硬背的枯燥无味的“苦学”,就会导致学生“厌学”、“怕学”和“拒学”。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以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把小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最主要的条件是促使小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兴趣”能使小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小学生多向思维,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教师应如何激起小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呢?关键在于营造轻松喻快的课堂气氛。每节课都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重点,精心设置,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气氛。哪怕一幅画,一个小故事……只要有的放矢,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了。

在激发兴趣同时,本人也注意因势利导,要求小学生阅读课外书或是浏览网络等,把最感兴趣的事物写出来。让小学生把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联结起来,开拓知识视野,举一反三,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优良契机,把握好这一契机的“火候”,就为培养小学生的“要学”与“会学”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境界

《语文教学艺术论》指出:教学艺术往往创设一种最佳的教学境界,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为“我情我景”,这就激励学生思维活跃,他们的注意、记忆、想象、思考、兴趣、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凝聚在一起,智力活动进入了“最佳时期”,学生的灵感火花得到较多机会的撞击,想象得以驰骋,思考力得以充分发展,学生在教学艺术激励下,显得格外聪明、灵活,学习几乎到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境地,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三、充分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营造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喜欢新鲜的事物,如果只通过课本和板书来进行教学,很难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课本和板书的单调和空洞。教学幻灯片中的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等,都具有良好的视听性,能够营造更加直观、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效果,大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除了教学幻灯片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播放一些课文或者古诗词的朗诵视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音视频等等,都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群鸟学艺》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为学生展示各种鸟类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指导学生实践,巩固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认识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拓宽他们语文学习的空间。随着学生对语文知识所具有的社会实际价值的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在实践中还能满足学生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需求。比如,我会在节前五分钟开展朗读、演讲、讲故事、成语接龙等竞赛活动,以此带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竞赛的形式,学生积极进取,不甘落后,增强了学习热情。正如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所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因为“乐知”,所以“乐思”。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五、联系实际。让语文走进生活

语文即生活,不仅是说语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更主要的是让这些知识再回到生活。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学生才能理解生活的内涵,才会热爱人生,珍惜生活。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如:有一位老师,有一次,他刚要讲课,外面忽然雷声大作,大雨夹着冰雹从天而降,学生都往外看。他看到大家无心听课,灵机一动,就干脆请同学们站起来,趴在窗户上看雨景,随即老师说:“同学们,谁能一边看雨景,一边说出一些贴切的描写雨景的词句?”学生们高兴极了,看看说说,边看便说,课堂上妙语连珠,什么电闪雷鸣、乌云压顶、倾盆大雨、雷声隆隆……几分钟便上了一堂精彩的口头作文课。这样既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满足,又激起了他们的表达欲望,口头能力的培养水到渠成。

六、做好学习评价,增进学习兴趣

学生在通过艰苦的学习劳动之后,总想早一点知道其学习结果如何,还特别希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可利用课堂提问,当场给予小评;作业送来后,及时予以批改;考试后,对试卷尽快地作出分析。同时,还要利用墙报,作业展览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作公开评价。另外,评价还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比如,对个性偏弱、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尤其不应严厉批评。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对教师评分持正确态度。要使学生认识到分数不是唯一的标准,要避免单纯分数观点。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教师还应该将评价向家长通气,把学生微小的进步直至取得的优秀成绩及时通报家长,发挥家长对学生的鼓励、促进和教育作用。

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要一味的讲解知识,应该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去了,上课时自然会注意听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尤其是在语文课堂中,教师更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各种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自愿的去学习,同时教师也要保持好和学生的关系,学生只有喜欢老师,才能对他讲授的课感兴趣,最终喜欢上他的课。

猜你喜欢

雨景教学效果小学生
叶敏作品赏析
雨景
大雨之夜
写微诗的时候,想起雨景截句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