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实施的策略

2018-05-25胥银池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三维目标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

胥银池

摘要:三维目标的提出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当前语文教学全面落实语文三维目标还存在忽略三维目标整体性,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表面化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教师的课程目标意识,厘清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关系,将学生视为三维目标实现的主体。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所提出的语文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的要求,虽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语文教师在三维目标的理念、设计和实现方式上的改变,但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困惑:新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会更多的依赖教参书,忽略学生的学习状况:老教师虽然认同新课程的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为图省事,依然采用之前的教学设计,没有思考如何更好的落实三维目标:有些教师会认真的设计三维目标,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只忙着预设目标在课堂上的落实,而无暇顾及学生的吸收情况。这些都制约着三维目标的落实,鉴于此,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落实现状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实施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实施存在的问题

1.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忽略三维目标整体性。教师在备课时并没有首先对目标进行设计,而是经常把目标的设计放在最后。其实按正确的方式就是应该先设计课时目标,而不应该像现在讲授一篇课文时,却不知道第一课时讲解的重点是什么,也不了解第二课时分析的内容是什么,其实这就是对于目标把握的不精准。三维目标应该切分到每一课时当中,按课时目标去讲就能体现出其优点:第一课时就应该主要围绕朗读、和关键字、词的理解,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渗透,让孩子们粗略了解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更多的是一种知识的储备:第二课时就应该是对关键句型的分析,文章结构的划分,中心思想的解读。这样设计目标以后,课时的分配就比较合理,课文的讲解就比较细致。虽然讲课进度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这种设计会让人真切的感受到课时的区别。

2.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表面化。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教授技能的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师对于学生情绪的激发在长期实践中也有了自己的理解与表达,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只在新授课中有所体现,情感目标的落实缺乏行动行为意识。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只在新授课中有所体现。许多教师已经很好的掌握情感的激发,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在某一节课上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很多教师只是在新授课时渗透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在平时的一些技能课、练习课、巩固课中则完全没有体现。很多教师表示说讲练习册就是让学生们自己对对答案、纠正一下他们经常犯的错误就够,哪有什么情感态度的渗透啊。但复习也好、对答案也好,都是一个学习过程,在过程中总是会有情感态度渗透的,是积极的主动学习还是消极被动的学习,教师对于练习课的态度是很容易感染给学生的,这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缺乏行动行为意识。“三维目标”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教师们也已经基本理解掌握,且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学生情绪的激发在一堂课上就可以完成,但是如何引导学生把情绪转变为一种行为还需要教师的思考,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必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支配与影响。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感情,更需要学生对情感的一种认同,使其形成一种扎实的行为。

二、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实现途径

1.加强教师的课程目标意识。目前,我国课程改革中对课程目标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课程目标没有被放到课程改革的轴心位置,只把课程目标当作课程工作者的研究对象,忽视课程目标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和调控功能: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楚。概念混淆。在实践中,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关注课程目标的问题,只是对教学目标有所了解,在备课和上课时,教学目标又被教学任务或教学要求所取代,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好的目标与教学活动表现出严重的脱节。如教师在教学中,片面追求对知识的强硬灌输忽视对学生情感体验目标的培养:过分强调训练在教学中作用,对训练的方法、内容和顺序却研究不够等等。因此,要有效设计与实施三维目标,首要的环节就是要使教师头脑中树立起清晰的目标意识,明确课程目标的作用和功能,了解課程目标的来源等,

2.厘清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关系。首先,知识和能力目标是三维目标的基础,它为过程和方法目标提供条件,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铺设前提。语文知识和能力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其他两个维度得以实现的基本依托。让学生具备现代中文的听、说、读、写、思考创造能力,扎实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具备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与任务。其次,过程和方法目标是三维目标的载体,贯穿三维目标的始末。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是相互融合、渗透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一整体又是以过程和方法为桥梁的,渗透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的始终。关注这个过程,是我们的三维目标的必然要求。再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是三维目标的升华,以保证三维目标的实现。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要使三维目标互相渗透、融合为一体真正得以实现。

3.将学生视为三维目标实现的主体。小学语文的最重要教育者是小学生本身,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责任是引导。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通过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的互动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三维目标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