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洛卫夫人》中的漫游者与城市空间
2018-05-25刘诗诗方英
刘诗诗 方英
【摘 要】《达洛卫夫人》是意识流小说的典型代表,也是城市空间建构的杰出代表。这部作品通过伦敦的街道、建筑、交通,以及漫游者在这个城市空间里的经历和情感,构建起一个复杂的城市空间,即通过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搭建起整个故事的内容和框架。本文以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论及方英关于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区分为理论框架,探析《达洛卫夫人》中主要漫游者的时空体验和生存状态。
【关键词】漫游者;城市空间;生存状态;时空体验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2-0156-02
伍尔夫是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达洛卫夫人》是其意识流创作风格成熟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空间,空间是理解这部作品的关键。20世纪的“空间转向”赋予文学更加丰富且复杂的内涵,提供了研究叙事文学一个全新的方向。方英更是在列斐伏尔提出的“空间实践—空间的再现—再现的空间”三元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文学叙事空间可分为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三大类。前人大多局限于女性主义批判、阶级社会分析、意识流手法等视角分析这部作品。笔者将以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论及方英关于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区分为理论框架,分析《达洛卫夫人》中的城市空间,以及漫游者的时空体验和生存状态。
一、物理空间
物理空间是物质层面的关系建构,是以物质形态呈现的、人的知觉可以感知的空间。(方英,2017)文化地理学家迈克·克朗也认为,城市不仅是很多小说的发生地,对城市地理景观的描述同样表达了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迈克·克朗,2005)《达洛卫夫人》正是如此,开篇就随克拉丽莎快速地穿过维多利亚大街、圣詹姆斯公园、皮卡迪利大街、邦德大街、圣詹姆斯大街,经过白金汉宫,又穿过墨尔大街,饱览高耸的德文郡大楼、巴思大楼、装饰着白瓷鹦的大楼,以及无数珠光宝气的商店。至此,一幅伦敦中心地区的立体图就在我们眼前铺展开来。
然而,这明亮繁华的商业盛景似乎也只是音乐盒里定格了的摆设。真正带动这座城市,诚如Andrew Thacker所说,是在街道上日夜奔驰的马车、汽车、出租车、公共汽车、运货车,地底下的地铁和天上的飞机,“是科技赋予交通最大的可能性,正是这种可能性又赋予了这座城市以高度的流动性。”(Elisa Kay Sparks,2008)每一个伦敦人都无一幸免地卷入其中,置身庞杂而又快速流动的城市空间。“即使置身于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也会感到一种特殊的寂静,或肃穆的气氛,一种不可名状的停滞。”(伍尔夫,2011)这种“车水马龙”中的“寂静”“肃穆”“停滞”折射出人们置身城市空间中的隔阂、疏离和孤独状态。
方英指出,物理空间不仅包括静态的事物和关系,而且应该包含运动,运动可以是物体的真实路线,或目光的转变,或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也就是说,人、物和活动的描述都是建构物理空间的重要途径。(方英,2017)这部作品中,晚宴充分展现了这一特点。桌子上摆设着精美的银器、青铜拨火棒,墙上挂着黄色印花布帷帘、绣着仙鸟飞翔图案的窗帘,一个盛大又美妙的晚宴。克拉丽莎则身着一袭银白黛绿交织的美人鱼式礼服,站在客厅门口,矫揉造作地欢迎每一位宾客。克拉丽莎的虚荣心在陪同首相在室内盘桓时得到了最大满足。而后克拉丽莎娴熟地流转于各个宾客间,热情优雅地应酬周旋于圣约翰森林画院的画师哈里爵士、著名的布赖尔利教授、家世显赫的盖顿勋爵和南希·布洛、武官之女布鲁顿夫人等人之间。这些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一个比一个高,克拉丽莎却能做到游刃有余。同时也生出“所有这些装腔作势、得意洋洋都有一种空洞之感,并非内心真正的感受”。(伍尔夫,2011)这种空洞感实际上来源于晚宴的虚伪性和社交性。她的生日宴俨然成了一场为达洛卫和自己巩固人际关系的贵族阶层和中产阶级的社交活动,这个空间是围绕着宴会所建构的关系集合。在这个集合下,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边缘化的人物,如埃利·亨德森因收入单薄被上流社会边缘化;富裕的中产阶级,如威廉夫妇,成为“不得不”应酬的对象。这些关系集合很好地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的都市阶层。他们的人际关系脆弱而单薄,仅依靠社会地位和金钱来维护。
二、心理空间
方英在苏贾对第二空间论述的基础上指出,心理空间是一个内部、主观的空间,是人的知觉、情感和意识对外部时间染色、过滤、变形、编辑后所建构的空间,认为心理空间是不断变化的粒子构成的场,是粒子之间关系的动态建构。(方英,2017)
赛普蒂莫斯死亡的消息使得克拉丽莎膨胀的内心瞬间跌入谷底,独自走进斗室,走进自己的世界。“只觉得地面飞腾,向他冲击,墙上密布的生锈的尖钉刺穿他,头脑里发出重浊的声音,终于在一团漆黑中窒息。”(伍尔夫,2011)这个时间碎片构建了克拉丽莎主要心理空间:对赛普蒂莫斯捍卫生命尊严的崇敬,对扼杀人类灵魂的威廉爵士的鄙夷,对生命的恐惧,对死亡的尊敬。克拉丽莎看到自己生命的虚空,整日游走在谎言、闲聊和腐败中,找不到生活的根基。
除了克拉丽莎,还有着其他漫游者的时空体验以及心理空间的建构。飞机利用喷雾写出的字母和汽车爆胎发出的巨响都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大家都各有反应,纷纷猜测甚至报以美好的幻觉,相互之间却难以理解;伊丽莎白想要突破生活空间的限制,却不敢踅入那些离奇的小巷;回国不久的彼得对伦敦的街道和公园惊叹。这些给了漫游者以瞬间的时空体验,这种体验以心理空间的形式呈现,折射出人际之间交流的缺乏,以及倫敦城市空间里的孤独、隔阂和焦虑的状态。
三、社会空间
方英指出,社会空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构,最终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的人际空间。(方英,2017)列斐伏尔也曾说空间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内含于财产关系之中,也关联于形塑这块土地的生产力。”“空间的层级和社会的层级相对应。”(列斐伏尔,2003)不难看出,社会空间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战略性和意识形态性。(方英,2017)
这部作品中的伦敦在社会空间中彰显的就是一种权力关系。伦敦的西区汇聚了白金汉宫、皇家园林、议会大厦这样的政治性建筑,也包括了摄政公园、布鲁克街的高级住宅,这些住宅大得可以办一场盛大的晚宴,还有林立的精品铺子。在伦敦的东区却有着可以直通卧室或储藏室的小屋和阴暗的小巷子,充斥着失业者尖利的喇叭声和喧闹声。东西区以萨默塞特大厦、舰队街、圣保罗教堂、河滨大街为标志的建筑和街道为区隔,将贵族阶级或者中产阶级的生活空间与工人阶级的生活空间隔开,使得无序、贫困、肮脏脱离上流阶层的视线。社会的统治阶级在城市规划的初期,就有意识地将城市空间根据自身利益进行划割。由此可见,建筑划分范围,成为理解现实的关键,进行人群身份、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界定,构建了一定的社会秩序。生活在东区的工人阶级首当其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中利益链条上的牺牲品。生活在西区的贵族阶层和中产阶级“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工人阶级的血汗劳动。这是资本主义国家里贵族阶层联合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无情剥削和压榨,是一种极其不公正的社会秩序。
Youngjoo Son指出伍尔夫笔下的社会空间也涵盖了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秩序。(Elisa Kay Sparks,2008)在这部作品中,有两位女性漫游者不可忽视,那就是克拉丽莎和她的女儿伊丽莎白。克拉丽莎漫游的步伐始终局限于伦敦的中心地带,她漫游的目的不是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而是出于一种好奇,作为一个隐形人,默默地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伦敦,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伦敦的脉动。她代表的是中产阶级女性,是丈夫的一张名片。即使是买完花回到家,克拉丽莎听到厨娘的口哨声、打字机的哒哒声、女仆裙子的窸窣声后,所产生的瞬间心理空间是要报答她的生活支柱、她的丈夫理查德。她所做所想的都要满足父权制下和谐的社会归属感。(尹星,2012)伊丽莎白是与母亲截然不同的新时代女性,勇于打破父性权威,大方地走在公共区域,搭乘公共汽车,参与社会活动,探索新的地理空间。公共区域对女性的限制正是男权主义的一种表现,两性不平等的体现。
四、结语
《达洛卫夫人》通过对伦敦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构建,使我们能够更加直接、更加真实地体验一个快速流动和变化的城市空间,置身其中欣赏现代化城市街景。在伍尔夫意识流的笔下,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城市空间,还有漫游者对物理空间瞬时的映射和编辑,这种编辑体现了各种粒子的动态过程,即建构心理空间的动态过程。漫游者的心理空间很好地折射出城市居民的时空体验、生存状态以及社会阶层和权力关系。
参考文献:
[1]邁克·克朗.文学地理学[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Elisa Kay Sparks.Moving through Modernity[J].Woolf Studies Annual, Vol.14,2008.
[3]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M].孙梁,苏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4]方英.小说空间叙事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5]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A].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尹星.作为城市漫步者的伍尔夫[J].外国文学,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