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视角下的中日委婉语比较研究
2018-05-25杨董玲
杨董玲
摘要:在应用语言学视角下,委婉语这一语言现象的应用具有特殊性,在中日两国语言文化生活中,委婉语的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在应用语言学视角下,对中日委婉语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研究,希望对业内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中日委婉语;禁忌语
在一定程度上,语言会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与意识方式形成制约,中日两国在各个领域中存在互相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在历史上,日本民族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大量借鉴。从应用语言学视角研究中日委婉语的文化内涵及表达方式,对于两国文化的进一步深度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一、应用语言学视角下的中日委婉語相同点
(一)禁忌语的表达
在应用语言学角度,中日委婉语最早期的应用形式为禁忌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委婉语的应用形式也出现了变化。在中日民族语言中,均包含多种委婉、含蓄的表达语言方式,其委婉语的应用存在相同之处。以“死”字为例,在我国语言中,身份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说法,如幼儿死亡要说“夭折”,帝王死亡要说“驾崩”,军人死亡要说“牺牲”等。而在日语中,也存在如逝世された、亡くなった、お隠れになる以及先立つ等“死”的委婉语。
(二)身份的表达
在中日委婉语中,均包含对不愿从事的职业进行表达的语言。如“做饭的”被称为“厨师”,“扫地的”被称为“环卫工人”,而对于一些身体有缺陷的人来说,也需要使用委婉语表达其身份,如“瘸子”会被称为“腿脚有些不便”等,此类委婉语的表达多是因为通俗用语具有不礼貌的含义,在日语中,也包含有关身份表达的委婉语,如“お手伝いさん”被称为“女中”、“ゴミ屋”被称为“清掃員”、“小遣い”被称为“用務員”等,在应用语言学角度,中日两国关于身份表达所使用的委婉语之所以基本相同,其主要原因是两国在语言习惯、社会习俗上存在相同之处,如果对残障人士直呼为“瘸子”、“傻子”,就会被中日两国社会认为是一种侮辱行为,这是因为身体的障碍、职业受到的冷漠态度并不是别人的意愿与爱好,直接称呼其身份就会让对方人格受到侮辱,会有身份差别产生[1]。
二、应用语言学视角下的中日委婉语不同点
(一)语言表达积极性
在语言表达积极性上,我国人民在对他人所做的事情进行叙述时,多会采用一些主动性、积极性相对较高的及物动词,日本人在对他人所做的事情进行叙述时,多会应用不及物动词,在叙述他人发生事情时,强调此事情形成的客观性。如在日本,有客人来到家里时,在请客人洗澡时,就会使用“お風呂が沸きました。どうぞ、お入りください。”这样的表达方式,此委婉语的使用可以让客人听起来好像洗澡水并非刻意加热,而是自然形成,避免给客人带来不适之感;主人在沏好茶之后,会招呼客人,即“お茶が入りました。どうぞ。”应用此语言表达形式时,“いれる”这一动词的使用会让客人听起来有种并非对茶进行刻意沏泡的含义,此委婉语的使用可以更委婉地表达出“请喝茶”的含义。
(二)语言表达直接性
因为中日两国具有不同的人文环境,这也使得两国国民性格存在较大差异,就总体来看,我国国民的性格多为大度、慷慨、霍达,喜欢对事情进行评论和概括,而日本人更喜欢对事物各个方面进行仔细研究,很少会对事物进行评论,这也导致了我国国民的语言表达较为直接,而日本人的语言表达要更为复杂。以“你去电影院吗”这句话为例,在我国国民的语言表达中,此句为直接询问,而日本人却习惯使用另一种询问方法,即“你不去电影院吗”,这是一种迂回的表达方法,相比之下,我国国民之所以习惯于此种语法表达方式,主要是想让对方对自身意图做到快速理解,而日本人则对此进行了复杂而全面的思考,避免了自身将“想去”这一想法施加于对方[2]。
除此之外,日本人之所以采用此种委婉说法,是因为我国国民采用的方法在日本民族的交流中具有失礼色彩,可能会对对方造成伤害。因此,日本人在语言应用中要更为谨慎,多采用一种可以将意图进行委婉表达的方法,如多数日本国民就会习惯使用“であろう”、“でしょう”、“だろう”的推量式来替代如“である”的肯定式,同时,日本人普遍会对“~と思う”、“~と考える”等语句进行习惯使用,利用此类委婉语,可以利用委婉语气来替换过去的肯定语气,同时,在对朋友进行邀请时,日本人会经常使用“コ―ヒ―でも飲まないか”这一委婉语,此委婉语的使用可以让语气柔和性得到提升。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应用语言学视角下,中日两国民族在禁忌语的表达、身份的表达上存在相同点,而中日两国民族在语言表达积极性、语言表达直接性上存在不同之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势必得到增强,研究中日委婉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确委婉语的使用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丹.试析汉日委婉语隐喻的历时性和共时性[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1):145-147.
[2]贾建梅.浅谈汉日委婉语的语用功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173.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