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要”优化课堂时间

2018-05-25文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郑红华

发明与创新 2018年2期
关键词:三要一节课时域

文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 郑红华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过:“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坚持时间优化意识。”如何优化课堂时间?

导入新课要限时

新课的开头如何导入,对能否上好整节课极为重要。短而精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使之产生新奇感,集中注意力。

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如举例导入法,即通过典型事例作形象化的语言描绘导入新课;逆反导入法,即教师故意用错误观点导入新课;问答导入法,即教师根据教材新、旧内容的联系,抓住新课的重点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故事导入法,即通过讲一个故事导入新课。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要切记不可占用太长时间,避免冲击正式教学时间或破坏合理的课堂结构。

在教授《写事要有点波澜》这节作文课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从前,一位财主为母亲庆祝生日,请唐伯虎绘画题诗,表达祝贺。唐伯虎画了一幅《蟠桃献寿》图,并挥笔写下四句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盗得蟠桃庆寿辰。’请问这四句诗有什么特点?”

通过这四句跌宕起伏的诗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切合这节课的主题,同时占用的时间也不长,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重点要适时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经常给学生以最本质的、最主要的东西,才能切切实实地掌握教材,使它不可磨灭地被铭记在学生的意识里。”由此可见,重点学习并掌握“主要的东西”是多么重要。

“主要的东西”就是教学的重点。课堂上,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准确理解并牢固掌握教学重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时间至关重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节课中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5分钟至20分钟,这一时间段是课堂教学的最佳时域。因此应将重点内容的学习放在这一时域。

为确保在最佳时域学习重点内容,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认真备课,对每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次要内容了如指掌。第二,了解学生。只有教师很好地了解学生,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师生的配合才会默契,教学进程才能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三,按时上课,同时要求学生在上课铃响起之前进教室,并准备好上课必需品。第四,不占用课堂教学的时间批评学生或闲谈。

课程结束要留时

通常,结课这一教学环节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学习目标检测评价以巩固新授的课程,二是布置适当的作业以促进前一个学习目标向下一个学习目标迁移。笔者认为这一环节还应增加一个内容,即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思考。

大概每位老师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昨天上课时,学生都很好地理解了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可是今天回顾时,班上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感到模糊,个别学生竟然全忘了。这是因为“懂得不等于已知,理解不等于记住”。为获得牢固的知识,学生还必须进行思考。

思考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学习新知识。结课时学生应思考什么?想一想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一节课的内容,特别是重点、难点;想一想知识之间的因果联系;想一想怎么把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在《鸿门宴》结课时,一位女同学问我:“‘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这句中‘之’的用法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对这种用法,我仍是一知半解,为什么说是‘主谓之间’呢?”我将如何理解的方法告诉了她:主谓短语加上标点符号,就能独立成句,在主谓之间加上一个“之”后,这个短语就做句子的一个成分。“臣之不敢倍德”做“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宾语。听完后,她完全理解了,此后,这个学生在该知识点上再也没有出现过错误。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说过:“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让我们做一个不浪费学生课堂时间的聪明老师吧!

猜你喜欢

三要一节课时域
基于时域信号的三电平逆变器复合故障诊断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三要”
基于极大似然准则与滚动时域估计的自适应UKF算法
翻转课堂下作文微课设计“三要”
基于时域逆滤波的宽带脉冲声生成技术
基于时域波形特征的输电线雷击识别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