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与创作结合:戏剧化教学的重要环节

2018-05-24杜雪琴

文学教育 2018年4期

内容摘要:“戏剧化教学”是指将戏剧或剧场的技巧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戏剧”的实践、创新与审美功能,更要注重“文本”、“创作”等教学环节,即从阅读具体的作家作品开始,以“创作”引领整体教学实践,以此形成富有创见的“结论”。“戏剧”作为一种表现、表演以及交流的学习媒介,期望能够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或大众教育等领域,从而实现对全面和谐发展人才的塑造。

关键词:戏剧化教学 文本与创作 实践与运用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影视、戏剧等艺术形式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应接不暇,学者雷蒙特·威廉姆斯将之称为“戏剧化的社会”。当今社会,戏剧以“润物细无声”之势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极大影响了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目前高校流行的一些教学理念与方法深受陈旧教学观、艺术观的影响,远不能适应時代需要,特别是沿袭一成不变“传授-接受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地位。高校文科课程教学模式亟待更新,有必要将“戏剧化教学”模式带入课程教学中。所谓“戏剧化教学”,就是采用“戏剧”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有趣味、有品味、有韵味,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诚如温妮弗列德·瓦德所言,采用“戏剧化教学”理由在于:“‘趣味就是为了它有趣!在教室的课程里,有比戏剧更有趣的吗?”①正是因为戏剧的趣味性与丰富性,使“戏剧化教学”成为高校文科课程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而“戏剧化教学”践行的基本策略,应以“戏剧理念”贯穿始终,实行“文本”与“创作”的两相结合。所谓“戏剧理念”,是指注重将戏剧与剧场(包括声音、行为、服装、音乐、影像、灯光等)舞台空间因素运用于课堂中,鼓励学生运用戏剧表现手段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所谓“文本”,即“文本细读”,文科课堂教学或者学术研究都不可能离开对具体问题的研究,特别是不能离开对具体作家作品的阅读与分析,并且也是以解决对具体作家与作品的理解中出现的问题而存在。所谓“创作”,可指发明、创造、发现等;也指创意,即一种创新的能力,是教学活动、戏剧表演、学术研究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于此,“文本”与“创作”相结合,并形成富有创见的“结论”,在“戏剧理念”链条之贯串下,成为“戏剧化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相信能够更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技能、全面发展的多样性人才。

首先,从阅读具体的作家作品开始。“文本细读”是一种文本阅读的方法,也是文学批评实践中一种重要的批评策略,20世纪随着英美新批评的出现而被逐渐体系化与制度化,并且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广泛而深入的运用。“文本细读”强调“文本内部语言语义的丰富性、复杂性,以及文本结构中各组成部分之间所形成的纷繁复杂的关系。细读的主要特点是‘确立文本的主体性,强调文本内部的语义与结构对意义形成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它是一种以内部研究为特点的‘文本批评。”②于此而言,文学研究便是从认识作家、阅读作家的作品开始,以此理解作家的审美意识与艺术思维特点,从而更深入理解作家作品的内在意韵,它是属于典型的内部研究。从具体的作家作品出发来进行文学研究,无疑是一种相当明智的选择。如果不从具体的作家与作品入手,那么我们的研究、表演、评论等便没有了存在的根基,只会是一种流于事物表面的现象,进行一种似是而非的史实叙述与现象描述,对于我们的课程、研究以及理论的建构,并没有多大的价值与意义。因此,“戏剧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首先要从了解作家与阅读作家的作品开始。作家的思想观点、艺术探索都是在其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只有进行深入的文本细读,才能真正领悟作家的思想之光,体会其艺术探索的重点之所在。一位教师在讲授莎士比亚的戏剧时,如果没有阅读《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戏剧作品,那么讲起来只会是人云亦云,并没有自己的深入思考;如果学生没有阅读相关的戏剧作品,那么表演或评论起来,则没有任何内容与观点。只有深入阅读了莎士比亚的剧本,才能感受到其作品中美丽的词汇、浪漫的气质,才能体会其灵魂的激荡、对于人性的把握;其写人类情感之原始本能的妒忌与复仇,罪恶与赎罪,其情感的深刻只有通过文本细读才能有所体会。笔者在三峡大学教授《外国文学》课程时,每学期末都会采取戏剧表演方式来检验教学成果,中文2个班及汉语国际教育1班同学在2017年秋季学期期末进行了戏剧实践课。他们对西方文学十二部名著(即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喜剧《云》;欧里庇德斯《美狄亚》、莎士比亚《哈姆莱特》、《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莫里哀《伪君子》;博马舍《费加罗的婚礼》;席勒《阴谋与爱情》;易卜生《玩偶之家》)进行了细致阅读并改编,经过反复排练之后,在三峡大学演播厅进行了汇报演出。每个剧组设定的演出时间是二十分钟,学生在进行戏剧表演之前,通过认真诵读西方经典著作,对小说或剧本进行了改编,随后进入排练环节,最后演出效果良好,受到师生们一致好评。由此可见,戏剧演出是以阅读文本作为基础,如果没有文本细读,那么就谈不上戏剧的改编,更谈不上人物的动作以及情感表现等。因此,学生阅读戏剧、小说、散文、诗歌等文本是教学的基础,一切的观点以及发现,都来源于对阅读的作家及其作品进行细读的过程,并从自己的阅读体验中得出。因此,我们的课堂、表演及评论,一切都应从具体的作家作品的阅读开始。

其次,以“创作”引领整体教学实践。在此要谈到“创作性戏剧”(也称为“创造性戏剧”③)概念,“创作性戏剧教学”是“以戏剧形式来从事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活动,主要在培育儿童的成长,发掘自我资源。提供约制与合作的自由空间,发挥创作力,使参与者在身体、心理、情绪与口语上,均有表达的机会,自发性地学习,以为自己未来人生之所需奠定基础的学习。”④无论是对于儿童还是对于高校的大学生而言,教学都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教师进行的是教学的创新或是学术的创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旧有的观念进行更新,或者寻求知识的创新、理念的创新、人格的再塑等等;对于两者而言都具有“自发性创作”的意义。“戏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戏剧、剧场艺术的结构与形式,在教学环节中与学生进行共同的“创作”,师生合力发挥“创作”的力量,如此方能生发出新的知识能量,产生快乐的学习经验,创造出新的认知能力。戏剧史学家奥斯卡·布鲁克特相当重视“创作”的理念:“创作(Creativity)包括了许多过去所没有而现在才开始存在的事物——不论它是否为:一个观点、一项发明、对一项问题的新解决方法、一件艺术作品、一种新的艺术程序,或将既有的程序予以新用皆属创作。没有创作,生活经验将无乐趣;没有创作,社会将逐渐消灭,因此,鼓励创作应该是我们学校的主要目标。”⑤无疑,“创作”(或可包含“创造”、“创新”、“创意”等内涵)对于教师以及学生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均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新的创作与再创作,从课程计划的设置(即开篇活动、引导、规范、讨论、表演、评论),直到结论,每一个环节的活动都需要有新的活力、新的观点、新的碰撞,团队的协作、教师的引导、众人的讨论、专家的评论等等,无一不是在教学环境之下的“创作”活动。英国学者马丁·艾斯林在谈到荒诞派戏剧时有言:“在我们的时代,追求创新,追求新的方法和技巧,试验新的表达方式,根本不是颓废或者愚蠢地赶时髦,而是戏剧具有活力的表现,说明戏剧了解到在新的科学技术影响下本身迅速变化的世界上,机会是无限的。”⑥他认为,如果戏剧仅仅满足于返回过去的传统和标准,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够生存下来,特别是像戏剧这样的最具有社会性的艺术,它最直接地回应着社会的千变万化,它是一种最为直接的冲动地表达,对于我们时代的文化与社会的改变作出了最为激烈的回应。学者董志强亦认为:“与艺术所担负的进行先行的道路探索的功能相应,艺术自身所追求的独特目标就是永恒的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可能具有‘探索的意义和价值,或者说探索首先就具体表现为创新。”⑦这里揭示了艺术所具有的“先行的探索”功能以及“永恒的创新”等特征。那么,“戏剧化教学”应当借鉴、继承与发扬“戏剧”这种艺术形式所蕴涵的生生不息的活力、能力与魅力,在“创作”(或“创新”、“创意”)的理念当中,将我们的教学活动引入更为高深、丰富的境界。

三是形成具有创见的“结论”。在文本阅读与创作实践之后,要形成具有创见性的“结论”。“结论”是“戏剧化教学”活动的最后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是总结、提升、再发展的阶段,也可看作是对实践、文本、创作之后的一种深度延续、发展、提升。此阶段是对整个前期活动过程的回忆、分享、回馈与意见的整合,让教师与学生能够通过整个教学活动,产生综合性的认知、理解以及对以往工作的肯定。“结论”的形式可兼具多样化,也可有别于从前的创见。学生的“结论”可分两部分进行:一部分是对课堂的教学与戏剧的表演所提供的心得与建议,可以呈现个人的意见,也可以是小组代表的建议等,他们的发言可以与他人形成讨论,学生可以赞同也可提出不同观点,教师可以作出回答或者给大家留下思考的空间。另一部分是将学生课堂实践的图像资料、活动总结、观演感想等保存下来,鼓励学生将课堂活动录制、剪辑、播放、留存,捕捉一个个美妙、感人的瞬间,此可让学生审视自我的表现,也可让艺术的魅力持久弥香。教师的“结论”也可分两部分进行:一部分是总结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如评价学生的总体表现、对活动的赞扬、对活动的意见,可以继续发扬的品质以及需要改进的策略等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自我的触动与成长等,均可在此部分进行分享。如此“结论”,师生当拥有快乐的心情、肯定的态度与踏实的感觉。另一部分可以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之后的延伸、反思、提升,在此基础上可形成研究报告或者论文,以期为后来的教学活动提供可资借鉴之经验。如通过“戏剧化教学”实施效果问卷调查进行分析,通过对运用此种教学方法的课堂进行观察,探究此种教学方法对于高校文学课程教学的利与弊。也可深入了解西方戏剧教育的历史及教育理念,与中国高校的教育现状相结合,力图探索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戏剧化教学模式,改变中国高校课堂单一、沉闷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发展。

于此,“文本”、“创作”、“结论”三者作为“戏剧化教学”过程中三个重要环节,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并且形成良性循环关系。“文本”是一切阅读的基础,阅读的目的在于培养思想的境界,从而进行有效地再“创作”,最后形成富有创见的“结论”,不同的“结论”又促进对于“文本”多元化地解读。而“戏剧”之功能作为核心元素贯穿始终,发挥着良好的功效。毋庸置疑,“戏剧”作为一种表现、表演以及交流的学习媒介,可以进行学习、交流、服务、感受美意、表达情意与矫正治疗等活动,使参与者能够借此肯定自我、他人与群体。于此,我们坚信有趣味、有艺术、有审美、有秩序、有情境、有深度的课程更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坚信戏剧作品恰好带给我们的是这样一种生命的体验、人性的深度与宇宙的智慧,坚信戏剧艺术带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崇高、优美、自由、神性、超越的审美情怀,坚信戏剧表演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人生的价值与力量并安抚着我们的内在心灵;于此,我深信“戏剧化教学”的领域将会有更为蓬勃发展、更加魅力四射的远景!

注 释

①Winifred Ward, Stories to Dramatize. New Orleans: Anchorage Press, 1981, p.2.

②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630页.

③有学者这样定义:“创造性戏剧是一种即席、非表演,且以过程为主的戏剧形式。其中,由一位‘领导者带领一群团体,运用‘假装的游戏本能,共同去想像、体验,且反省人类的生活经验。”转引自林玫君:《创造性戏剧理论与实务》.台北:心理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④张晓华:《创作性戏剧教学原理与实作》.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7页.

⑤转引自张晓华:《创作性戏剧教学原理与实作》.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41页.

⑥[英]马丁·艾斯林:《荒诞派戏剧》,华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02页.

⑦董志强:《试論艺术与审美的差异》,《哲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119页.

本文为三峡大学2016年教学研究重点项目《“戏剧化教学”与高校文学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2016025)阶段性成果。

(作者介绍:杜雪琴,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西方戏剧和文学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