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存与调用过程》教学案例

2018-05-24袁甫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调用画图定义

袁甫

教材分析

《保存与调用过程》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教材第9课的内容,是Logo教学模块的倒数第2课。过程的保存和调用是Logo程序设计教学的重点,也是最能体现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思想的内容,同时,使用过程画图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过程是可以被保存,并能随时、反复调用的,从而通过模块化思想简化程序设计,并为进一步学习画组合图形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課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小学高年段的学生思维模式已逐渐开始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对信息技术课兴趣浓厚。但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还有所欠缺,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学生已经对Logo程序设计有了一定的基础,能用重复命令完成一些图形的设计,并初步掌握了定义过程的方法,但他们将复杂图形化简为基础图形的能力还较弱,缺乏用定义基础图形的方式画复杂图形的能力。本节课,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从简单图形到复杂图形,从单一图形到组合图形,经历用过程画图的过程,同时班级中学生的学情不同,所以笔者采取分小组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知识迁移、同伴互助等方式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保存过程;掌握通过调用过程绘制图形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进行知识迁移,学会保存过程;通过自学看书、小组协作等自主学习模式,掌握通过调用过程绘制图形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随时和反复调用过程,建立模块化程序设计思维;通过优化程序,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行为与创新目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梳理出更简单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通过保存和调用过程,加强对过程作用的理解,建立优化程序设计的意识。

课时安排

本课为第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过程的保存和调用的基本操作方法。

难点:根据情况定义、调用过程,利用过程绘制出复杂图形。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务驱动教学法。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定义好的Logo程序。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视频。

师:大家都很喜欢看电影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超新约全书》的影片宣传视频(教师播放视频)。也许上帝就是一位程序员,而牛顿定律、元素周期表就是他编写的程序。你想试一试成为上帝的感觉吗?

生: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不一样的编程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2.讲授新知

任务1:调用过程

(1)分析图形,讨论画法。

师:想体验上帝的感觉,可不是那么简单!在下页图1中这朵美丽的花朵,在程序员眼里可能是这样的!你们能用程序画出来吗?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准备用哪些语句画出这个图形?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回答出两种不同的编写方法。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分析图形的画法,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提高编程速度是需要技巧的。

(2)教师总结。

师:你选哪种程序?为什么?

生:我会选择先定义过程,再编写程序,这样程序会简单易懂。

设计意图:分析总结后,使学生意识到使用过程编程,不仅能提高速度,更能使主程序变得简单,更易于他人阅读。通过速度上的对比,让学生感受过程的作用,也体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

(3)揭示课题。

师:老师也同意各位的看法,再向大家介绍一种比第二种方法还要便捷的方法!看清楚老师在屏幕上的操作。

教师演示先调用过程,再编程。

师:老师的方法省去了定义过程的步骤,更加简便。请同学们用调用过程YUAN的方式,画出缤纷圆这个图形。(出示课题:调用过程)如果记不得调用过程的步骤,大家还可以参考教材。

任务2:保存过程

(1)分析指导。

教师展示图形旋转冰晶(如图2)。

师:刚刚大家用调用过程的方法画出了缤纷圆,现在又出现了新的挑战!如果还要用过程画出旋转冰晶,你们觉得要先定义哪个图形呢?

学生回答。

(2)教师提问。

师:怎样将定义好的正方形过程保存起来,便于今后使用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保存与)。

(3)探究学习。

师:如何保存呢?请大家回忆以前学习过的WPS文字等软件,或者参考教材,小组讨论并尝试一下。

设计意图:初步培养学生从复杂图形中分解出基础图形的观察能力;理解保存过程的作用;通过知识迁移等自主学习策略学会保存过程的操作。

(4)完成练习。

师:请同学们调用自己保存好的过程,并画出图形。

3.实际创新

(1)激发兴趣。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漂亮的几何图形随处可见……(课件展示相关图形,如图3)让我们来看一看,你能否顺利找出其中的基础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实际的图片展示,让学生发现Logo能够画出很多生活中的图形,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实例。

以第一个图形为例,带领学生画出复杂图形的基础图形,并计算出相邻两个基础图形之间的角度。

(3)分析图形。

师:还有三个图形,同学们能在画之前,找出其中的基本图形和旋转角度吗?可以先用笔画出来!

设计意图:从易至难,培养学生从复杂图形中抽象出基础图形的能力。

(4)制作图形。

师:老师已经将可能用到的基础图形定义成了過程,并发送在你们的桌面文件夹里,文件名与形状可以通过学习单上的对照表了解。你们能画出剩下的几个图形吗?

4.回顾拓展

(1)演示拓展。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规律的图形,也有没有规律的图形,我们一样可以用定义过程的方法画出它们。

教师展示如何用保存好的过程画出斑马线和圣诞树(如图4)。

师:期待你们能发挥想象,用今天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画生活中的其他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习画组合图形做铺垫。

(2)开阔视野。

师:同学们,虽然我们今天用所学的Logo语言只能创造出简单的图形、简单的世界,但其实在生活中已经有更先进的技术出现,如“我的世界”“索菲娅”都是程序员上帝的代表作。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出示“我的世界”“机器人公民”等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虚拟游戏世界、真实的人工智能,拓展学生视野。

师: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环境,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教学反思

“儿童视角”是本次南京市教研活动的主题,本次课的教学也尽量从儿童视角出发进行设计,希望促进学习真正发生。首先,笔者从实际图片中抽象出图形,拉近学生与编程的距离。为了缓解Logo语言绘图中命令行、黑白图所带来的枯燥感,笔者在教研组的帮助下,搜集了大量生活化图片,将其命名为缤纷圆、旋转冰晶等,与教学任务一一对应,也是希望在课堂上给学生多一点生活的颜色,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编程任务的设置从简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先调用过程的方法画图,体会到调用过程的简便,在弄懂了为什么要用调用过程的方法画图之后,自然过渡到学习如何保存过程;所有的任务都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稍微增加了一点难度,特别是拓展环节,让学生先不急着画图,而是和教师、同伴一起,分析整理出画图的思路,再进行实际操作。最后,情境创设头尾呼应,为学生拓展视野。笔者开头通过《超新约全书》影片宣传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生活类似一个复杂一点的程序;结尾通过游戏“我的世界”和“机器人公民”,让学生感受电影中的场景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原型。笔者也希望通过本节课调动学生对编程教学的兴趣,引发他们更大范围的思考。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尽管听课教师们的反响还不错,学生也基本能够完成课堂上的任务,但笔者还是发现,教学设计及教学展开中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儿童视角”可能更多的还是形容词,需要进一步行动。第一,学情预设不够充分。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几分钟就可以画出图形,有的学生一节课连保存与调用过程的基本操作都做不好。根据教研员建议,笔者增加了画图前带领学生分析图形的步骤,同时也强调了小组分工,要求做得快的同学去帮助做得慢的同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为了等待所有学生一起完成任务,还是浪费了一些时间。如果能学习小班化教学的经验,更多地提前了解学情,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予更多帮助,相信课堂效果会更加理想。第二,导入视频学生理解难度过大。网上选择的视频经过剪辑,已经去除很多与课堂无关的情节介绍,但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仍然比较困难。微视频的导入起到的只是引出话题的作用,还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想象和思考空间,可以寻找更适合的视频,更适合的导入方式。第三,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多教学智慧。从调用过程过渡到保存过程,是通过教师演示完成的,学生们来不及看明白,可以适度放慢节奏,促进他们理解。最后的拓展视野环节,有很多学生报出了机器人公民的名字,笔者只是一带而过,如果能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索菲娅”的,并引导出更多学习信息技术的方式方法,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加理想。

猜你喜欢

调用画图定义
低段教学如何妙用画图策略
以爱之名,定义成长
定义“风格”
思考物理问题之“画图法”策略
基于Android Broadcast的短信安全监听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画图找答案
利用RFC技术实现SAP系统接口通信
趣味画图欢乐PK
C++语言中函数参数传递方式剖析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