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探索

2018-05-24杨凡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职业院校互联网+

杨凡

【摘 要】本文从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线上平台建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多元化综合评价体系等方面论述“互联网+课程”的建设路径,以电子商务课程为例,建立以“微课”为主的课程教学资源,构建微信公众号教学平台,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实施教学,从“三个维度、五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

【关键词】“互联网+” 职业院校 电子商务课程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B-0056-03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开展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及职业教育教师培训项目,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伴随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职业院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课堂教学课时少、技能实操训练时间短;教学资源更新缓慢、学习的知识技能落后于企业当前需求等。

2015 年 7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由此可见,把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引入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领域互联网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既是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一、“互联网+课程”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互联网+课程”是指将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课程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深度融合,形成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新形态。当下盛行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就是“互联网+”与传统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等方面深度融合,形成的课程新形态的典型代表。

互联网具有开放、平等、自由、分享等主要特征,互联网特征融入课程中,形成互联网思维下的“互联网+课程”特征,使“互联网+课程”具有自身的特性:开放性、个性化、动态性、平等性。开放性使学生可以利用学习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互联网覆盖的任何地方,随时随地进行课程学习;个性化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频次以及学习方式;动态性将静态的纸质学习资料变为动态的在线资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岗位实际无缝对接。平等性体现在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在线师生一起互动问答,开展协作学习,参与课程评价。

二、“互联网+课程”的建设路径

(一)数字教学资源和线上教学平台建设

1.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当前职业院校普遍采用纸质教材和 PPT 课件实施课堂教学,它们主要由文字和相关的静态图片组成,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对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理解。这些学习资料不能形象生动地展示学习任务,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借助“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平台,整合学校专业课教师、动画设计师、系统开发工程师等,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团队,开发基于云平台的移动数字化学习资源,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重构,提取重要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将技能点学习制作成闯关游戏,学生在丰富直观的富媒体环境和轻松有趣的游戏化场景下完成学习任务。

2.线上教学平台建设。建设基于云、网、端一体化的数字化、智能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移动学习终端(智能手机),在互联网覆盖的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连接云教学平台,进行课程学习、互动讨论、信息查询、在线测试等。

当前建设线上教学平台,主要有三种解决办法:第一种是借助第三方社交平台,如基于微信的微信学习平台;第二种是借助慕课 MOOC 平台,如网易云课堂、Coursera Zone;第三种是借助免费开源系统,由技术团队二次开发,如魔灯课程管理系统。

(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融合,产生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按照课程教学目標,基于线上和线下课堂教学环境,以学生为主体,按照教学内容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碎片化学习需求,其典型代表是翻转课堂。

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由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教学设计、基于移动教学环境的自主学习、基于线下课堂的协作研讨与互动解疑、基于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构成。教师在课前完成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教学分析、数字化教学资源制作(如微课、在线测试题)、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境测试、学习任务推送等;学生在课前按照学习任务要求,完成微课学习和自测通关;师生在课堂中通过教师引导,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交流和评价;课后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主选择线上平台反复学习和讨论,教师则根据课堂评价和学生在互联网教学平台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和教学反思,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策略。

(三)多元化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遵循从质变到量变、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结合传统考试测评的评价方式,融入在线评价系统、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构建基于过程学习、线上线下结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重点由知识和技能的定向评价转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

线下评价主要以课堂表现、小组汇报、学生作品、考试测评为主,评价学生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课堂参与度、学习态度、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等;线上评价借助学习大数据、在线测评成绩,主要评价学生的过程学习,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签到打卡次数、在线学习时长、在线测试与通关成绩、学习互动中回答问题数及被采纳数、互动讨论留言记录、点赞数等。

三、“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

电子商务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熟悉信息技术与网络营销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电子商务系统应用与管理的技术和技能,为学生学习其他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当前学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起点,未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动力不足。第二,目前学校仍以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实训室为主要教学场所,采用讲授法和示范演示教学法,学生对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具有抵触情绪,学习兴趣偏低,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游戏和睡觉的情况普遍存在。第三,当前职业学校普遍推行课程教学改革,部分内容也尝试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分组的方式进行。但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时,学生往往不听,即使分组操作不少学生也想蒙混过关,大多数学习任务由小组长或少数几个同学包办完成,由于课堂人数较多,老师也无法全部监督到位。

在电子商务课程中引入“互联网+课程”的理念和技术,将学生放不下的手机作为移动学习终端,将学生天天使用的微信 APP 作为学习云平台,制作学生喜欢玩的游戏化场景微课程,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开发基于打卡、过程化考核的评价系统,结合线下课堂教学互动研讨、监督检查,吸引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基于微课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2008 年,美国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提出微课的定义,他认为微课是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形成的,以在线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当前职业学校的微课大多是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或一个技能点的演示操作,电子商务课程涉及电子商务基本理论、互联网技术基础、网络营销与推广,以及与电子商务交易有关的电子支付、物流配送、安全技术、法律法规等。课程既有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有丰富的实践技能操作。

在微课教学设计中,创设学习情景,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将各任务中运用到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按照实际工作次序逐个录制成阶梯训练式微学习课程,学生必须按照次序逐个学习通关后,才可以进入下一个课程继续学习。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学习需求,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技能掌握情況,在每个任务学习开始前,先选择在线通关测试,如果通过了测试,则可以直接进入下一课程学习,如果通不过,则必须按次序进入微课学习,直到通过为止。

(二)基于微信的电子商务课程线上教学平台构建

通过调查发现,95% 以上的学生手机中都安装有微信 APP,80% 以上的学生日常生活中利用微信聊天、发朋友圈、查看微信公众号推送消息,微信公众账号具有素材管理、消息推送、自动回复等功能,还可以接入第三方开发平台按需进行功能开发。因此,基于微信公众号可以构建“微信 APP+移动互联网+学生智能手机”的云、网、端线上线下结合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平台。

根据微信群聊、朋友圈、公众号各模块的自带功能,加上公众号第三方平台开发,可实现电子商务课程微信教学平台的信息查询、互动讨论、信息推送、素材管理、课程学习、在线测试与评价分析等功能。利用群聊的语音聊天、相册、拍摄功能,可以发送语音、图片、短视频,进行互动讨论,开展协作交流学习;利用朋友圈文字、照片、短视频分享,以及点赞、评论功能,进行学习分享、留言评价;利用公众号的自动回复、消息管理功能设计智能答疑、智能查询,学习资料检索;利用素材管理、用户管理功能进行学习资料、学习任务等信息推送;利用自定义菜单功能,设置课程学习导航系统;利用用户分析、图文分析、菜单分析、消息分析、网页分析等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习效果,进行学习评价。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电子商务课程混合教学模式

当前不少学校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互联网+线下课堂”混合教学,相比传统教学过程,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堂知识讲授和技能操作演示,录制成微视频上传到互联网上,学生需要在上课前完成这项学习任务。将传统课堂课后完成的学习任务,提前的到课堂中完成,师生一起进行讨论、探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课后遇到问题无法求助,最终产生抵触或放弃学习的行为。

结合学校的软硬件配置,以及当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电子商务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主要以微课为主,以互联网上检索的相关课程资源为辅,所有微课程在开学后一周内全部上传到公众号微课程学习栏目,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学习。每次课的学习任务会在上课前一天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给学生,学生在课前按照学习任务要求开展自主学习,并通过闯关测试。学生在课前学习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可以通过微信群以及微课程学习社区进行问题发布,开展互动协作学习。线下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该任务一般来源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中,学生应用课前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可以解决,学生分小组共同完成,教师负责指导,如果大家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解决,可以与教师一道进行研讨。各学习小组完成学习任务后,开展学习评价,评价由组内自评、小组间互评、教师点评三个环节过程,评价结果作为单项线下学习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线下课程结束后,学生将完成的作品传到公众号学生作品栏目区,开展线上投票活动,学生也可以通过留言和点赞支持自己喜爱的作品,这些线上学生活动也会通过公众号后台系统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作为学生成绩来源按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同时也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策略的参考依据。

(四)基于大数据的多元化电子商务课程评价方式

电子商务课程评价坚持“过程考核、多元化评价、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在传统单元测试和期末试卷考试的基础上,融入微信教学平台的在线课程学习系统、在线学习社区功能、在线测试评价系统等,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后台统计功能,从“三个维度、五个方面”评价学生电子商务课程的学习情况。三个维度主要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五个方面包括出勤打卡、互动研讨、阶梯测试、综合表现。其中,出勤打卡包括课堂点名和线上打卡,互动研讨包括课堂小组展示、组内互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和线上学习社区提问数、回答数、点赞数、评论数,阶梯测试包括课堂任务完成成绩和线上微课闯关测试成绩,综合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和线上学习时长以及期末综合项目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动手能力、团队协作和任务最终完成情况。这种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达成课程培养目标。

(五)电子商务课程改革实践效果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实施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的班级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 30 份,有效回收问卷 30 份。调查结果显示,92.3% 的学生认为“微课+课堂”教学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形象生动有趣,微课可以反复学习,更有利于知识技能理解与巩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调动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86.5% 的学生认为利用移动端公众号学习平台,学习方式更加灵活,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提高了学习效率。82% 的学生认为过程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公平合理。因此,将微课、公众号教学平台、翻转教学模式以及大数据技术与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融合,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总之,“互联网+课程”是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探索课程融合发展将会成为常态。“互联网+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还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基于非结构化、游戏场景化的数字教学资源不断涌现,课程设计开发团队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线上教学平台的技术实现能力不断增强,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我们期待“互联网+课程”在融合发展的探索过程中,有更多提升职业学院课程教学水平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成果出现。

【参考文献】

[1]郝连科,唐吉平.“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微信学习平台构建研究——以Photoshop图像處理课程为例[J].情报科学,2016(8)

[2]维 西,杜 萍.“互联网+课程”理念的内涵、价值与路径[J].教育与管理,2016(11)

[3]陈一明.“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

[4]张卫民.“互联网+课程”开启MOOT时代——以《电子商务创业实战宝典》O2O立体课程的开发威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9)

[5]颜正恕,徐济惠.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5)

[6]郝敏钗,乔振民.“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8)

[7]张 明,郭小燕.“互联网+”时代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启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2)

[8]曾 敏,唐闻捷,王贤川.基于“互联网+”构建新型互动混合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7(3)

【作者简介】杨 凡(1984— ),男,四川广安人,贺州高级技工学校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职业教育。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职业院校互联网+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