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内科护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探究
2018-05-24李荣
李荣
【摘 要】本文从“双师型”教师的培训、重组教材、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评价等方面论述中职内科护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提出要以培养学生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综合执业能力”为着眼点,依据“基于工作过程、融入实际工作情景”的理念,将临床的实际工作的操作程序及工作准则融入教学中,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原则,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知识、技能一体化的课程。
【关键词】中职学校 内科护理学 精品课程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B-0035-03
内科护理学是中职护理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它是以对护理对象的整体护理为线索,将内科护理专业知识及专业实践技能与内科治疗技术、基础护理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内科护理技术,解决内科护理岗位中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病的护理问题,对患者及家庭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执业能力。长期以来,临床护理强调的是基础护理的内容,忽略专科护理的教育,为适应新形势,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南宁市卫生学校的内科护理学课程学習领域坚持“工学一体化 ”的原则,建立与临床一致的典型的工作任务,打造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经过多年的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遵循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原则,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培养学生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综合执业能力”为着眼点,依据“基于工作过程、融入实际工作情景”的教学理念,将临床的实际工作的操作程序及工作准则融入教学中,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原则,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知识、技能一体化的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通过现场访谈调查、邀请医院实践专家召开研讨会,根据护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对教学课程及内容进行重构,重新设计具有职业定向、贴近职业实践、适合实际工作过程并针对内科护理岗位设计课程体系的结构,根据临床需求,制订课程标准及学习方案,形成符合职业成长逻辑规律并进行排列的学习情境方案,编写学习情境方案相一致的学习材料。
二、“双师型 ”教师梯队是保证精品课程质量的关键
要打造“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必须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实践的能力,为了保证精品课程内涵的建设,本课题组成员由 16 人组成,6 人为临床兼课教师。全体教师具有中职(高教)教师资格证及临床护理技术职称,均具备“双师”素质。课题组成员平均年龄 45 岁,学历均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副主任护师(高讲)3 人,主管护师(讲师)8 人,护师(助理讲师)5 人。在建设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能力提升为专业学科带头人 1 名,骨干教师 3 人。在培训教师过程中,对年轻教师采取“一带一”的“传、帮、带”指导,要求年轻教师每月听课 2-3 次,每年参加临床实践 2-3 个月,并由临床专家“一对一”培训,考核合格后填入培训手册。定期要求参加教研室举办的说课比赛、讲课演示,提高年轻教师的授课技巧;对中青年的教师定期参加全国各类的知识讲座及科研的能力的培训,为他们提升为骨干教师做好准备。邀请医院护理专家到本校进行有关护理专业现状与发展、相关护理教育理论、护理科研等专题的讲座,开阔中青年教师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科研思维,提高他们在教学科研方面的能力,打造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双师”团队。同时,加强师德教育,关注和尊重学生,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创建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经过几年的建设研究,教师对职业教育理论的理解和实践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涌现出一批自治区级、市级、校级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精选、重组教学内容,设计与临床一致的典型工作任务的教材
传统的内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均按“疾病概要—护理评估(健康史—身体状况—心理社会状况—辅助检查—治疗处理要点)—护理问题—预期目标 —护理措施 ”完成,学生学习较为机械化,对处理问题的能力较为薄弱,原有的教学内容已不适应临床变化的需求。2010 年南宁市卫生学校实施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多次到各级医院调研,召开临床护理实践专家专题研讨会,开展护理行业从业人员能力与岗位分析,根据内科护理岗位的需求,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知识、技能一体化的课程的体系,提炼出 12 个学习领域,内科护理学也是其中学习领域之一。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因此,本课题组成员多次与临床专家召开研讨会,研究教材内容,尽量做到与临床需求相一致,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共同制定和开发内科护理学精品课程的学习领域标准、学习情境设计和工作页,制订了 28 个典型的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及相应的学习情境(见表 1),编写了具有职业内涵,适合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方案,完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校本教材。
表1 典型的学习性的工作任务表
典型学习性工作任务 工作过程 学习情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
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
支气管扩张病人护理
肺炎病人护理
肺结核病人护理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
心力衰竭病人护理
心律失常病人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护理
冠心病人护理
风心病人护理
慢性胃炎病人护理
消化性溃疡病人护理
肝硬化病人护理
肝性脑病病人护理
急性胰腺炎病人护理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衰竭病人护理
尿路感染病人护理
贫血病人护理
白血病病人护理
糖尿病病人护理
甲亢病人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护理
脑血管病人护理
癫痫病人护理 1.护理评估:护理健康资料的采集、身体评估。2.护理诊断:提出护理问题。3.护理计划实施:(1)对患者实施药物护理;(2)对患者实施内科护理技术操作;(3)内科健康宣教;(4)观察病情。4.评价 1.收集资料,一般情况入院评估。2.熟悉患者目前病情及治疗情况,进行身体评估。3.遵医嘱实施内科疾病病人入院宣教(疾病知识、治疗情况、注意事项)。4.对患者实施特殊检查前的护理评估、正确运送患者,并跟踪检查后的情况。5.对患者实施心理、躯体疾病护理,解除病痛,促进病情缓解。6.遵医嘱实施药疗、观察疗效,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7.使用内科常见仪器、设备并进行临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8.动态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9.配合医生抢救,在抢救中明确护士的岗位职责。10.对病人进行康复期的健康教育。11.规范书写护理记录,进行病区床边交接班
四、基于内科护理的工作岗位,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原则设计教学过程
以内科工作岗位为基础,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原则,教师以临床的案例设计工作任务,结合教学大纲,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并要求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设定与临床一致的教学环境,学生最后以学习性的工作过程完成临床护理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任务的学习以典型案例作为资讯信息,通过护理评估引出任务,学生分析讨论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使学习性工作过程由单一过渡到综合,使学生完成某一工作任务的单一能力转换成完成整个工作任务的综合能力。
五、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促进精品课程的建设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改变过去由教师“满堂灌”为主导的模式,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课中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學方法,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为引领,通过网络、教材提供相关信息,以小组合作方式到临床查阅资料,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学习。课中采用任务驱动、情景模拟、分组讨论、教师解疑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实践了“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在就业岗位上,就业于学习环境中”,形成护理岗位与学习角色相统一、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教学环境与临床工作职场相吻合的教学方式。
六、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采取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多元化评价体系及知识、态度、技能三位一体的评价方法,完成对学生内科护理应用能力综合考核。考核内容体现内科护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接、课程技能考核与临床内科护理工作实际的对接。
(一)知识考核。采用与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接轨的标准化模拟试题,对内科护理知识、基本技能进行考核。
(二)态度考核。课堂教学学习、校内实训、临床见习与实习过程评价,包括工作态度(责任心、合作精神、组织纪律性、服务态度、爱护医疗仪器、设备及用物)、学习态度(仪表行为、接受能力、进取心、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突出表现(好人好事、受到表扬)的评价。
(三)技能考核。内科护理实践技能考核内容包括内科疾病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情况、内科护理问题分析及处理能力;内科护理技术操作过程的质量(规范性、条理性、灵活性、熟练程度)。
(四)评价标准。由学习项目小组自我评价(占 10%)、工作任务执行过程评价(占 50%)、病案背景知识问答(该项考核在情景模拟场景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占 20%)、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占 20%)四部分组应,满分 100 分。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性工作任务完成的过程及其结果,以及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的表现。
七、内科护理学精品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
(一)内科护理学精品课程特色。一是以全新护理理念指导教学改革与实践。护理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由传统的医学模式向护理模式转变,即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以整体护理的理念指导教学改革与实践,贯穿教学的始终,实现针对全人的护理服务。二是强化人文教育,注重护士职业素养的养成。学校办学定位明确提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其中特别强调人文教育。通过课堂、校园文化建设、行为习惯的养成等多种方式和渠道,从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三是树立“三全”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三全”是指全面、全程、全体。全面服务是指为地方医疗行业提供技术培训、护理管理、医院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全程服务是指学校师生以不同的形式对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内科护理学精品课程创新点。一是初步形成了“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指导下,符合南宁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实际的课程设置、课程准备、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下转第40页)(上接第36页)设计和教育评价的课程体系。二是形成了一套按整体护理程序编写的案例版教材。校本教材内科护理注重按照整体护理的工作程序结合典型案例,力求创建职业氛围,有效实现理论逻辑顺序与实际工作程序的有机结合。校本教材内科护理的结构主要包括理论概述、程序化护理知识与技能、案例分析、学习反馈。理论概述删繁就简,只做要点提示:案例分析服务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习反馈紧扣学习目标;程序化护理知识与技能的融合是教材的最大亮点。
【参考文献】
[1]陶丽云,李晓芳,刘平娥,等.《护理基础技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与举措[J].护理研究,2005(8)
[2]梁 党.中职《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究[J].右江医学,2014(1)
(责编 江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