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凸显游戏本质聚焦语文本体性刍论

2018-05-24鞠冬生

成才之路 2018年10期

鞠冬生

摘 要:生命个体的发展和精神成长,其实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游戏。尤其是儿童,他们就是以游戏的方式生活、感知的。阅读教学作为对文本的感知方式,应充分运用游戏提升其整体性效益。要运用游戏策略,强化文本言语揣摩;运用游戏表演,强化辨析效果;运用游戏启发思维,强化写作实践。

关键词:语文教学;游戏本质;聚焦;语文本体性;写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0-0090-01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蒙台梭利曾经在其《童年的秘密》中这样指出:儿童对游戏的运用就如同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生命个体的发展和精神成长,其实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游戏。尤其是儿童,他们就是以游戏的方式生活、感知的。因此,阅读教学作为对文本的感知方式,就应该充分运用游戏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性效益。

一、运用游戏策略,强化文本言语揣摩

著名诗人歌德曾经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随着语用教学理念的提出,阅读教学已逐步从原来关注文本内容转变为对文本言语形式的感知。其实,文本的言语形式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对枯燥生硬的教学内容,只有将其与游戏进行有机整合,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在教学《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时,教师可先从词的形式特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词与诗的区别。长短不一的语句形成了词独有的节奏和韵律,在诵读过程中,教师可采取游戏性的诵读方式:一是同桌之间互相引读,二是打着节拍诵读。这两种诵读方式能让学生鲜明地感受到词的节奏和韵律。同桌之间互相引读、相互配合,既能避免单独一个人读的机械与乏味,又能更快地熟悉词的整体内容;打着节拍诵读,既能使诵读内容与学生感知节奏的方式完美契合,又能体现学生内在的认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游戏的介入使学生的诵读趣味化,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契合了学生的内在认知心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游戏表演,强化辨析效果

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辨别意识。因此,教师的教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写了什么的层面上,而要把握文本语言的核心词语,引领学生在深入感知与体会的过程中,洞察作者如此遣词造句所形成的表达效果。而如此深入且极具理性思维的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上的懈怠与畏惧。因此,使用游戏的方式进行体验,才能真正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动力,更好地感知文本表达的策略。例如,在《半截蜡烛》中伯诺德夫人和大儿子杰克的计划相继失败后,此时藏有情报的蜡烛也将要燃烧殆尽,整个屋子的气氛已经达到了令人窒息的程度。作者在此处还运用了环境描写,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呢?如果只是扣住描写语言展开教学,学生只能在肤浅的层面进行感知,难以激活其内在思维。为此,教师以游戏的方式,邀请几位学生进行表演,为学生的深入感知創设氛围。同时,让一名学生朗读描写环境的语句,以突出当时的紧张氛围,并感知如此描写所形成的表达效果。通过表演,学生认识到这样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知故事发展的情境,更为重要的是能表现小女儿杰奎琳的冷静和智慧。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并邀请学生朗读“旁白”,为学生创设了立体化的游戏情境,让学生的身心浸润在游戏的包裹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运用游戏启发思维,强化写作实践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而表达意识的发展绝不仅仅是习作教学的任务,阅读教学也应该基于表达本位、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游戏活动元素,引领学生在参与中强化体验,丰富学生的内在认知。例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一文时,教师常常会将描写老天鹅和天鹅群语段中所蕴藏的“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训练重点。但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写作实践过程中运用这一策略呢?本文作者几次在教研活动中观摩其他老师执教这篇课文,他们都是为学生播放相关活动的视频,让学生尝试从整体远观和细节聚焦的方式进行观察。但不管怎样观察,这些活动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教学这一语段时,本文作者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扳手腕”比赛。在活动过程中,并没有提出具体而细致的要求,而是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状态参与到游戏中,用心感受和体验游戏过程,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在体验,为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这种具有鲜明游戏性质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他们在积极的参与中感受当时的氛围与情境,在愉悦的状态中明晰其他同学的言行和表现,并在后来的交流分享中针对“点”和“面”两个不同的维度汇报自己的体验与感受,为写作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语文教学的本体性内容需要从言语形式、写作策略等多种角度展开,这种基于理性认知的思维如果强硬实施,势必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游戏的本质特点,激活学生的内在思维,让语文本体形式内容“软着陆”,真正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益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小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灵活应用游戏教学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1).

[2]郭燕.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