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更好地培养数感
2018-05-24苏亚民陈立英
苏亚民 陈立英
数感是数学常用的名词。良好的数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数感,对学生的求学道路至关重要。数感对于我们来说,始终有一种朦胧感。其实它并不神秘,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在无时无刻地培养学生的数感,只不过我们不善于系统地梳理。
数感,是学生对数学的敏感程度。有的学生,天生就具有很好的数感。有的学生即使再努力,数感也不是很好。我们不可能使所有学生都成为数学天才,但我们可以尽力使他们具备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数学知识。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游戏培养数感
教育并不枯燥,关键在于怎么处理。数学学习有时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把游戏穿插在数学中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编排不同的游戏。例如,在进行五年级植树问题的教学时,我们可以创建排队的游戏,通过排队,可以更好地分析几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感。我们可以先让三名学生按照前后两名学生相隔1米的距离排队,让学生观察有几个间隔,间隔的长度是多少,队伍的长度是多少。再来一名学生,继续观察。接着,让学生猜想,六名学生排队会是什么情况?九名呢?十名呢?从而轻松得出公式:总长度/间隔的长度=间隔数。如果我们把每个学生都看成一棵树,两端都栽树的棵树=间隔数+1。如果把队伍前后的学生换成两把椅子,两端都不栽树的棵树=间隔数-1,如果只把队伍的前面或后面的学生换成椅子,一端栽树的棵树=间隔数。通过排队,可以使学生对于植树问题的理解变得容易些。排队游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感。
二、利用线段图来培养数感
很多数学问题,为了使语言文字的表述更形象些,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进行分析,从而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画线段图,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手段,要养成学生画线段图的好习惯。在有关“单位1”的计算时,经常用到线段图,画线段图,可以清楚的表明量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知道“单位1”求部分用乘法;求“单位1”,根据量率对应用除法可以求出结果。在相遇问题中,画线段图,可以把总路程分成对应的几部分,使学生更好的处理了时间、速度、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追及问题中,画线段图,可以更好的表示时间快慢两者之间路程的差,把题中已知数量及其之间的关系在图中体现,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尤其是对于较复杂的行程问题,画线段图,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尤为重要。
三、利用结构图培养数感
很多学生,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文字叙述较为复杂时,学生就会感到头痛,甚至有些同学放弃了解答,而實际上,这类题并不难,只不过是学生存在畏难心理。为了解决这种现状,我认为可以指导学生画出结构图,变复杂问题简单化。我们都知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相等关系。对于简单的习题,学生一眼就能找出相等关系。对于复杂些的习题,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如:甲乙两仓库共存粮80吨,如果从甲仓库拿出10吨给乙仓库,则甲仓库比乙仓库的2倍少25吨,求甲乙两仓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题中的相等关系不容易看出,而画出结构图就会容易多了。我们可以先写出80吨,再写出它的两部分:甲仓和乙仓,如果在甲下面标上x,则乙下面标上80-x,甲拿出10吨,则减去10,乙则加上10,乙的2倍少25吨,则把乙乘以2再减去25,最后就可以很轻松地列出方程 x-10=2(80-x+10)-25,从而求出甲乙两仓库原来存粮的吨数。画结构图,更有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
四、利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要服务于生活。我们学数学,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能完全拘泥于模式,要学会变通。如有这样的生活问题:小明家的客厅宽4米,长7米,要用边长是60cm的瓷砖铺地,爸爸让小明计算一下买多少瓷砖。小明先算出了一块瓷砖的面积,再用总面积除以一块的面积,求的结果大约是78块。从表面看,计算没有问题。但在生活应用时,就要从多方面考虑了。装潢是要美观,大方,还要避免浪费,更要考虑装修时的破损。综合考虑,从宽度来考虑,要摆7块,从长度来考虑,要摆12块,总数是84块,另外还要适量考虑破损。显然,买78块满足不了装潢的需要。通过生活实际的应用,学生就会懂得多方面去考虑问题,从而数感更强。
以上是我对培养学生数感的浅显认识,呈现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感起到点滴作用。
作者简介
苏亚民(1976.8—),男,黑龙江省五常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五常市长山乡中心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陈立英(1978.12—),女,黑龙江省五常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五常市长山乡中心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