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2018-05-24李晓文
李晓文
摘 要:音乐课是美,更是德育,有效地利用美妙的旋律,美丽的形象,美好的境界或者是壮美的歌词,把学生带入一个五彩缤纷的天堂,通过感知形象和意境,产生种种美好的情感,尤其是爱国主义情感,这是音乐课中的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艺术教育 德育教育 措施方法
凯洛夫说过:“爱国主义和其它道德情感一样,使人趋向高尚,使人愈来愈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寻于美丽的东西的感知中,体验到愉悦……”音乐是美的,爱国的情感是高尚的,音乐课可以在美的熏陶中渗透德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情感。要想培养小学生的心理品质,必须注意培养他们爱主义的情感,而小学生在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操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根据小学生认识能力的特点,往往要借助生动具体的道德形象,才能使他们的道德情操朝着较深刻稳定的方向发展。[1]
一、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节课都有德育的侧重点。在备课时特别要把词曲作家的高贵品质与作品的思想内容统一起来。
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而这种“引导”需要教师去正面进行教育,就像列宁所说的“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进去”。所以,音乐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可把介绍作者(聂耳)的生平,时代背景作为一个教学引子,讲述聂耳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何种原因促进他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激励自己勇敢战斗的。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的同时,充分了解历史、关注文化、感悟人生。
二、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应以情感人,引发共鸣
教学大纲中指出,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当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动而留泪,是因为引起了共鸣的一种表现。然而有一种现象,有的人总把品德教育当作“政治任务”,加以漠视、生硬说教,显得苍白无力,无法使学生产生共鸣,根本无法真正达到德育的作用。当我们为某些学生在升旗仪式上迟到感到失望,在唱国歌时那疏散无力的声音感到无奈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坚持把德育贯穿于教学中,找到学生内心的共鸣,感动他们,并持之以恒。比如:《国歌》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乐曲,表现了处于三十年代国家民族深重危机下的知识分子,为了民族的存亡,依然冲出书斋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首先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听歌曲,学生立刻感受到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在表现歌曲的同时,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起时代责任感、使命感。又如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三、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教育
新课程音乐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广泛,其中有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政治教育;有热爱集体、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尊敬父母的传统道德教育;有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公德的教育等。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数,把美育与德育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通过美妙的歌声享受美的旋律、又能从歌曲中获得思想教育。这种教学方法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春雨润物,悄然渗透”。
四、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德育美
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优秀的少儿歌曲,几乎从五六十岁老人到十来岁的红领巾都能唱出那熟悉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我借助多媒体,首先是迷人的画面:在平静的湖面上,一只一只小船满载红领巾,轻巧荡着的双桨,湖面上荡漾的微微波纹,优美的歌声扬起来了……一幅迷人的画面将大家的情绪激发起来了,我让学生一边看,一边分析歌曲,全曲用错落有致的节奏,悠扬起伏的旋律,淋漓尽致地从一个侧面表现生活美,表现中国少年儿童的幸福。歌词中的蕴含的勃发深情,自由惬意所倾倒。歌词所颂扬的共产党好,祖国好,更激起每一个读者对党和人们的热爱,对祖国的眷恋之情。[2]
五、在游戏中渗透教育
边唱边玩,正玩得高兴时,由于前面的同学太快,后面的同学跟不上掉队了,这个时候该怎样教育呢?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游戏暂停,问一问司机同学,后面的同学跟不上应该怎么办?而不是老师说司机你慢一点,后面的同学跟不上。通过学生说出来慢一点,等一等后面的同学,再问一问为什么要照顾后面的同学?通过这样的游戏对其他同学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知道不能只顾自己玩的开心,还要想到别的同学。
总之,“学艺先学做人。”这句话让我多年仍记忆犹新,作为音乐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要通过音乐教學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更要把情感融入教学中,用真情实意打动学生。音乐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趣味,使学生们一个个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清华.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音乐教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80.
[2]刘海平.学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D].河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