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是一种能力

2018-05-24江丰海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献爱心受助者画室

江丰海

爱是一种能力。爱有多种表达方式,但有一种爱的方式带有很大的功利性,甚至以爱的名义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将对方的贫困、隐私和自卑,赤裸裸的展示给众人看,这种“献爱心”无异于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只有当呵护受助者的尊严成为公益活动组织者的共识时, “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才能在公益救助中真正得以彰显。中国科技大学的“隐形资助”是一种大智慧,其最大魅力正在于隐形、低调,真正体现帮扶的以人为本,让数据在后台运行,让资助悄悄发生。

爱是一种能力。据一项调查报告统计,“90%的老师爱自己的学生,而只有10%的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这种爱”。

近年来,不少援助贫困生的爱心扶助活动,是以展示受助对象的贫困为前提的:先是大张旗鼓地把受助者的图像、资料公之于众,再集中举行一个“展”贫穷“显”爱心的现场仪式。捐助方风光体面地亮相,高高兴兴地给钱给物;受助者接受钱物后,面对镜头“感激涕零”。在捐赠者轰轰烈烈地张扬“我在献爱心”的同时,受助者的尊严、隐私也一览无余,赤裸裸地袒露在公众面前,这无疑是对受助者的一种伤害甚至羞辱,也有悖慈善爱心活动的本义。现今不少莘莘学子之所以宁愿默默地忍受贫困丽不愿向社会求救,不愿向学校提出申请,正是怕自己的人格、尊严乃至隐私受到伤害。

爱是一种能力

1995年,我第一次当班主任,很新鲜,也很激动。新生开学后第一个初冬,风吹在身上已感到有些刺骨,我去检查晚自习纪律,画室里有一位同学,瘦瘦小小的,坐在画室一角,左手插在两腿间取暖,右手一会儿临摹素描一会儿放到嘴边哈气。这位同学姓崔,来自国家级贫困县泗水农村,家境不太好,我想,也许我可以帮帮他。我回家找了一件外套去找崔同学,他不在教室,也不在画室,于是委托团支书转交。我已经想象到了他穿上我的外套会有多么温暖、多么感动,甚至想着有班干部帮我转交更好,免得别人不知道我在献爱心,越想越感觉自己的形象慢慢地高大了起来。第二天,我想去看看献爱心的效果,发现那件外套委屈地躺在画室地上,和一堆备用的静物紧挨在一起,像极了一块衬布。崔同学依旧静静地坐在画室一角,没人理我。我感觉脸上发烫,不是生气,而是“小我”被人窥见后的羞愧,是自责。我意识到是我“献爱心”的动机、方式甚至是整个过程都有问题,我默默地捡起外套,转身离开教室。

有观点认为:爱是一种能力,年少轻狂的我显然不具备这种能力!爱有多种表达方式,但有一种爱的方式爱的是自我,考虑的完全是自己的感受,带有很大的功利性,甚至以爱的名义,以慈善的借口深深地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像我这种“献爱心、做慈善”的人,应该感到羞愧。我欠崔同学一个道歉,但我的虚荣使我一直没有勇气说出口,我以为时间会冲淡一切,我以为我有能力“选择性遗忘”,但没能成功,有时反历久弥新。因为当今社会一个个功利、虚荣和做作的案例还在不断重复着我的无知和虚伪。

予人者骄,受人者畏

南方日报曾刊登过首届“公益杯”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名为《牵手》,在微博上引起热议。照片背景是一块写有“手拉手助学”字样的黑板,两个小女孩手拉手站在黑板前。左侧拿着书包的受助女孩低头看着地面,仅仅伸出一个手指;右侧捐助书包的女孩抬着头,笑得很灿烂。网友普遍认为,《牵手》没有体现平等和尊重,这种以伤害贫困家庭孩子自尊为代价的爱心行动是作秀,不是真正的救助和慈善。

资助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

大凡中国人都知道“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不是齐之人不想吃食物,他正饿得连路都走不稳了,而是他认为:如果他吃了黔敖一边用勺子敲着大锅、一边又从嘴里发出“嗟”的吆喝声来施舍的饭食,那他就失掉了做人的尊严,他得到的将比他失去的更多。因为:“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资助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究竟怎么做才算是保持了受施者的尊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慈善体制相对成熟、完善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案例也许可以给我们以启迪。在纽约,有个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同情之心,他把1美元丢进卖铅笔人的怀中,便匆匆离开了。走了几步后,他忽然觉得这样做很不妥,连忙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几支铅笔,并郑重地对卖铅笔的人说:“你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此事过后几个月,在一次社交场合,一位衣着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纽约商人并自我介绍:“您可能已忘记了我,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忘不了您。您就是那个给了我自尊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乞丐,直到您走回来对我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为止。”这个纽约商人维护受施者尊严的蓄行,使那个形同乞丐的铅笔推销员找回了自信,并逐步走向了成功。

二战期间,一位德国老人看见一个身穿风衣、头戴礼帽、手提皮箱的男人,在他家院子栅栏外不断地徘徊。老人观察良久,然后走上前去,对那人说: “先生,您是否愿意帮我把这堆木头扛到那边去,我老了,扛不动了。”男人眼睛一亮,连声答应。他脱去风衣礼帽,然后很卖力地把木头扛过去并码放得整整齐齐。那天晚上,满头大汗的客人心情舒畅地在厨房里与主人共进晚餐,然后又踏上旅程。整个战争期间,逃难的人很多,老人家里的那堆木头无数次地被从院子的两头来回扛过。

郑州李记卤肉刀削面馆老板李刚罹患骨肉瘤,手术治疗需要20万元。食客、网友、媒体发起“全城吃面”行动,爱心人士纷纷排队吃面,一些志愿者还主动当起面馆“伙计”。当呵护受助者的尊严成为公益活动组织者的共识时,“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才能在公益救助中真正得以彰显。

爱是一种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受施者的尊严,是一种大智慧! “90%的老师爱自己的学生,而只有10%的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这种爱”。近日,“知乎”上的一条消息让我看到了我国教育工作者的这种能力和大智慧。

“隐形资助”——爱的大智慧

2017年7月6日晚,“知乎”上的一条消息迅速火遍网络:一天不到便得到2万个“赞”,截止到7月10日13:00,点赞数量超过38000个。原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位名叫Shannon的同学,由于每月校园卡总消费额不超过180元,收到了校园卡管理中心的邮件,让他去到管理中心领136元补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解释是,他们会检测学生校园一卡通在学生餐厅的消费情况。如果某学生每个月的消费金额都低于200元,学校就会自动向卡内打人生活补助。

没有提交受助申请,沒有现场演讲”比惨”,也没有班级内部评议……不需要贫困生申请,高校主动“偷偷”给学生打钱,你相信吗?你支持吗?这样的做法,现实中就真的存在,而且已经实行了多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想“偷偷”资助贫困生,不料多年前就开始实行的“隐形资助”又火了一把。

近年来,关于对贫困生的评定标准和资助方式争议不断。挤掉贫困生团体的水分是为了公平,但是,一些不恰当的助学方式救了贫,却冷了心。相比之下,中科大用一个算法就解决了问题,而且还很暖心,得到众多网友的点赞也在情理之中。

中科大推行的“隐形资助”,是该校通过校园卡后台统计学生在食堂的消费记录,对每月就餐一定次数以上,平均每次费用一定金额以下“不舍得吃饭”的学生,考虑发放160元生活补助,目的在于让贫困生更加有尊严地接受资助。

一个算法就解决了贫困生的判定和资助的部分问题。该项中科大开创的“隐形资助”被网友评价为“暖心+智慧”、“用科学实现人文关怀的典型”、“有人情味,还很高级”、“大数据的最佳实践之一”。13年来,中科大已“隐形资助”贫困生4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达600万元。经教育部推广,低调的“隐形资助”也陆续被其他高校学习效仿。

“隐形资助”最大的魅力正在于隐形、低调,真正体现帮扶的以人为本,让数据在后台运行,让资助悄悄发生。贫困生不必抛头露面,不必接受同学的围观,既顾及了学生的尊严和隐私,又化解了学生的经济窘迫,而且整个过程并不打扰接受资助的学生本人,不仅保证了扶助的针对性和公正性,也体现了高校应有的人文关怀。让学生真正体面地接受资助,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和安全感。这种制度得到广泛赞誉,被称为“是一群理科学者科学思维的产物,具有典型的中科大风格”。点赞这种爱的表达方式,点赞这种“暖心饭补”,科学精准,又富有人情味。暖心的背后,是走心。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爱是一种能力。如今,各高校都设有针对贫困生的助学金,但由于“僧多粥少”,到底谁才是最需要资助的人,成为高校的一件头疼事。而且,贫困生资助既体现着关爱,也关系到尊严,如何处理好知情权和隐私权之间的矛盾,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和巧妙的工作艺术。这不仅考验着学校的智慧,也能映照出一所学校的精神品格。

猜你喜欢

献爱心受助者画室
受助者视角的帮助行为:后果、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我用稿费献爱心
老鹰画室
第一批孩子慧智画室随笔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扶困助学活动有效性对受助者心理、思想影响的案例研究
创意画室
庆“六一” 献爱心
踏上瑶山献爱心
以书为媒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