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
2018-05-24阿那追
阿那追
摘 要:常听同事说,最难啃作文这块“骨头”。的确笔者也遇到很多学生,一说写一段话,干脆拿着笔埋头不动了,大脑似乎拒绝了服务。每每这时笔者就想,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束手无策。于是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每时每刻都在寻找方法,让他们对写作充满兴趣。
关键词:阅读教学 小练笔
人活着就要思考,学习更需要思考。但在教学中,很多老师上语文就是直奔考试,考什么讲什么。快到考试时才发现学生最薄弱的还是写作。于是投机取巧---背作文,考试运气好就是丑小鸭变天鹅,这对孩子以后的学习是毁灭性的伤害。因此,写作教学走怎样的路是很多老师正在思考的问题。当然写作还得从基础做起,从点滴做起。借此谈谈本人如何通过小练笔的方式使学生来喜欢写作。
一、坚持课前预习
笔者一直坚持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对第二天要上的课首先解决生字词,结合课文讲的内容,让学生勾画本文感触较深的句段并写上自己的想法或感悟,学生在这环节中通过“做批注”的小练笔,可以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对待问题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微型”的练笔,有思考的练笔。特别要指出预习小练笔时笔者不提倡学生看资料书,因为写自己的话才能起到练笔的作用。记得笔者上六年级《手指》的公开课,课前笔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预习,学生们下去后做了认真地预习和批注。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当时有位同学这样写她的感悟“我们要团结一致,团结就是力量。文中的每根手指有缺点,又有优点,如果我们的手指团结起来,会怕那些生活中的小问题吗?众人拾柴火焰高,让我们在生活中也团结一致,拧成永远解不开的绳子吧!”顿时笔者心里怦然一震,学生的思想不可限量,如果能将引领他们通过学习与课文作者的思想产生碰撞,得到思想的升华,将是一件多么欣喜的事情。时间过去好几年,笔者仍坚持让学生预习,写批注,很多时候学生也给了笔者很多的惊喜。
二、坚持课内写收获
几年前,练笔仅限在课后写收获,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后,写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学生基本能表达出自己对侵略者的愤慨和失去文物的惋惜。然而这样的练习再后来对优生是小菜一碟,但多数差生写出的收获确实苍白无力,学生的写话练习走到了瓶颈。一次备课时,无意间发现有篇课文后面的“思考题”中有小练笔,是对课文一个知识点的写话练习,经过认真翻看了几个年级的小练笔,发现完全可以作为解决学生无话可写的“良药”。
在上《狼牙山五壮士》时,笔者进行这样的小练笔:“如果你此时就站在狼牙山五壮士的纪念塔前,你想说点什么?”一个中等生这样写道:“站在狼牙山五壮士的纪念塔前,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狼牙山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场面,想起他们英勇顽强、宁死不屈、不畏牺牲的精神。此时我心中充满感慨,五位革命壮士!您们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您们是中华儿女的骄傲,您们的精神将永垂不朽!”这样类似的训练很多。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看到了一位名师的作文微课,叫“把大写小”,这位名师指出动作不能太笼统,用一个大的动作一提炼一概括,就没有画面感和过程性了。笔者让学生也听了这个微课,告诉他们分解化动作描写的好处,引导他们学习方法。
于是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观察每天下午大课间发水果的过程,要求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题目是“发水果的来了”,笔者做了这样的开头:发水果的来了,要求写清楚同学是怎样发的水果,发的动作是怎样的?让学生慢慢地回忆,慢慢地写。于是大概花了三十分钟的时间完成了练习,有个同学写到:发水果的来了,小组长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跃起,一个箭步跨到讲台上,高举右手,放入篮筐。我们组长眉头一拧,猛地抽出一个大苹果,嘴角浮起一丝笑意,又向前一挤,将整个身子往前倾斜,右手再抓起一个大苹果,然后又不屑地抓起了几个小苹果。他好不容易从人群里挤了出来,抱着苹果得意地耸了耸肩,扭着身子大步朝我们走来,挑选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轻轻地吹了吹他的桌子,小心翼翼地放到了右上角,随后便抓起几个小苹果“咕咚、咕咚……”放到我们桌上,我静静地端详着这个苹果,又放到鼻子边闻了闻,迫不及待地张开嘴巴,轻轻咬了一口,我慢慢地咀嚼着这顿美味的大餐。不久苹果被我消灭了,可组长手里的大苹果还剩一大半,我咽了咽口唾沫,擦擦嘴角的苹果渣,不舍地移开了目光……读到这里笔者乐了,生活是最好的作文源泉,经过这样不间断的小练笔,还担心学生写不好作文吗?
教《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时,笔者重点引导学生写他俩摔跤时的动作描写,从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也发现,人物特点作者没有直接说出来,是隐藏在动作和语言当中的。既然说嘎子是个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人物,第一次对决他吃了亏,如果来一个“第二次摔跤”,那如何通过动作描写将他的性格描写出来呢?于是笔者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个片段。并请几个学生自愿上讲台读自己的作品,请同学给点建议。笔者发现通过这节课,有同学时这样写的:“小嘎子灰不溜秋地从地上爬起来后直扑过去,在不经意间把胖墩儿咬了一口,胖墩儿因为疼而放松了警惕被小嘎子摔惨了……”。也有同学说因为胖墩儿的力量太大,嘎子奈何不了他。内容编得有理有据,将一个富有心计又争强好胜的嘎子通过细致的动作和神态描写,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上完公开课《“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后,进行了人物外貌描写的练习,练习前让学生观看“看得细,写得像”的微课,这位专家告诫同学们要避免写“千人一面”的人物。并要求学生要看得细,抓特点,突出个性。里面还设了一个游戏,当“小侦探”,学生兴趣浓浓。笔者就顺水推舟地将学生分组(两人一组),互相细看,说说他(她)的特点。这次学生兴趣盎然,在个别学生反馈他们观察到的人物时,说得有模有样。笔者也随机点拨,等他们写到本子上时發现每个人各有特色人物的动作更加的细化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画面感让人享受。这样的课堂的小练笔让笔者的作文教学又复活了。
结语
以上的教学心得也是个人浅薄的观点。但笔者将继续坚持小练笔,坚信学生会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不再为写作无话可说而苦恼,不再被别人的思想所奴役。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思考自己的人生,写自己的话,铸就不一样的精神世界,用灵魂造就未来,笔者也将为之梦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