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与成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018-05-24屈柯暄徐应芳吕孟兴许广芳

西部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儿童组成人血小板

屈柯暄 徐应芳 吕孟兴 许广芳

(1.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云南 昆明 650228;2.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101)

目前在儿科输血诊疗中,国际和国内均没有可以遵循的标准或规范,能查询到关于儿童输血不良反应的文献也相当稀缺[1]。临床上通常套用成人的输血医疗标准和规范,假定儿童输血后的输血不良反应与成人类似,显然,这是不科学的、也是相当危险的。因此,对儿童和成人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反应类型进行比较和分析,了解儿童输血不良反应的特征,识别和控制儿童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来自本地住院输血的59168人次病例资料,其中儿童2009年1月~2014年12月在昆明地区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0~14岁患者(儿童组)30 518人次,其中发生输血反应166人次,男童99例,女童67例,年龄28天~14岁,平均年龄(5.8±4.9)岁。成人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昆明地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18~85岁患者(成人组)28 650人次,其中发生输血反应83人次,男性47例,女性36例,年龄18岁~85岁,平均年龄(46.3±26.3)岁。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由于缺乏儿童输血不良反应诊断标准,本研究按照《临床输血学》[2]、《临床输血诊疗技术》[3]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输血不良反应诊断标准,适用于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医务人员密切观察输血患者情况,实时记录整个输血过程及输血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根据诊断标准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上报输血科及质控办。输血科对上报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质控办进行反馈,并记录“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处理反馈表”。

1.2.2 资料收集 儿童组:在“穿越医院血液联网系统”中调取2009年1月~2014年12月所有输血患者的病历资料;将“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和“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处理反馈表”详细内容,录入Microsoft Excel软件。儿童组(0~14岁)共30 518人次接受输血,合计输注血液制品27 406单位,其中红细胞类血液成分输注13 480人次,血浆13 132人次,血小板3 742人次,冷沉淀164人次。成人组:在“穿越医院血液联网系统”中调与儿童组相同时间段所有输血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年龄小于18周岁的输血患者剔除,成人组(>18岁)共28 650人次接受输血,合计输注血液制品53 267单位。其中红细胞类血液成分输注13 783人次,血浆12 916人次,血小板830人次,冷沉淀1 121人次。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儿童组与成人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儿童组30518人次中发生不良输血反应166人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0.54%。成人组28650人次中发生不良反应 83 人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0.29%。儿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成人的1.86倍(0.54%/0.29%),明显高于成人(χ2=22.1899,P<0. 05),见图1。

图1 儿童和成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Figure1Frequencyoftransfusionreactionsinchildrenversusadultpopulations

2.2 常用血液成分引起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儿童组和成人组常用血液成分引起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见表1、图2。

2.3 儿童和成人输血不良反应类型分布,见图3。

表1 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Table 1 Transfusion and reaction rate

注:①冷沉淀输血例数少,结果仅供参考。

图2 两组患者常用血液成分引起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Figure 2 The incidence of transfusion reactions by different blood products

注:a.指儿童和成人输注红细胞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2=4.1638,①P>0. 05 ;b.指儿童和成人输注血浆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2=0.0075,①P>0. 05;c.指儿童和成人输注单采血小板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2=17.3491,②P<0. 05。

图3 儿童和成人输血不良反应类型分布Figure 3 Distribution of the transfusion reactions in the children and adult

2.4 两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分类的比较,见表2,图4。

2.5 两组患者各年龄段不良反应发生人次,见图5。

表2两组患者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分类比较

Table2Frequencyandtypeoftransfusionreactionsinthechildrenandadult

过敏类型儿童组成人组反应人次发生率(×10-2)反应人次发生率(×10-2)过敏反应1310.43540.19发热反应210.07100.03发热合并过敏80.0350.02血红蛋白尿20.0000.00循环超负荷30.0100.00迟发性溶血00.0010.00呼吸困难00.00130.05

图4 两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分类比较

Figure4Theincidenceofdifferenttypesreactioninthechildrenandadult

3 讨论

随着血液检测技术的发展,输血感染性疾病发生风险显著降低[4-5],但是,由于血液成分的复杂性,却使受血者时常受到输血不良反应的损害[1-6]。

图5两组患者各年龄段不良反应人数比较
Figure5Transfusionreactiontrendsbetweendifferentagegroups

近年,血液肿瘤病儿童发病率的升高、长期生存率的提高等,使输血治疗在儿科的应用日趋广泛[7]。国内对儿童输血不良反应的研究相当稀缺,也未见儿童与成人输血不良反应的研究报道。此次研究在同地区、同等级的两家附属医院之间进行,避免了人口地域差异和人口多样性的影响;另外,因为隶属于昆明医科大学,两家医院使用相同的信息管理系统(“穿越医院血液联网系统”),有利于病例资料的准确收集;其次,两家医院的输血不良反应处置和管理制度一致,也为研究结果的准确提供保障。

本次研究中,儿童接受输血治疗的人次是成人的1.07倍(30 518人次/28 650人次),而用血量却只是成人的1/2(0.51,27 406U/53 267U),儿童人均用血量为0.9U,成人为1.86U。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儿童发生率0.54%,成人0.29%,儿童是成人的1.86倍,明显高于成人,研究结果与文献[1,8-9]报道一致,与国外2015年研究结果[8]1.5倍接近。儿童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与未成年人对异体血液具有较高反应性有关[9-10],儿童与成人在过敏体质、生理生化和免疫血液学方面的差异是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其次,儿童受血者51.68%为血液肿瘤疾病患者,反复输血也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11]。国内有文献[11-12]报道,发生急性输血反应的病例中,输血次数超过3次的比例最高,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与妊娠及输血次数密切相关,输血次数越多,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机率越大。

儿童和成人在输注不同的血液成分时,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有明显差异[8-13]。儿童患者在使用单采血小板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1.98%,与成人存在明显差异(P<0. 05)。1.98%的发生率高于滕方[14]等采用Meta分析方法得到的我国三甲医院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1.00%的水平,提示在儿童患者,必须重视单采血小板的输注,它非常容易引起儿童患者发生不可预测的潜在威胁,从轻度的局部皮疹、到严重的支气管痉挛。这个研究结果也能帮助患儿家属或监护人,了解输注单采血小板时可能带来的风险概率,以便于他们做出血小板输注的决定。

通过不同血液成分引起的各类输血反应的分布和比较,我们发现不同血液成分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类型是有差异的[14-15],血小板和血浆类成分较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红细胞类成分则容易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儿童较高的发生率体现在血小板和血浆等血液成分引起的轻至中度的过敏反应上,儿童的生理因素及过敏体质使过敏反应在不良反应中最常见,资料显示占到79%。由于输血的儿童患者中过敏反应发生率高达0.43%,因次,将过敏反应的皮肤体征作为儿科输血时的监测指标十分必要。我院将皮肤体征作为监测指标,有效识别儿童早期过敏反应,保障儿童输血安全。

本次研究将不良反应病例按照年龄进行分组,得到儿童每个年龄段不良反应人数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反应的人数增多,1岁以上儿童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而成人各组间不良反应人数相当,各年龄段的成人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风险一致。

4 结论

本文资料显示,儿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成人,单采血小板容易引起儿童输血不良反应,应严格控制输注指征。可将皮肤体征作为儿科输血时的监测指标和不良反应的早期识别。还应在儿科输血领域提倡安全性最高的自体输血和不断更新血液的替代品或药物,从总体上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16-17]。

【参考文献】

[1]Pedrosa AK, Pinto FJ, Lins LD,etal. Blood transfusion reactions in children: associated factors[J]. J Pediatr (Rio J), 2013;89,400-406.

[2]李卉,刘景汉,汪德清.临床输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97-425.439-451.

[3]夏琳.临床输血诊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9.

[4]余晋林,朱业华,田兆嵩.血站质量管理培训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6-10 25-35.

[5]Shyamala V.Factors in enhancing blood safety by nucleic acid technology testing for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epatitis C virus and hepatitis B viru[J].Asian J Transfus Sci,2014,8(1) 13-18.

[6]陈小伍,于新发,田兆嵩.临床输血治疗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1-12,721-880.

[7]王明元,田兆嵩.儿科恶性肿瘤与血液病的输血治疗[J]. 中国输血杂志,2002,16(4):296-298.

[8]Oakley FD, Woods M,Arnold S,etal.Transfusion reactions in pediatric compared with adult patients: a look at rate reaction type, and associated products[J]. Transfusion, 2015,55:563-570.

[9]林静霞,任俊,肖帆,等.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3):291-294.

[10] 鲁岚,马淑红.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2015,16(6):774-776.

[11] 蔡玲君,何一平,任宏轩,等.肿瘤患者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92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2,12(12):154-155.

[12] 王丹,王红梅,应爱美,等.临床急性输血反应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4,16(3):278-280.

[13] 周敏,方军,金晨娴,等.成分输血在儿童血液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6):557-558.

[14] 滕方,张燕,孙桂香,等.我国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Meta 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5,15(3):282-289.

[15] 聂锋,丁浩然.输血不良反应71例调查与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4,16(10):401-402.

[16] Slonim AD,Joseph JG, Turenne WM,etal. Blood transfusions in children:a multi-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practices and complications[J]. Transfusions,2008,48(1):73-80.

[17] 林新梅,刘红.63例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及干预措施[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9):1132-1133.

猜你喜欢

儿童组成人血小板
感染相关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临床分析
成人不自在
活血化瘀类中药抗血小板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福建儿童组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等相关性研究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恶性肿瘤与血小板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儿童与成人慢性肝炎的不良反应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