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了那么多育儿书 为何还搞不定娃
2018-05-23兰心
兰心
| 策划人小语 |
有了娃以后,许多人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当爸妈。为了养好娃,父母们看书、上微课、听专家讲座,恶补、钻研,比上学时还努力……但不久,却有了这样的困惑:为什么看到了好的理论,如获至宝、信心满满地去应用时,却发现自家的熊孩子根本不买账呢?
“要尊重孩子,要共情,要春风化雨般地温柔待娃”,可操作起来,娃的表现根本不是书上写的“共情之后,孩子的情绪就会稳定下来”,而是该捣蛋还捣蛋,该狂躁还狂躁,甚至比之前更糟糕了!最后,无计可施的父母只好亮出“狮子吼”和“打屁股”这两门传统手艺。这样的挫败简直让人怀疑人生。
难道书上的育儿方法真的只是理想条件下的产物,不符合生活里的实际情况吗?先别急着下结论,让本刊策划带你去看看那些育儿知识失效的真正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问题
孩子和父母的依恋存在问题,导致父母
使用任何方法都无法走入孩子的内心。
妈妈:公务员 儿子团团:一年级学生
那天,我想修指甲,发现指甲刀不见了。我问团团:“你看见指甲刀了吗?”他否认:“没有!”但他的表情告诉我,他在说谎。我提醒他:“要是你拿了就快点儿交出来,让我发现了饶不了你!”他仍然否认。不久后,我在垃圾桶里发现了指甲刀,一定是团团干的!我非常生气。我平时工作忙,团团又太淘,所以我总想用最快的速度控制住他。但现在显然不管用了,他开始耍花招和我兜圈子,该怎么办?
那几天,我查了很多亲子沟通的书。书里给的建议是:下命令时,尽量不要威胁。可以给孩子出一道选择题,比如,“你是现在就做作业,还是先吃个苹果再做作业?”这两个答案可能都是你想要的,但是,孩子会觉得自己在参与决定,也更愿意回答。
太棒了!我信心满满,决定带着团团逛一趟超市,验证自己的理论。然而,奇迹并没有出现。团团在超市里撒开了欢,失控地跑来跑去。我尽量心平气和地抛出选择:“你是选择帮我推车,还是老老实实地待在我身边?”团团做了个鬼脸,果断地说:“都不要!”我心塞至极,一路没理他。
晚上,团团又开始闹腾,不想睡觉,我又试了一下学到的理论:“你是现在就睡觉,还是5分钟以后?”他摇头晃脑:“不睡,不睡!我要再玩儿两个小时……”我摔门而出,再也不想看到这个专门和我作对的儿子!
专家的话:
能够放下一些权威,让孩子参与选择,是父母“进化”的表现。团团妈妈认为自己做出了努力,可孩子为什么不买账呢?
在和团团妈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她是个“超人”妈妈,工作中雷厉风行,对孩子也说一不二,凡事期待用简捷的方法达到目的。但是,她往往没空儿了解孩子的感受。比如,她追查指甲刀的下落,兒子本能地否认。此时,妈妈的注意力已经不在指甲刀上,而是急着确定“嫌疑人”,给儿子定罪,让他下次不再犯。这是一场控制与反控制的争斗,他们不信任彼此,亲子关系的质量不高。
虽然团团妈妈想学习理论充实自己,但她的最终目的还是控制孩子。我们要知道,再好的理论,也要建立在亲子关系良好的基础上。否则,妈妈的技巧性越强,孩子越会感觉“妈妈升级自己,只是为了像操控机器人一样操控我!”这时,过多的理论反而有害。
想要修复关系,必须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意。即使你很烦恼,也可以用“表达不同立场”的方式代替“指责”:“也许你觉得在超市里跑来跑去很好玩儿,但我推着车跟不上你,觉得特别累!”同时,孩子能够保持安静时,也要适当地表达感谢:“今天,妈妈不用喊着你,逛超市轻松多了!”孩子的行为,会在妈妈善意的表达中慢慢改变。给父母们补充一个很实用的技巧:如果孩子已经因为你过多的批评变得敏感,那就避开对他的评价,试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你们修复关系的起点。
早晨8点,桐桐醒了,一睁眼就发脾气,摔枕头、踹被子、大哭,一副被谁惹到的模样。我一边拥抱他一边说:“桐桐是不是做噩梦了?”结果他甩开我的手,对我喊:“你走!你走!”莫名其妙被泼了冷水,但我还是决定好好和他说话,我微笑着对他说:“桐桐,妈妈知道你不舒服,你很生气是吗?”但我的共情并不管用,他还是哭。反复使用几次之后,我放弃了。
我不再理他,去了洗手间,刚挤好牙膏,桐桐就光着脚跑过来拍门。我打开了门,如我所料,他仍然气焰嚣张,但当我关上门,他又哭着叫我。我没再理他,洗漱完毕后,我又等了一会儿,感觉他可能平静点儿了,打开门,想和他继续共情。我平静地对他说:“桐桐,你为什么生气呢?现在就我们两个人,你来和我说说好吗?”结果呢,他看我的态度挺好,反倒得寸进尺了,本来小了的哭声又大起来。我继续尝试拥抱他,却完全失效。至此距离起床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我终于忍不住了,把他拎到客厅可劲儿吼了一顿。结果,他瞬间平静了,似乎什么火都降下去了。之后的洗漱、吃饭,进行得非常顺利,他情绪平和,开开心心地和我有说有笑。
桐桐从出生起脾气就特别大,一岁之前,几乎每次睡醒都哭闹一阵,很难哄好。现在大些了,偶尔还是这样。书上说,和孩子共情,认可他的情绪,他就可以平静下来。但这种理论完全不适合我家儿子,吼他一通反倒能及时降温。难道对我儿子,只能靠吼吗?
专家的话:
共情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技巧,它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关爱的正向情感,进而从负面情绪中恢复过来。但是,我们要考虑到技巧之外的因素,比如,孩子的个性特点,这是整个共情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从桐桐爱哭、黏人、脾气大等特点来判断,孩子对情感互动的需求比较高,而且,一旦情绪发作很难平复。在这种情况下,共情这种温和的方式对孩子的作用力有限。使用共情的前提是,你必须非常了解孩子的内在感受。很明显,桐桐妈妈不一定能get到桐桐的点,只是在“猜”。桐桐妈妈说“我知道你很生气”,桐桐真实的感受可能是“我要原地爆炸”,这样,两个人的共情效果,会因为桐桐的个性因素而大打折扣。所以,一种理论或技巧,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孩子,需要父母因材施教、慢慢摸索。
比如,对于桐桐这种高需求的孩子,用肢体活动来宣泄愤怒也许更有效,这能帮助他更快速地消解愤怒。在极度难过时,打抱枕、大吼大叫、扔毛绒玩具等安全的宣泄活动,都能够帮助孩子安静下来。等他回到能够沟通的状态时,你们再开始共情也不迟。为了让孩子减缓下一次发作的强度,你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唤起孩子的理解和配合:“你发脾气时,我特别无助,用了很多方法都帮不到你。咱们可以提前商量一下,下次你难受时,我可以为你做些什么吗?”相比于及时的共情,这种事后“趁凉打铁”的方式,对孩子更有帮助。
我是赏识教育的获益者,从悠悠很小的时候起,我就努力发掘她的优点,赞赏、鼓励她。这几年,女儿进步很快,和我相处得也非常愉快。可是,从某天开始,赞赏的魔力慢慢消失了。
悠悠的班里选小舞蹈演员,老师选定了她。我很开心,但悠悠向我抱怨:“我不喜欢跳舞,不想排练!”我心想:跳舞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所以并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结果,第一场排练时,悠悠表现得心不在焉,我暗暗着急。中场休息时,悠悠恢复了活力,拉着我说个没完,讲的都是动画片里的事。我无心搭话,总想着怎么帮助她恢复状态:“悠悠,老师教的动作,你第一遍就学会了,学得真快!”悠悠愣了一下,没说话。于是,我加大了赞赏的力度,用更热情的语调说:“你非常认真!我一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爸爸……”“妈妈你怎么了?我不喜欢跳舞好不好!”还没等我说完,悠悠就打断我。我很失落:今天孩子怎么了?到底是方法失效了,还是我把赞赏用错了地方呢?
专家的话:
赞赏,是一种有效的强化手段,能够让孩子收获自信、变得自律。适度的赞赏,能够让你收获更满意的亲子关系。但是,赞赏过度就会有害,而且会扰乱孩子自己完成事情的积极性。并且,当父母的需求和孩子的感受不相符时,再多的赞赏也无济于事。也就是说,我们不能通过赞赏,给予孩子不需要的东西。
比如,悠悠和妈妈两个人中,更喜欢舞蹈的明显是妈妈!妈妈需要女儿跳舞,但悠悠不喜欢。这时,我们要帮助悠悠妈妈把自己的期待和孩子的需求分离开。通过和专业人士谈话,悠悠妈妈明白,自己为何想把“爱跳舞”这一层压力加在孩子身上。她是一名医生,工作严肃,非常理性却缺少些活力。所以,她希望女儿能够活泼、充满朝气,最好还能通过艺术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位。所以,当女儿有机会学习舞蹈时,她不自觉地被吸引了,那是来自身体里压抑的感性部分的强烈召唤。但是,这种愿望和女儿的需求没有关系,女儿不喜欢跳舞,这是事实。
所以,悠悠妈妈需要舍弃技巧,重新调整期待。如果她能对女儿坦白:“虽然我很希望你跳舞,但你一点儿都不喜欢。所以,我愿意尊重你的选择。”如果悠悠有机会自己决定去留,也许会以更开放的态度面对选择。她也许会说:“我再练习几次试试,如果还不喜欢,我就退出!”至少,你要让孩子相信,决定权在她那里,这样做出的决定才更客观。当然,悠悠妈妈还可以以身作则,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进而影响女儿。30多岁开始学跳舞,绝不是不可能的事,悠悠妈妈一定可以从舞蹈中收获快乐,并用这份愉悦感染女儿。
女儿一直不会自己吃饭。我查阅书籍,发现对吃饭这个事,专家的意见是一致的,就是告诉孩子要自己吃饭,时间一到就收拾碗筷,孩子饿了,下一顿自然就吃了。我告诉妻子:“以后谁都不许喂囡囡,就算她不吃,也得忍住。”妻子有些担心:“不会饿出毛病来吧?”我说:“你就是太惯着孩子了,这次一定要听我的。”妻子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早饭上桌后,囡囡说:“妈妈,喂我!”我说:“囡囡长大了,以后自己吃饭好不好?”囡囡一扭小脸:“不好!妈妈喂!”我温和而严肃地对她说:“我们不是说好了吗?从今天开始,要自己吃饭了。”说完给了妻子一个眼色,于是她说:“囡囡,听爸爸的,自己吃饭啊!”女儿跳下椅子,示威说:“不喂我就不吃,我去看电视了!”我把一个沙漏摆在茶几上,对她说:“囡囡,等这里面的沙子都漏完了,我就要收拾飯桌了,到时候你想吃也没有了哦!”囡囡边看电视边说:“好吧。”就这样,早饭她一口没吃。
上午,我们带囡囡逛公园。妻子买了个面包,我拦住她:“千万别给囡囡吃!”妻子笑嘻嘻地说:“就吃一小块还不行吗?”说完就掰给女儿。午饭时,我照例对囡囡说:“咱们要自己吃饭喽。”我以为她饿了一上午,一定会听话了,谁知她发起火来,大声说:“坏爸爸,坏妈妈!”然后大哭起来。妻子生气地进了卧室,小声嘟囔:“我小时候就是我妈喂大的,长得不是也很好。”就这样,囡囡大哭一场,仍然没吃几口饭。
到了晚上,囡囡还是不喂不吃。妻子急了,把我拉过来小声说:“你不让我干涉,我没干涉吧?可她还是不吃,你这办法根本没用!”我看着囡囡饿得无精打采的样子,也困惑了,书上简单易行的方法,怎么到了我这儿就失效了?
专家的话:
让孩子亲身体验并承担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从中吸取教训。这是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的“自然后果”教育方式,它可以引导孩子自然朝正向发展,这也是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囡囡爸爸在推行的过程中受到了阻力,是有原因的。囡囡不肯吃饭,其实是在争取妈妈的同盟,对爸爸做出反抗。妻子说“我没干涉”,但实际上,从给孩子买面包,到午饭时生气地躲进屋里,她嘴上不反对,却在用行为向女儿授权:你闹吧,闹得凶一些,爸爸就会妥协了!而且,我会暗中帮你的。在这里,囡囡妈妈无意间陷入了双重标准:表面上期待丈夫参与到教育中,但对方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总想着把对方挤出去,按照自己的意图来。
囡囡爸爸不要质疑理论,而应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妻子身上。在推行某种方法时,仅仅告诉妻子“以后不要喂饭了”远远不够。妻子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她的心情和态度非常重要。囡囡爸爸要倾听妻子的顾虑,通过足够的交流打消她的疑虑,也要在妻子心疼孩子时安慰她。让妻子明白,她的纠结和矛盾会延缓孩子学习新技能的进程,等于加重孩子的痛苦。这时,妻子才能以坦然的心情坐在餐桌前。孩子感受到妈妈的变化,学习进程自然加快。
一种有效的育儿方法,如果想要发挥最大的作用,需要全部参与者的配合。所以,如果觉得哪种方法特别好,最好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和伴侣共同学习,保持好的交流会给理论效果加分!
斌斌内向、缺乏主见。我和搞教育的闺蜜聊天,说起这事,闺蜜说:“你太强了,凡事都替孩子做决定。你要民主点儿,斌斌才有成长空间。”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给斌斌的空间确实太小了,应该改变。
以后的日子,我试着放下架子,尽量让斌斌自己选择喜欢的东西。学校兴趣班,让他选课程;去餐馆,让他点餐;买衣服,让他选颜色。一段时间之后,斌斌放松多了,说话声音也大了。但是,上个月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民主式育儿”产生了怀疑。
斌斌很喜欢小狗,央求我给他买一只。我天生怕狗,但看到斌斌渴望的眼神,还是决定满足他。我给他买了一只小狗,没想到这只小狗超级爱叫,它一叫,我就心惊肉跳,但是为了让孩子开心,我强装冷静。几天后,我忽然觉得小腿奇痒,去医院一查,原来是对狗毛轻度过敏。怎么办?把狗送人,孩子肯定受伤害;养着吧,我又遭罪。老公说:“这样吧,你离小狗远点儿,喂食和洗澡都别参与。”从此,我见了小狗就躲着走,儿子抱着小狗过来找我玩儿,我也找借口走开。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我发觉儿子和我不太亲了,每天进门就和小狗玩儿,根本不和我说话。有一次,他给小狗洗澡时,我听他对小狗说:“妈妈不喜欢你,只有我来照顾你,我们好孤单。”我疑惑了,我为他养了宠物,不仅没加强和他的关系,还让他更多愁善感了,这可怎么办?
专家的话:
真正的民主,可以让亲子双方感到舒适、放松,能让人成长,并想把这种互动保持下去。但苦忍和迁就不同,它会使被压抑的不满慢慢发酵,最终爆发,伤害关系。
斌斌妈妈的做法,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我够民主了吧?我那么不喜欢狗,还对狗毛过敏,却依然在坚持……”虽然嘴上不说,孩子却可以从妈媽的行为中推断出。那么,斌斌很可能会想:“因为自己的爱好,让妈妈受了这么大的委屈,我没办法带给家人快乐,我很糟糕……”所以,孩子变得更敏感和内疚了。
令人舒适的民主关系,有两个前提:首先,它要有限制。在兴趣班的选择、个人时间的支配上,可以尊重孩子的想法。但一些重要的原则,如电子产品的使用、睡眠时间的保证上,必须要有明确的规定。其次,民主不能伤害任何人的利益。如果妈妈纠结在民主和自己的感受中难以平衡,与其维持表面的民主,不如尊重自己的感受。斌斌妈妈可以坦诚地告诉儿子:“我不像你那样喜欢小狗,狗毛也在威胁我的健康。如果你能照顾好它,我不介意把它留在家里。只不过,我不能和它玩耍。”一番坦白,能够卸下儿子的心理负担,也能帮助母子共同摸索其他的相处方式:不能一起和小狗玩儿,但我们可以一起下棋、打羽毛球……我们要相信,孩子不仅要感受到家长充满爱意的民主精神,也需要在需求发生分歧时,学会合理、双赢的解决方法。有些时候,真实地表达感受和民主并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