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下的高中数学新授课引入方法
2018-05-23陈康
陈康
[摘要]一节数学新授课,要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做好新课引入是关键.“问题导学”背景下,新授课采取不同类型的引入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授课;引入方法;问题导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8000202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一节新授课能否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引入环节很关键.黄河清老师在《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法》一文中强调:新课引入,关键要抓住“情境性”或“关联性”,尽可能让学生看到新概念和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开启学生积极思考的大门.”本文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与实践感悟.
一、“生活经验”型引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些能直接运用,有些可以间接运用,这些特征为数学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抓手,即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其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数学知识的作用,学生往往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1】“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的引入.
先播放一段关于学校艺术节学生跳迪斯科舞的视频,再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舞台上不同颜色的光柱是怎样产生的?它和日光灯发出的光有何不同?
问题2:生活中还有哪些光具有光柱的特点?它们的光源有什么共同点?
由学生讨论,教师协助解疑,最后得到结论:因为光源是个抛物面,所以才产生了上述种种效果.那么,抛物线有哪些性质呢?从而引出课题:学习抛物线简单的几何性质.
这样的引入,由于知识情境是学生切身感受的,所以会让学生感到兴奋和亲切,他们对课堂的关注度就会大大提升,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这样学生上课就会更加投入,从而提升本课的教学效益.
二、“设置陷阱”型引入
有些知识,学生往往考虑不周而出现错误.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特殊的情境引入,故意设计陷阱,让学生在探索中受阻,从而引发认知冲突,产生解疑消障的强烈需求.
【例2】《二次函数与二次不等式的关系》第二课时“含参不等式问题”.
问题:已知二次不等式ax2+2x+a-1>0对任意的x∈R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为.
先让学生思考、探究2分钟,然后教师写解法.
解法:(故意设计陷阱)由题意有
a>0,Δ<0
,即
a>0,4-4a(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