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对新技术的恐慌毁了网约车
2018-05-23邝海炎
邝海炎资深媒体人,著有《快刀文章可下酒》
上周末,跟家人去山里玩,在农庄吃饭。农庄的青菜、鸡鸭都是自产,饭菜自然可口,尤其那道土鸡,跟青山绿水一样甜美,正减肥的我也忍不住扒了三碗饭。买单时,我还表扬了一句:“老板,菜不错,油可以。”我的意思是“沒有地沟油味”,不想老板嘿嘿一笑:“那当然,我们用的是非转基因油。”
我当时哭笑不得,心里嘀咕,菜好吃不好吃,与转基因油好像关系不大吧?很多人觉得转基因食品不安全,也就连带觉得转基因食品不好吃了,可见转基因食品在中国被污名化已相当严重。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就说过:“转基因这个名字,我不太喜欢。因为别人听了,什么是转基因啊?转个什么基因啊?老百姓听了就恐慌。”确实,人们对自己不能一目了然理解的东西,多少有些恐慌。准确地说,转基因就是一种分子杂交育种技术嘛。
生活中“对新技术的恐惧”现象还挺多的。就说最近发生的“空姐遇难案”吧,不但滴滴顺风车成了众矢之的,连带整个网约车行业也被拖累。一个最初看起来美好的新事物,陷入了有史以来最不乐观的处境。
作为兼职的滴滴顺风车主和滴滴专车车主,我觉得舆论目前的主要批评方向是健康的。滴滴顺风车如果像滴滴专车一样,只是工具性产品,车主和乘客看不到彼此的真实联系方式(显示的电话号码是系统伪装的)和个人资料,滴滴公司就基本没责任。但是,滴滴顺风车这款产品恰恰还具有社交属性,评价对方时会泄露不少个人信息,“颜值爆表”之类的评价也有诱导撩人之嫌,这就得在法律上加重滴滴的平台审核责任。还有人建议审核司机时对接公安系统的犯罪记录,等等,这些讨论都有助于从制度上提高网约车的安全性。
不过,有些评论就挺秀逗的。比如,某大V说网约车:“用高科技和社交属性美化了用车场景,遮蔽了它的风险性,误导了用户。坐出租车,大家本能地还会有一种警惕意识,但坐滴滴,尤其是以私家车为主的顺风车,很多人更容易放松警惕。”我认为,这实质也是对新技术的恐惧。
在历史,对新技术恐慌的人比比皆是,最有趣的莫过于法国作家蒙田。据传记作家描述,蒙田动手写随笔,有三大触因:一、自1517年马丁·路德发动宗教革命后,欧洲内部的宗教战争频发,说不定哪天你身边哪个熟人因宗教信仰不同就把你刺死了;二、火枪开始运用在战场,但当时命中率不高,勇敢的骑士经常莫名其妙被懦夫的乱枪打死;三、蒙田自己多位亲人早逝,尤其有个弟弟被网球打了一下,上午还好好的,下午就死了。面对这样一个随机、不分青红皂白的世界,他用笔记下了很多小概率死亡事件(比如某某被猪拱死之类),以表达生命无常,没有确定的办法可以避免意外死亡。可以说,蒙田是在用写作抵抗死亡焦虑,这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病人”,有点像今日的葛优等人怕坐飞机。
可后来的历史如何?“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火枪经过多次改进,命中率大大提高,彻底将蒙田恋恋不忘的骑士文化炸得粉碎。类似的案例还有,火车最开始出现时,还不如马跑得快,火车的研发者顶住民众的嘲笑,改进火车动力系统,很快就将马甩到后面。还有40年前第一个试管婴儿出来,全世界舆论也是口诛笔伐,现在呢,试管婴儿已接近上千万。
所以,不管某些人如何渲染“网约车不如出租车安全”,我始终相信,再回归传统的出租车时代是不可能了。
对新技术的恐慌,可能将导致某些死守“预防原则”(即回避损失,无论其发生概率有多小)的人因“空姐遇害案”而选择回归出租车。网约车的发展可能会暂时受阻,但最终受损的还是用户,因为他们为超出必要范围的安全焦虑付出了高昂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