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高校思政课师生互动的必要性及强化策略

2018-05-23乔宁

大学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西藏高校思政教师强化

乔宁

[摘 要]师生互动是教育本质的要求,师生的良性互动是西藏高校有效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前提。西藏高校思政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严重不足,课下互動范围有限且缺乏边界意识。因此,西藏高校思政教师应转变教师观,主动向学生学习;建立规章制度,加强合作,打造多种便于思政教师与学生课下进行有效互动的平台。

[关键词]西藏高校;思政教师;师生互动;必要性;强化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3-0117-03

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所有的信息、情感、思想、行为等的相互影响。多年来,在高校师生互动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主要关注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因素、类型和策略等,但对高校师生课外互动的研究比较少,更缺少对西藏高校思政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极端重要性与其现实实效性不强的矛盾,要求学者、高校思政教师和管理者重视对思政教师与学生有效互动的探索。西藏的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更是需要相关的学者、教师和管理者齐心协力正视并解决西藏高校思政教师与学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加强西藏高校思政课师生良性互动的必要性

(一)师生互动是教育本质的要求

教育的本质是提供给教育者适合其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环境,使其成长为具备人的本质和能力的个体。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其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的本质体现在他与其他个体的交往互动中。没有与其他个体的交往互动,个体甚至难以成长为人,如狼孩。因此,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者提供给受教育者全方位的交往互动机会。在校园生活中,学生与教师的交往互动是其所有交往互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现实的情况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往往局限在课堂上,而且还是片面的、形式化的甚至虚假的“我提问、你回答”式的“互动”。这就使师生产生疏离感且互不理解。因而有必要重视师生良性互动问题的探索。

(二)师生的良性互动是西藏高校有效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前提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理论学习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由其入校前的家庭教育、初等中等学校教育和其他个性化经历塑造的,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往往有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之处,这使得个体形成很多自相矛盾的观点,其中有的属于显性观点有的属于隐性观点。在不同的情境下,被个体调取出来的观点往往是不同的甚至对立的。这种情况在西藏大学生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西藏高校的大学生为防止自己的不恰当言论触碰到维稳的高压线,总是试图掩藏自己的真实所想,或压抑自己的困惑,或在观念冲突中选取与主流观点、教师观点一致的。这样,学生旧有的观念作为隐性观点更长期地留在他们的大脑中,更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因此,思政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隐性观点,先“备”学生再“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其实,很多学者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强烈呼吁教育要有针对性。教育部门和高校教师也经常开展学生思想动态的问卷调查甚至座谈会,但调查结果和实际情况往往大相径庭。由于问卷问题多,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而且目的性太明显,因此,学生为省事,为自我保护,难免会随便勾选答案或掩盖真实想法。因为座谈会是正式的、目的性明显的场合,学生难以处于放松状态,所以他们所表达的观点只能是“安全的”显性的观点。而且其中有些观点是零散的、经验性的,不经过归纳分析不能很好地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问题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思政教师不仅要在上课前“备”学生,更要在学生放松的状态下与其进行真实的互动。通过和学生分享各种经历、困惑,了解学生是怎样看待和处理各种日常小问题的,又是怎样看待世界、人生等重大问题的。没有这种课前的真实的师生互动,备课必将是没有针对性的,上课必将是自说自话的,成效自然是微乎其微的,更不要说能实现教学目标。

二、西藏高校思政课师生互动中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一)师生课堂互动严重不足

西藏高校思政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严重不足的表现有:视课堂讨论为无聊、无效的教学方法;个别教师采用讨论法的结果是只有少数学生发言、多数学生沉默反感甚至抗议;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提几个书中有答案的或没有争议的问题就已经被认为是在进行师生互动了;有些教师精心制作课件,不时让学生念首诗、唱首歌,提高了“抬头率”,就被认为是在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了。

上述情况是比西藏之外的高校要严重得多的,其原因主要有:第一,不少西藏高校思政教师和学生深受传统教师观的影响,至今仍认为教师应是知识权威,课堂就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地方,学生间和师生间的讨论是在浪费宝贵的传授和接受知识的时间,没有认识到思政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对提高西藏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极端重要性。第二,有的西藏高校思政教师经过多年教学得出一种认识,即西藏大学生存在汉语表达能力不足、人文历史知识基础薄弱、认知方式偏向场依存型等特点,缺乏进行课堂讨论等师生平等互动的能力。教师如果勉强发起讨论,不仅会耗费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也会冷冷清清,不能深入探讨,甚至出现跑题状况,没有发言的学生其学习自信心更受打击,因而不如不讨论。但实际上,大多数西藏的大学生不愿意参与讨论的原因并不是由于自身汉语表达能力和人文历史知识的不足。近几年,手机上网越来越便利,西藏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已得到惊人的提升,师生交流没有语言障碍。学生很少参与课堂讨论,一方面是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因为缺乏用自己组织的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自信和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第三,西藏高校思政专职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的比例普遍小于西藏之外的高校,这导致作为公共必修课的思政课班级授课规模过于庞大——在西藏农牧学院,有的班级规模可以达到接近200人。这种客观现实非常不利于开展覆盖所有学生的师生互动,这是导致很多思政教师放弃和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一方面需要继续呼吁自治区教育厅给区内高校更多思政专职教师编制,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各种方便教学互动的网络平台在不断涌现。微信公众号“微助教”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在上面发布教学资料、课件、问题,每个学生只需关注公众号并注册就可以轻松参与其中。

(二)师生课下互动范围有限且缺乏边界意识

西藏高校思政教师与学生课下互动的途径大概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教师加入学生社交平台或教师自建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自己的困惑,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思考题,所有平台成员可以就这些问题发表个人看法。第二种,个别学生主动在课下请教老师,以期获得人生或学业方面的指导。

第一种方式,参与的学生并不多,因为跟课堂讨论一样,有的西藏学生缺乏自信,以至于如果强制要求每个学生都发表看法的话,大多数学生只会直接从网上复制粘贴一段看似相关的内容。第二种方式,师生互动局限在少数甚至是极少数学生与老师之间。而且,在与极少数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还会遭遇一种困扰:学生在课下是很活泼的,可以跟老师无话不谈,但很快就过于亲密了,会不分时候地给老师打电话,有时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生活。

可见,西藏高校思政教师因为不承担管理学生的工作,缺乏非正式的让学生放松地表达观点表达情感的平台,这导致师生互动终究陷入只是和少数学生互动的局面,且因为缺乏应有的互动边界意识而让自己经常感到十分疲惫——任何社会性活动,都有一种不能逾越的“公共性边界”。教师必须非常清楚人际交往的时间边界、空间边界,既不能拒学生于千里之外,也不能为和学生互动而容忍学生逾越“公共性边界”的不礼貌行为。

三、西藏高校思政课师生互动的强化策略

(一)教师应转变教师观,主动向学生学习

西藏高校思政教师如果继续保持传统的教师观,即使有少数学生想和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也容易被教师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给吓回去。西藏高校思政教师必须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淡化教师权威,要求教师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宽容地对待差异,消解教师话语霸权,实现师生平等对话。”

为培养藏族大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西藏高校思政教师在课堂上应多介绍藏族历史文化中值得称赞的文化瑰宝、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等。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展现非藏族教师对民族交往的诚恳态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师主动向学生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汉族思政教师可以向藏族学生学习藏语、锅庄舞,了解藏族各地的风俗习惯等。当学生看到自己也可以教老师时,才真正明白教师不是全能的,教学就是教师创造环境以实现师生真实互动、教学相长目的的过程,学生才可能慢慢转变传统的教师观、学生观,敢于关注与发表个人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思政教师可以在与学生的日常互动中加入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的讨论。当青年学生看到高深理论也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可以进行积极思索与探讨,能调动其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二)西藏高校要建立规章制度,加强合作,给思政教师提供多种便于与学生课下互动的平台

西藏高校思政课教学仅仅依靠课堂的师生互动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学生在早期经历中形成的观念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必须将思想工作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一以贯之地持之以恒地正确引导学生。这需要思政教师不仅要下功夫把课备好、教好,更需要尽可能多地与学生交流互动。高校有必要给思政教师提供更多的师师合作、师生互动的平台。比如,华中农业大学专门成立以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为组长,以教务处处长、学校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部长、学工部部长、校团委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从宏观层面谋划师生关系建设举措。

笔者认为具体的举措不需要太多,但一定要切实做到:第一,加强思政教师间的合作,做到集体备课、每周研讨。为了有效开展相关工作,要制定集体备课和每周研讨的明细表,明确其时间、地点、备课内容,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参会。第二,加强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合作,開展周期性的座谈。因为辅导员、班主任每天跟学生打交道,下寝室、开班会、搞活动、处理学生面对的各种问题,非常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状况,而思政教师没有这种工作优势,所以必须与辅导员、班主任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交流。第三,要求每一位思政教师作为指导老师经常性地参加学校某个社团、某个院系和某个班级的集体活动,在一次次活动中跟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困惑、关注点、思想倾向。这比问卷调查更能获得学生的真实情况。但这种课外活动是很多的,确实会占用思政教师大量的时间,如果没有强制机制和奖励措施,是难以持续下去的。因此,各个院系要对每次活动做好记录,可以给参加活动的教师开具证明,计入教师的工作量。

四、结语

思政教师的理论水平、学术水平、对教学方法能否熟练正确运用等确实对思政课教学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学者、教师多年来苦心研究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往往出现教师认真备了课、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还是与预期存在相当大差距的状况。有些学者和教师也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注意研究教学对象,反复强调教学要有针对性。但是,一方面,由于教师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备课、上课、搞科研和承担其他日常工作,可以挤出的时间确实有限;另一方面,受急功近利社会风气和重科研轻教学现实制度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宁可把时间花在专业知识积累、演讲口才的提高和周期短的科研上。花时间和学生互动,不仅互动对象数量庞大,对学生各种观念的归纳分析不容易,还需要及时对一些始料未及的观点做出应对。但教育本该如此,教学本该如此,思政课教学更应如此。西藏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数量不足,招不到更留不住学历高、理论水平高的思政教师,对新进教师培训又严重不足,这些是多年来制约西藏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的“瓶颈”。在此背景下,西藏高校的思政教师更应继承老西藏精神,通过真正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以创造更好的工作成绩来赢得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 参 考 文 献 ]

[1] 叶妮.数字时代师生互动化交往模式的实践性转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38-43+51.

[2] 马吉宏.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公平问题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7(1):21-24.

[3] 肖湘平,徐小霞.“互为主体”师生互动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7):66-69.

[4] 王建峰.师生互动理论及其现实有效性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2(6):75-77.

[5] 刘尧,戴海燕.课堂师生互动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研究,2010(6):66-69.

[6] 苏春景.课堂师生互动的误区、根源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1(8):45-48.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西藏高校思政教师强化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学生信任度
增强思政教师本领意识 提高思政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西藏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分析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
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参与企业培训服务的实现途径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教师队伍交流机制构成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