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心田上播种
2018-05-23唐德雪
唐德雪
摘要:本文从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知、情、意三个层面探讨了如何教育学生的方法,以期在学生心田上播下知、情、意的种子,使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关键词:学生教育;知、情、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84-1
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教师和庄稼人一样,毕生都在用心血耕耘着,只是一个在青山绿水间劳作,一个在学生的心田上躬耕。在我们耕种的一块块心田上,也总有这样那样的杂草。尽管许多优秀教师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并非所有的心灵耕耘者都能找到最好的办法去根除杂草。比如在传授知识方面,当有的教师自认为已经讲得很透彻明晰,却仍有学生作业出错甚至一无所知时,他们有的会压不住心中的怒火横眉冷眼,厉言训斥甚或弃而不顾;在道德培养方面,教育者们常常表现出耐心缺失,甚而无暇顾及。当学生出现了不良行为时,自然是批评、惩罚、惩罚、批评,从关爱学生的层面上讲,批评、惩罚的动机本没有错,然而,与此同时,却忘了在他们心间播下真善美的种子,结果只是让学生知道犯错误后会受到惩罚。在志向引导方面,教育者大多犯了舍长就短的毛病,有的学生就知道好好学习能考高分,考了高分能上好学校,如此功利的思想使他们心中缺乏圣洁、理想的灯塔,在坎坷艰辛的人生旅途中,自然缺乏坚韧绵恒的毅力,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教育者总是抱怨优秀学生太少的根本原因。上述种种行为非但没有除掉杂草,反而撒上了莠子的种。要想除掉杂草唯一的办法是在上面种上庄稼;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要想培养德智体俱佳的学生又该用什么去占据他们的心灵呢?
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可分为三个层面,他们是:知——知识与认识能力;情——情感、审美能力;意——意志、志向、理想。试想,当教育者们在学生的心田上播下知、情、意的种子,让它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杂草不就没有生根发芽的地方了吗?
知:即要求教育者在所事专业方面精其要领,教起学生来才够游刃有余,凭你的横溢才华感染学生,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从而愿学、乐学。古今中外流芳百世的教育家无不都是学有建树者,他们凭借丰厚的学识征服了千千万万的学子,并把他们引入知识的殿堂。所以教师决不能只满足于教书匠的角色,而应不遗余力钻研探索,努力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遗憾的是现实中,有的教师自身能力欠缺,学生学习不佳时,不是“叁省乎己”,而是指责抱怨满天飞,把对学生的批评随意升级为训斥、侮辱甚至体罚。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不佳者更不佳,完全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和原则,足见教师“学富”之必要。其次还应注意,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以色列谚语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培养学生能力是教育之根本。学生掌握了能力,就能独自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取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自然越学越带劲。当学生在求知上遇到困难时。明智的教师应当以足够的热情和耐心多角度,多方位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培植保护他们对知识的兴趣。
情:即要求教育者自身要具有丰富、高尚的情感和较高的审美能力。在对学生的道德培养方面,以情入手,效果更好。人的感情世界并不是神秘的,是能够理解和加以引导的。寓理入情,潜移默化似的教育方式更能深入人心。难怪法国的巴威尔说:“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的谈话中获得”。遗憾的是现实中当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时,往往只用简单抽象的语言说要勤学上进、乐于助人等等。事实上,这些笼统的语言对他们来说大多是耳旁风,而一旦学生出现道德行为偏差,教育者的嘲讽训斥就会忍不住接踵而来,这却无异于火上浇油。有时甚至是你给它讲了道理,学生仍固执己见,因为他的认知、审美能力毕竟有限。那该怎么办呢?孔子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还是举个例子来说吧:在教育学生要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做人就应该诚实守信,如果你不诚实守信会怎么怎么样。而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开主题班会、举办讲座、观赏相关影视作品,联系古今,讨论与此有关的名人名事,让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事迹来触动他们的情感、心灵。
三个层面中,意的教育引导最艰难,也最容易被忽视,然而它却是人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古今中外,凡有成就者,并非都是聪明绝顶之人,但他们一定都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刻苦的品行。因为在决定一个人将来是否能有所成就的诸多因素中,智力充其量只占20%,而其余80%的因素中,意志、信心等作用不可低估。在“意”的培养方面,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多數教育者仅采用了简单的口号式方法,动辄“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有远大的理想”等等。这些命令式的语言如隔靴搔痒,在学生心中了无痕迹。鲁迅早就说过“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明智的做法是怎样的呢?教育者身体力行的示范自不必说,重要的是要从平常点滴的小事入手,真正落实到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上,让学生亲自感知、认识到持之以恒的可贵。让坚韧,自信成为一种习惯。对于理想的树立,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不胜枚举的名人事迹,当代的模范人物,身边典型事列等等无疑都是最好的教材。俗话说:“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一个震撼人心的鲜活事例,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蔡元培先生谆谆告诫后人:“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最后,愿我们的教育者都能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言教身教合一,在学生心田上播下知、情、意的种子,为国家、社会培养出德智体俱佳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