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临床分析
2018-05-23张先云
张先云
[摘要] 目的 对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进行颅内复杂动脉瘤治疗的作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自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3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18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χ2=6.154,P<0.05),且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病症复发率为11.1%,对照组患者病症复发率为3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21,P<0.05)。 结论 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进行颅内复杂动脉瘤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患者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2(b)-0116-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tent combined with coil embolization on intracranial complex aneurysms. Methods 36 patients with complex intracranial aneurysm admitted to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ishuangbanna Autonomous Prefecture from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1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stent combined with spring coil embolism,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only treated with coil embolization.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4% and the rate was 83.3% in the control group(χ2=6.154, P<0.05), and the follow-up rate showed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11.1%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33.3 %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prominent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χ2=9.321, 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ith the help of stent combined with coil embolization has a good effect,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is low,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tent combined with coil embolization; Intracranial complex aneurysms; Efficacy
臨床中,颅内复杂动脉瘤作为一种严重的颅内肿瘤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颅内动脉管壁发生局限性的异常增加而导致的一种肿瘤情况[1],一般情况下,由于其位置比较隐蔽,并且瘤体形状相对复杂,随着肿瘤病变影响的扩大,容易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2],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对于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发病原因,临床尚无明确结论,再加上患者疾病发生无明显特征,因此,其临床特征及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研究和关注的重点[3]。该文将以该院自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3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为例,对其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3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所选取患者均经临床综合检查(包括颅脑部CT、MRI以及脑血管造影等)确认为颅内复杂动脉瘤疾病,排除存在治疗禁忌证及不同意该次研究患者。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18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年龄在41~62岁之间,平均为(52.1±2.4)岁,临床检查显示,18例患者共存在24个动脉瘤体,其中,前交通动脉肿瘤13个,后交通动脉肿瘤5个,颈内动脉交通段前壁肿瘤2个,基底动脉顶端肿瘤2个,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肿瘤1个,基底动脉肿瘤1个;对照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年龄在41~62岁之间,平均为(52.3±2.3)岁,临床检查显示,18例患者共存在26个动脉瘤体,其中,前交通动脉肿瘤13个,后交通动脉肿瘤6个,颈内动脉交通段前壁肿瘤3个,基底动脉顶端肿瘤2个,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肿瘤1个,基底动脉肿瘤1个。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肿瘤位置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较意义。
1.2 方法
临床中,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中,观察组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术前根据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情况,对出血患者在术前1 d或者是手术当天给予300 mg氯吡格雷(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00542)服用治疗,未破裂出血患者,术前3天给予每天75 mg氯吡格雷服用治疗,同时在手术前1 d给予患者3~5 mL/h的尼莫地平(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4543)静脉泵入治疗,然后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处理,完成手术准备工作。术中,以患者右股动脉作为穿刺点,选择两个以上的动脉穿刺角度,以完全显示载瘤动脉长度以及肿瘤瘤颈为主,然后采用支架覆盖复合弹簧圈栓塞手术与支架半释放覆盖弹簧圈栓塞手术两种方式,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选择主要结合患者的动脉肿瘤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合理选择应用。其中,支架覆盖弹簧圈栓塞,主要通过选择最大直径在患者肿瘤成篮直径以下的弹簧圈,使用微导丝引导经导管进入动脉瘤腔指定位置后,对准落入并通过另一条股动脉穿刺入路,进行支架植入,抵达位置后释放支架,然后通过对另一端导管固定并进行弹簧圈继续送入,实现肿瘤填实后停止,进行肿瘤栓塞治疗。支架半释放覆盖弹簧圈栓塞手术,则是在植入支架后,通过拱形释放,然后通过导管引入弹簧圈,在弹簧圈填塞充实后,进行支架释放,实现肿瘤颈口封闭,完成栓塞治疗。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凝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并注意做好手术创口护理,避免发生感染等情况,影响手术恢复。同时,对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观察。
1.3 疗效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病症复发情况。其中治疗效果根据疾病治疗有关评价标准[4],将手术结束后,造影显示未见动脉瘤情况,评为治愈;将治疗结束后,造影显示仅有少量动脉瘤或者是瘤颈、瘤体残留情况,评为疗效显著;将治疗结束后,造影显示有部分动脉瘤体残留或变化较小的情况,评为一般。其中,患者病症治疗有效率包括治愈率与疗效显著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显示,观察组17例患者治疗有效,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对照组15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为8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随访显示,观察组2例患者病症复发,复发率为11.1%;对照组6例患者病症复发,复发率为3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为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 讨论
临床中,颅内复杂动脉瘤作为一种复杂性肿瘤疾病,与高血压疾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高血压疾病患者由于血压变化影响发生脑底小动脉病理性变化,从而出现患者脑底小动脉管壁玻璃样或者是纤维样病变,引发局部病灶性出血或者是缺血、坏死等症状,对患者脑部动脉血管的血管壁产生不利影响,发生小动脉瘤体[5-6]。有研究显示[7],高血压患者在情绪激动或者是脑力、体力劳累过度等情况下,容易因血压急剧升高变化,引起颅内复杂动脉瘤病症情况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从而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临床中,针对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且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在临床中的不断应用与成熟发展,在患者病症治疗中的作用效果越来越显著[8]。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作为血管内介入治疗方式,主要通过弹簧圈栓塞手术治疗原理,在不断应用发展基础上逐渐实现。该手术方式在进行患者病症治疗应用中,首先采用弹簧圈栓塞对破裂或者是剂量破裂的動脉瘤进行栓塞封闭[9],同时采用支架植入扩张方式,将患者肿瘤部位血管进行扩张处理,以促进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循环,避免引起复发,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
上文中,在进行该院收治的3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治疗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χ2=6.154,P<0.05),此外,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病症复发率为11.1%,对照组患者病症复发率为3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21,P<0.05)。这一结果充分表明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进行颅内复杂动脉瘤治疗效果突出,与临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0]。需要注意的是,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治疗中,主要以股动脉作为手术穿刺入路,通过导管实现弹簧圈以及支架导入,以进行栓塞填充治疗,这种手术治疗方式不仅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短,并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影响小,便于患者治疗恢复。此外,该手术方式在患者肿瘤栓塞治疗中,能够通过同一穿刺入路进行不同部位的多个肿瘤栓塞治疗,在治疗复杂性动脉瘤方面效果突出。
综上所述,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进行颅内复杂动脉瘤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患者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倪陶义,朱维胜,王君.血管内治疗22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43(6):467-471.
[2] 张倩,葛蓓,王草心,等.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70-1771.
[3] 肖乾,胡欣,杨建平,等.两种不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应用观察[J].江西医药,2015,50(12):1429-1431.
[4] 刘学政,肖贱英.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初步经验[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35(2):279-281.
[5] 杜希剑,余开湖,章凯敏,等.DSA应用于颅内复杂动脉瘤介入杂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 14(5):23-25.
[6] 蒋坤,孙晓阳.不同时间段介入栓塞治疗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综述,2016,22(16):3293-3296.
[7] 唐爽,曾春,康东.术中DSA在颅内复杂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22(2):77-79.
[8] 兰军.DSA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介入杂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微创医学,2017,12(2):253-254.
[9] 柏晓燕,陈璐.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23例颅内复杂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5):707-710.
[10] 姚亮,曹永胜.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现状与进展[J].安徽医学,2015,36(1):118-122.
(收稿日期:201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