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工匠精神的演变与发展

2018-05-23李国兰

职业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演变工匠精神发展

摘要:随着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工匠精神显现的程度是不同的。其中,产品品质的归属、劳动对象、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技能代表着的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养成手段是不变的。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师傅”角色的作用、技能和素养的融合培养、多元主体的协同培育,是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工匠精神;演变;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8)04-0014-04

一、不同时代的“工匠精神”内涵

纵观历史长河,工匠精神在技术变化与发展中演变,不同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方式与表现环境不一样,但始终存在一个基调,那就是工匠精神对产品品质的要求。

(一)手工业时代

无论东西方,工匠精神可以追溯到家庭作坊中,最初的家庭作坊中是“父传子”的技术传承方式,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技术的延续性,而且一定程度上确保技术的“专利性”,使得技术能够被家族独立地持有。在这样的手工业作坊中,要使自身的技术被传承和被他人承认,那么持有这份技术的父亲需要有过硬的技艺,同样在传承过程中,要保证儿子能够完全习得这份技艺,确保得以延续下去。要继承这份技艺,儿子从小就跟着父亲进行学习,最开始的时候是在作坊中做最简单的工作,父亲在工作的同时对儿子进行技艺的传授。随着儿子在作坊中的时间增长,儿子慢慢接触到技艺的核心,循序渐进地习得技艺,技艺的习得年限可能长达几十年。在技艺习得过程中,伴随着的是道德的培养。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要确保这份技艺所产出的产品被他人接受和好评,就必须保持对产品品质的高标准。这时的工匠精神的培育和表现都是在手工业作坊中,对工匠精神还有潜在的要求,如儿子出师的标准、儿子技艺熟练的衡量标准等。

随着手工业的分化,对手工业者的需求增多,同时“父传子”的技艺传承方式也存在缺陷,家庭工作坊开始收外姓的徒弟作为技艺传承者,这时技艺传承的内容和方式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只是传承者有一定改变。之后,手工业行会的出现和发展,手工业中“师傅带徒弟”的古代技艺传授方式达到高峰,行会对手工业作坊中招收多少学徒、学徒出师时的考核、学徒成长为师傅、学徒独立开设作坊等都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在行会的管理下,学徒出师的资格相对标准化,行会沟通了手工作坊和行业,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手工作坊的利益,同样确保在行业中流通的产品品质。这时的工匠精神传承方式和环境同样是在手工业作坊中进行的,但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传承者在出师时要接受行会的考核,在未来从事工作或开设独立的作坊时同样受到行会的约束。这时对工匠精神开始提出外显要求,需要怎样的资质才能出师,怎样的条件才可以成为师傅。

(二)工业时代

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始,大工业时代的到来,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的出现,使得工厂对工匠的技能要求降低,学校职业教育中大规模培养的工匠逐渐代替在手工作坊中培育的工匠,促使工匠的技能习得方式和环境发生改变。由此带来的是工业革命所需要的流水线一般工人,造成学校职业教育培育工人的时间短、内容少,进入职业学校短期学习后就进入工作场所,这样的形式很大程度上把教学与工作相分离,工人在相应环境中塑造的价值观念是追求产品的数量,而不是产品的品质,对工人制造的产品缺少一定的标准,工人只需像螺丝钉一样固定在某个工作环节,不需要具备高标准的技能,这时的工匠精神受到很大程度的冲击,一度在行业中没落和被忽视。在工业革命初期,还未明显表现出学校职业教育培育方式的弊端。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学校职业教育的培育方式不断遭到质疑。在德国工业革命进程中,同样经历了这个过程。在德国制造业产品不佳时,英国曾拒绝流入德国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开始大规模改革学校职业教育,在学校职业教育开展中加入了企业这一主体。企业参与工人的培育,使得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工作得以联通,学校职业教育培育的工人能够胜任企业工作,且满足企业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是学校培育的工人符合技能标准,具备相应的职业态度和素养,传承传统工匠所具有的工匠精神,德国的制造业成为品质过硬的表现,德国产品回归传统手工作坊中高超的品质。德国的“双元制”成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学习的典范。

(三)后工业时代

丹尼尔·贝尔提出的后工业时代,是指在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后,随着经济发展,经济机构由商品经济转向了服务型经济,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劳动力需求不断增长。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呈現出工业化与服务化的结合,工业化中嵌入服务理念,使得工业化的产品蕴含着精致服务化的理念。后工业时代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变,德国率先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经济发展进入智能化时代,企业员工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改变,对员工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员工在不同岗位进行迁移,在能力迁移过程中,具备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已有的技能基础上创造和创新。员工不仅仅要拥有本专业熟练的技能,同样要具备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对先进设备操作,熟练的技能与先进的设备结合,创造出更加符合现实需求的高品质产品。在这个阶段,国家将下大力量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同样也是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

同时,在培育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育环境和培育途径存在复杂性,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介入,需要良好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氛围以及有效的教学途径等各种因素的联合作用。

二、工匠精神的演变

工匠精神延续至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济环境、体制、文化氛围、培育途径的不断变化中,工匠精神的外在表现也随之改变。工匠精神在不同时代呈现的方式不同,在不同时代所受到的重视度不同,在不同时代所承载的价值不同。

(一)产品品质归属的更迭

传统工匠对产品是一站式的服务,在手工作坊中工匠几乎完成整个过程,从接受客户订单、产品设计与生产,到最后的质量保障和售后服务,都是由一个或者几个工匠完成,工匠的技艺直接决定着产品的品质和形象。工匠的技艺包含厚重的职业行为和职业态度,古代出现的“勒名制”就为产品的品质做了归属,以此来保证产品的品质。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与现代企业的出现,生产过程被组织化和细致化为各个过程和阶段,完成一个产品需要经过无数过程,经过无数的工人之手后才会送到客户的手中,此时产品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不再直接与生产过程的一个工匠挂钩,而是与企业的品牌形象相联系,产品品质的归属点为整个企业,那么产品品质的保障就需要多个部门同时进行,因此企业质量管理标准与策略开始出现并完善,赋予产品品质的职业行为和职业态度的标准也相应细化。

(二)劳动对象的更迭

庖丁以一把得心应手的刀把牛的各个部分分解得丝毫不差,这其中包含着多年的刻苦练习得来的技艺;中世纪验金的金匠,就靠一双手来确定金质,这是多年的经验积累的结果[1]。从许多工匠的工作行为中看出,要完成高品质的产品,靠的是高超的技艺和经验的积累,而成就这份技艺和经验的是多年的职业行为联系和职业素养塑造。而现代科学技术在产品设计和生产的许多环节代替了人工,如桑内特在《匠人》中所指出的,建筑业中建筑设计不再是工程师的手工绘图,而是用计算机CAD制图,大型生产线上机器人代替流水线工人操作,许多环节达到标准化和细致化,工匠就需要改变传统的直接与产品打交道的方式,利用科技管理机械、维修机械、创新机械这些方面的岗位和岗位内容更加凸显,工匠的价值也将在这些方面凸显。并且,工匠精神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也不断地改变,对工匠的学习能力要求也不断提升。

(三)工作环境的更迭

环境是影响工匠精神培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古代工匠学习和成长的环境是一个固定的工作作坊,到后来行会制度建立,工匠的工作伙伴也仅仅是一两个。工匠在古代的手工作坊中相当于处于一个家庭式的成长环境,学徒在师傅的作坊和家中习得技能和养成素养,师傅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行会的出现使工匠的培育开始有组织化和相应考核,再到之后的学校职业教育,工匠的培育几乎完全是有组织化地进行,而且在考核内容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工匠与师傅在此过程中不断分离。学校职业教育在工业革命初期是成功的,为大工业生产输出了大批量的技术工人。正如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中说到的职业教育存在“简单粗暴”的人才培养方式[2]。为满足现今科技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培育主体多元化地参与到培育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育更显复杂性。

三、工匠精神的继承

工匠精神在外在表现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其技能表现形式是传承的,其核心内涵一直是不变的。在培育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师傅带徒弟”的养成方式在古代和现代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技能代表着工匠精神的继承

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一个工匠拥有工匠精神,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的作品,庖丁表现在其解牛的结果上,瑞士工匠表现于制作的钟表精密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工匠精神素养的养成,必定伴随着技艺提升。张健指出工匠精神的三重境界“新手磨合和精神孕育阶段、成为能手和精神形成阶段、成为专家和精神定型阶段”[3]。精神内涵的塑造与技能的熟练程度是分不开的,精神内涵是在技能习得过程中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养成的。

(二)核心内涵的继承

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从古代到现代并没有褪色,其本质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行为。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工匠,一个拥有工匠精神的工匠,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保持耐心、细心、恒心,最终对自己的产品持有自信,确保产品的品质。在航天机械制造过程中,工程师高凤林十年如一日地进行重复的部件修理,但这样的工作并没有让其倦怠和放弃,而在其岗位造就零失误的记录。

(三)“师傅带徒弟”养成方式的继承

工匠培育环境的改变,文化环境、相关保障机制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工匠精神的培育结果。但从古至今,有一条主线牵引着工匠精神的养成。在工匠精神养成过程中,参与群体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者从新手成长到熟手的过程中,必然需要熟手的“领路”,技能的学习和精神的养成都需要有模仿对象。在群体参与中,学习者能够分享群体的资源、信息和情感等[4]。在工作坊中,学徒的情感熏陶和技能熟练很大程度依赖师傅。同样,在有效培育了工匠精神的德国“双元制”,充分发挥了“师傅带徒弟”养成方式的优点。企业和学校联通,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联通,从而联通学校环境与企业环境、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

四、工匠精神的发展

在工匠精神的演变与继承中,工匠精神经过了“鼎盛”“边缘化”“回归”的历程。在当今时代,要继承和发展工匠精神,在培育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师傅”的角色作用、技能和素养的融合培养、多元主体的协同培育。

(一)发挥师傅角色的作用

在工匠精神養成过程中,“师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素养或精神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直接的灌输过程,需要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以到达“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学徒和师傅构建的共同体中,师傅是工匠成长的领航者和榜样徒。现代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回归,必然要注重对师傅(教师)队伍的建设,以求在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的双重作用下合力塑造学徒的工匠精神。

(二)技能和素养融合培养

工匠精神的养成离不开技能的载体。通常要学会一门手艺,专注于技能训练要付出一万小时以上的时间,那样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要培育蕴含在技能中的工匠精神,必须为学徒提供充足的技能训练的时间和空间,这就需要学校与企业联合培育以确保具有充足的实训设备和实训实践,在技能培养过程中与职业素养挂钩,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等多方面融合工匠精神的内涵,让学徒从有形的教学活动中感受无形的工匠精神。

(三)多元主体的协同培育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人才的培育是在多元主体的复杂体系中进行的。工匠将要习得的技能不再是单一的技能,而是综合技能和综合素养,需要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在工匠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教育性与工具性,同时要在政府、企业、社会、家庭的各个方面进行协同,在协同体系中更好更有效地培育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

参考文献:

[1](美)桑内特.匠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56-64.

[2](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黄明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31-39.

[3]张健.“工匠精神”生成的三重境界[N].中国教育报,2016-11-15(A09).

[4]李国兰,李秀天.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7(5):13-16.

(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演变工匠精神发展
区域发展篇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图说共享发展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