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应处理好五对关系
2018-05-23戈春华
戈春华
摘要:语文教师日渐明确,教课文为的是学语文,为的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精选教学内容,处理好“情”与“理”、“动”与“静”的关系,进行有效、优质的读写练笔,并让学习过程从课内延伸向课外。这样的课堂才能优质高效,才能使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得以提高。
关键词:课堂教学;优质;语文素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25-2
随着课改深入,广大语文教师日渐明确,教材只是“例子”,教课文为的是学语文,为的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结合近几年校内外的听课体会,笔者认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课堂教学应处理好以下五对关系:
一、舍与得
语文教材是文选型的,以往有些教师常把有限的教学时间耗在对文本内容的讲析上,过度的分析挤占语文实践的时空,学生的阅读理解力、鉴赏力和言语表达力得不到有效发展。
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教师需进一步磨砺选择语文教学内容的内功,摒弃低效甚至无效的讲析,聚焦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删繁就简,在语文知识、语文技能、学习方法等学习实践上着力。
舍与得,就是把学生看得懂的、读得懂的丢了,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看不懂的地方,放在语文的生长点上。
“舍与得”,要精选教学内容。
来看特级教师薛法根《黄果树瀑布》的教学。课堂上,他没有在《黄果树瀑布》内容理解上纠缠,而着力在以下两项教学内容上:
环节一,“学赞美”。教学中,教师首先以“瀑布的‘哗哗声很单调,在作者的笔下却是怎样的?”一问,引导学生寻找文中写瀑布声音的句子,集中呈现,纵向比照。经过学习,学生们发现,作者用风声、潮声、织机声、乐声等描摹瀑布声音的变化,比喻精当、鲜活生动,想象丰富。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发现比喻中蕴含着作者对瀑布的赞美之情。最后搭设实践平台,“哗哗的水声还像什么?”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展开丰富想象,仿说比喻,学习赞美。
环节二,“学移情”。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徐霞客的塑像“仿佛在凝神谛听”,体会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塑像上,巧妙表达自己也完全沉醉了。相机传授语文知识——人们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花草虫鸟上,这就是“移情”,寻常事物融入情感,就会变得美妙。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创设实践机会,出示语段“秋天的校园真美!梧桐树的叶子掉满了整条小路,石榴树上的石榴都裂开了……”引导学生改写这一语段,学用“移情”手法。
精选教学内容,讲课在“精”字上下功夫,还可以让学生在有感情的诵读中领悟内容,或在开放探究中尽情表达自己的鉴赏观点,或在思辨性的浅析中梳理结构层次……概括地说,就是要准确地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点,选准“语用点”。
有舍才能有得,“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好的课堂。
二、情与理
1.有“情”有“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拥有有丰富的情感,通过以情激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有情趣,师生的一颦一笑,课堂的一张一弛之间,教育者的匠心随着一种内在的韵味迅速地传导给每一个学生,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感染;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要善于创设情境,如一段文字、一段音乐、一个视频、几张图片,都会让学生很快入情入境。在有意无意中,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明白道理、悟得真理、理解哲理。明“理”,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
2.合情合理
这里的合情合理,主要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的评价。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喚醒和鼓舞。学生渴望老师能仔细聆听他们的见解,渴望老师对他们思考的结果予以尊重、鼓励。”学生不是碰不得的瓷娃娃,他们需要的是教师的尊重,而非一味地肯定。若学生的思索换来的只是教师空泛地表扬,反而会影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回答的正确性。赞扬学生“回答得‘好”,应指出“好”在哪里。中肯的、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能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人文素养的积淀、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次,教师要通过评价,让学生获得进一步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的正确导向。学生不小心钻入牛角尖,教师不能粗暴打断,但应明确指出此种思考对阅读、理解作用不大;学生发表看似别出心裁的偏差性见解,教师应立即指出其中方向性的错误;学生的回答出现原则性错误,教师更不能含糊其辞。
三、思与练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教材是最重要的写作资源,上到全国名师,下到普通教师,都很重视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以文本为范例,进行课堂练笔。应该说,这种努力把“写”挤进课堂,“君子动口,更要动手”的读写结合意识是好的。因为恰当的练笔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为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奠基”;而蹩脚的练笔,则像强行锲入的“钉子”,牵强附会,水火分离。所以不是所有的课文都可以用来进行写作训练的,也不是所有的片段都可以用来练笔的,我们要看这种读写结合的练笔是否有机契合,实不实在。不指向本质的练是没有意义的,不练为好。
四、静与动
现今,课堂上热闹非凡,小手如林般“表面的繁华”已不是好课的评价依据了。教师们认识到课堂上“动”“静”结合才是合理的。
就新课程标准而言,对于课堂教学的要求更多是“动”,而这个“动”又是相对的,也需要“静”。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节奏密而不疏,学生就因长时间紧张造成疲劳,产生抑制。再加上各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抽象性,学生往往感觉到乏味、单调、枯燥。所以,教师要针对各学科和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富有挑战性的氛围,同时还要注意复习旧知识,新课的导入,训练形式的转换,教学中的过渡和衔接时,教学活动在“动”的过程中,应力求简洁而紧凑,让学生不感到拖沓,不感到厌烦,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但是如果盲目追求“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则难以得到充分的感知。那样也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的进程,思维无法拓展,造成“消化不良”,效果适得其反。如果全“静”,教学节奏势必疏而不密,学生就因过于松弛分散了注意力,则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阻碍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要求教师有效把握教学内容和目标,恰当分配时间。若教学目标难达成时宜“静”,且缓而不松;若教学目标易达成时宜“动”,快而不虚。
五、始与终
一堂语文课结束,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解决了一些问题,这是一个短暂学习阶段的终止。
教师们越来越认识到一节课结束时提出新任务诞生的必要性。例如,有位老师执教《少年王冕》。在教学结尾处,老师布置学生补充阅读《儒林外史》第一回。这样做,一方面能让学生对主人公王冕这位儒家君子代表有更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走近古典《儒林外史》,进而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阅读的兴趣。
舍中求得,有情有理,思中有练,动静搭配,课内向课外延伸,这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走向优质高效,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许红琴.聚焦 延展 转变——例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2).
[3]吴忠豪,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研究[J].语文建设,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