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研究
2018-05-23金洁
金洁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国际贸易在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相应地,在国内培育一大批英语水平高、国贸专业知识牢靠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紧迫。因此,相关专业的双语教学成为当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也不例外。本论文在分析《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基础上,指出目前双语教学存在的一些限制问题,继而提出提高双语教学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C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8)05-0139-02
一、双语教学的内涵
双语( Bilingual),是指在某国家或地区在某种情况下需用两种及以上的语言进行交流并运用的情景需要。双语教学( Bilingual education),据英国朗曼出版社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的定义:“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具体地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非母语或者第二语言进入辅助教学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模式,基本要求是使用两种语言(在保持母语的情况下)作为教学媒体,让学生顺利自然地学习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
二、《國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背景分析
在中国加入wrro之后,我国急需培养一大批外贸相关的精通英语及专业知识牢靠的复合型人才。这一需求落实到高校教育改革上,就引起了双语教学热潮。至此,双语教学热潮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尤其需要国际背景的经济类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推行是培养外贸行业双语人才的必经之路。
(一)《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1.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双语教学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导下,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并将日趋重要。在这种背景下,各地响应“一带一路”的政策号召,沿线的国贸相关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成为关键环节。在我国实行“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政策下,会有大量的对外业务,语言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交流的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贸业务的顺利进行。在此背景下,市场上急需大批量的高、精、专人才,级高水平(学历水平)、精通英语(写作、翻译及口语能力)、国贸专业知识牢靠的复合型人才。
2.课程特点本身的需要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性和涉外性特点鲜明。在国际贸易中,从贸易前的市场调研、到交易磋商、合同建立、合同履行再到善后工作,这一系列的细节都与英语有密切的关系。譬如,在与国外客户交易磋商的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的四大环节函电往来中,都是运用英语的外贸函电往来。在合同订立阶段的外贸销售合同( Sales ofContract)、销售确认书(Sales Comfirmation)及在履行合同时有关的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提单(Bill of lading)、商业发票和保险单(Insurance Policy)等的缮制都是用英文来表达。所以,《国际贸易实务》采用中英文同步输入学习是课程特点的要求,也是为了外贸实操业务能顺畅进行的前期必要准备,符合该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的目的。
(二)《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可能性分析
1.学生方面有基础接受双语教学
高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已经有一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基础,在英语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尽管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一些。但近些年,由于专科学校生源的多样化趋势,引进的学生英语基础与以前相比有些不同,很大部分学生能在大一学年通过英语等级A、B级考试,小部分学生能通过四级考试,甚至是六级考试。鉴于此,在大二第一学期进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是相对比较合适的切入时机。其次,商英专业学生在大二学年仍是专业英语的学习期,比如《外贸英语函电写作》、《商务英语口语》等不仅能强化英语语言学习,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的学习也有益处。
2.师资方面有能力进行双语教学
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也达到双语教学的要求。首先,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在逐年提升,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对入职教师的学的门槛最低是硕士研究生,有的热门专业对职称教师和具有多年企业经验者优先考虑的条件。其次,随着海外留学热的兴起,国内涌现出一大批学历水平高,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在英语语言上得到锤炼的海归人才,而有一部分类似的海归人才就流人了高校,这使高职院校的师资来源呈国际多样化趋势。再者,除以上的两类师资来源,还有一类师资来源于优秀企业多年的实践者。这类师资均满足以上要求。
三、高职院校实行《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限制因素
(一)教材的不完善限制双语教学开展
目前的教材要么是英文原版的教材,要么是全中文的教材,而现成优质的双语教材稀少。原版英文教材由于文化差异和课程的专业性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难度偏大,使用中文教材又会与双语教学的要求脱节。一般学校规定,对于一门课程的学习,只订阅一本教材,所以,多种情况导致可选择的合适的双语教材很少。因此,高专院校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材编制上需进一步努力研究。
(二)课时安排不尽合理,实践课流于形式
该课程本身的性质是理论+实践课。重点研究的是进出口贸易实务的白海外市场宣传到履行合同及善后的一切业务流程,尽管前期需要输入足够的理论知识,但是后期仿真模拟国贸实务流程的实训课是学生切实贴近专业技能的机会。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课时分配的比例约是理论课(70%),实践课(30%)。实践课课时没有占到总课时的一半,对于这种实操性强的课程,短课时内难以让学生掌握业务的操作流程。
(三)课程考核方式过于传统
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业课的课程考核方式都采取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考核方式,《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除了出勤、作业和课堂表现在内的平时成绩外,模拟实训虽然让学生参与学习,但是只计入课时,没有计入平时成绩。高校学生对平时分还是比较敏感的,如果能考虑将模拟实训成绩计入平时分,且加重比重,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对模拟实训课的重视,推动学生完成全套的模拟实训到达实操效果;另一方面促进了课程教学效果。
四、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水平的建议
(一)教材“本土化”,结合学生水平编写教材
英文原版教材有其原汁原味的优势,但由于国内外在课程标准和整体设计上存在出入,还無法找到一个完全适合高职学生的原版教材。因此,基于这种背景,国内的学者在教材编制上可考虑教材本土化,即根据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和知识目标结构来编订双语教材。
(二)落实模拟实训课,并计入考核成绩
学校首先需引进先进的国贸实务沙盘模拟软件,为学生实训提供软件和硬件条件。学生先后以不同当事人的身份登录沙盘软件进行业务操作,填写并提交相关文件等。前文中提到有关外贸合同、运输单据、信用证、保险单等重要文件全部英文缮制,学生若在模拟软件上成功完成几项交易,相应地,涉及的重要的英文单据会熟能生巧地缮制了。
(三)创新双语课堂教学形式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原理知识专业性很强,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趣味性不明显,因此在课堂教学上,传统的讲授法要结合其它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就占到很大的比例。除此之外,为活跃课堂氛围,增加教学效果,双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开设辩论会、角色扮演等活动。
(四)多途径加深高校教师交流,以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首先,《国际贸易实务》任课教师在专业水平和外语水平上应该自我提升,尤其是在专业外语水平。在校内可多向资深教师授课进行观摩学习,课后虚心请教,交流经验,提升双语教学水平;其次,学校层面也可安排双语教师进行专业和双语教学的培训,可邀请全省著名高校的同专业资深教师进行培训,也可每学期适当安排双语教学的校内研讨会或高校联合研讨会,以此更新双语教学的先进方法方式。
(五)借鉴同类优秀院校或本科院校,取长补短
目前,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还在探索阶段,远不及本科院校成熟,有的甚至还会多走很多弯路。为了高职院校能在短时间内寻找到合理且有效的双语教学经验,院校之间的时常交流是很有必要的。高职院校可借鉴别的高职院校或者一些本科院校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具体措施可考虑开展交流会或比赛以提高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孙超平,付超,王庆军.基于语言视角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廖舸.关于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6(1).
[3]梁桂春,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体系构建[J].广西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