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阅读疗法视野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2018-05-23徐玉梅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阅读疗法探讨创新

徐玉梅

[摘要]面对世界格局日趋复杂与社会变革的转型期,大学生面临生存、竞争压力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阅读疗法的定义内涵及高校开展阅读疗法的可行性分析,指出存在问题与不足,提出开展阅读疗法的新举措和重大意义,并指明未来高校开展阅读疗法具有良好的创新空间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阅读疗法;服务;创新;探讨

[中图分类号]C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8)05-0003-03

在当今迅速发展的网络数字时代,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是其核心工作,而创新是其发展的动力源泉。目前我国阅读疗法处于初期摸索阶段,但随着阅读疗法理论文献与实践研究不断呈现,阅读疗法将成为图书馆界、医学界、教育界、社会学界、心理学界、文艺学界等多个学术领域关注的焦点及热点,阅读疗法是图书馆更新服务理念、拓展教育功能、提升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是图书馆一个新的生长点。

一、阅读疗法的定义及内涵

国内外关于阅读疗法的概念不一而足,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阅读疗法( bibliotherapy),又称图书疗法、文献疗法等,源自希腊语,由“图书”和“治疗”两个词合成,原意为:在医生指导下,有计划、有引导、有控制地阅读图书和其他文献资料,借以辅助医治疾病,特别是情绪、情感方面的紊乱病症。

王波的阅读疗法定义:以文献为媒介,将阅读作为保健、养生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使自己或他人通过对文献的学习、讨论和领悟、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

可见,阅读疗法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是患者通过有针对性地阅读、学习文献资料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广义的是通过阅读、学习或讨论文献资料以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或达到自我提高和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其本质是通过阅读促进身心健康,无病的加强身心健康,提高应对外界复杂情况的能力,有病的,通过馆员的指导及对图书精神与方法的领会来改变认知,达到阅读治病的目的。

阅读疗法的实施者是图书馆馆员、心理咨询师也可以是医生、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实施对象应该是一切需要帮助的人,既可以是在校大学生,也可以是病人、妇女、儿童、罪犯等。媒介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纸质文献,也包括光盘、胶卷、影像、电子资源等非纸质文献。一方面通过广泛阅读,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升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针对性的阅读,加之咨询师、馆员的专业咨询与指导,疏理困惑、烦躁、郁闷、极端情绪,提高意志力与提升鉴别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阅读疗法的主体、媒介、作用不断拓展,涉及医学、图书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研究與应用好阅读疗法,既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新举措,又为其拓展了新的发展思路与发展途径。

二、高校开展阅读疗法的可行性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最新定义,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良好适应力列为健康的三要素。据有关调查,20世纪80年代,22.25%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为25.86%,近年来已达到30%,16%以上的大学生有焦虑、恐怖和抑郁情绪等问题。据对北京某医学院343名本科生调查发现,通过阅读图书解决心理问题占比分别是:心理困扰问题占72%,恋爱问题占48.1%,就业问题占51.1%,交际问题占61.8%。充分说明高校大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范围较广,影响较大,应当引起高校主管部门及医学界、图书馆界、社会界的足够重视。另外,阅读疗法的确能通过阅读解除困惑、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调整心态、锻炼意志,对有障碍的大学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必要性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的转折阶段,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心理呈现积极与消极的两面性,一方面有朝气蓬勃、富有理想、求知欲强、勇于创新等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又有因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社会风气等压力而出现困惑、迷茫、失落等消极的一面,通过阅读提高心理素质,纠正消除不良消极的心理因素,疏引其心态向正确、积极的方面发展。而通过阅读疗法的广泛开展,对有心理问题及障碍的大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咨询诊疗,既填补了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空白,拓宽了发展思路,又为相关领域的交叉应用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与研究方向。

(三)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开展活动的局限性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尤其是图书馆界、心理学界的关注与重视。教育部2003年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各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高校也成立了相关机构,举办了一些咨询活动,但效果不够理想。由于大学生认识不够、羞怯害怕心理,主动咨询的不多;另外学校资金投入不足、专业的咨询人员缺乏等,使高校心理咨询机构流于管理教育层面,而进行广泛宣传、深入开展活动的广度和力度不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具备条件及特点

图书馆开展与实施阅读疗法,不需要复杂条件,只要具备患者、治疗师、文献、阅读四个要素就可。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在校大学生,由于阅读疗法具有安全性、隐蔽性、方便快捷、易于接受、有效缓解精神压力、调节情绪等特点,他们通过有目的地阅读有关图书,能够达到了解相关知识、缓解压力、协凋人际关系等治疗效果。另外,图书馆拥有内容丰富、品种多样的文献资源,且资源获取经济、简便、快捷、免费。图书馆具有优美舒适的阅读环境、网络环境、人文环境给人以视觉及心理美的享受,有效调节减缓心理压力。图书馆具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图书馆员,他们具有热情细致的“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一定的心理学与医学保健知识等。高校开展阅读疗法具备很好的内外部环境与条件,加快实施阅读疗法已成为可能。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新举措

(一)创建阅读疗法立体化运作模式

借助阅读疗法第一人宫梅玲的成功经验,逐步实施主体、方法、媒介立体化的运作模式。一是主体立体化。阅读疗法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如领导重视,提供资金、购置图书及配套设施。团委、宣传部、学生处通力配合,加大宣传报道,校办安装热线电话。图书馆提供场地,建立阅疗服务中心、多媒体放映厅、整理阅疗书目、影像资料等。二是方法立体化。即以阅读疗法为主的音乐疗法、朋辈辅导法、心理咨询法结合的方法。多法并举,以达阅读疗法的预期效果。三是媒介立体化。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学生的阅读行为与习惯发生了变化,创建纸质文献、网络文献、影像文献结合的多元化文献模式。

(二)创新图书馆服务内容

图书馆作为阅读疗法的主要参与者、场地提供者、具体实施者,为阅读疗法提供优质配套服务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一是培训图书馆馆员,建立一支业务精干、技术过硬、具有良好心理素质与服务理念的专业队伍,他们具有图书馆学、心理学、医学等相关知识,具有很好的沟通交流能力,熟知和掌握阅读疗法的原理及操作过程,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与心理素质。二是搜集、筛选、整理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心理咨询类、人生哲理类、小说、休闲读物、诗歌、散文等图书,打破常规图书上架方法,整理为交际篇、恋爱篇、就业篇、学习篇、励志篇等阅疗书目,并对阅疗书目实施对象、实施范围及阅疗效果进行逐一评价,便于学生对症查阅诊疗。三是定期进行问卷调查,搜集交流经验,组建“验方”书目。四是根据不同诊疗读者,实施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五是充分发挥阅疗放映厅的功能。根据阶段性搜集反馈诊疗情况,定期针对性地放映影片,给学生视觉的冲击,心灵的碰撞,从而达到有效缓解压力,释放心情的效果。图书馆通过以上服务创新,充分吸引大学生喜爱阅读,享受阅读,让阅读成为习惯,成为时尚,成为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建立网上阅疗平台

建立网上阅疗平台,在网上开展书目推荐、书目评价、心理咨询、阅读指导、读者互动等活动,便于预知读者心理需求、心理情绪、心理障碍、阅读兴趣,搜集整理反馈读者所需书目及书疗效果,整理书目验方,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同类读者实施阅疗活动。阅疗平台简便、隐蔽、无收费等特点,符合一部分自助大学生通过平台自我解决心理障碍的需求。

(四)广泛动员大学生积极参与,加强沟通交流互动

阅读疗法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关注与广泛参与。一是建立阅读疗法协会或小组,印制宣传册,广泛宣传阅读疗法。二是动员大学生了解、参与、实施阅读疗法,跟踪治疗,及时反馈,整理验方,缓解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問题及心理障碍,防治大学生因不良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造成自杀、投毒、犯罪事件的发生。

四、高校阅读疗法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高校阅读疗法存在师资不足问题

随着高校阅读疗法的逐步开展,高校急需一批有资质、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图书馆员。他们不仅具有图书馆学、心理学专业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还要熟练掌握阅读疗法的理论与实施,最好具有心理医师执业证书或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以及其它辅助相关知识等,而高校普遍缺乏这类专业人才。

(二)我国的阅读疗法存在实证研究不够问题

一是阅读疗法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理论研究居多,实证偏少。2007年由王波著作海洋出版社出版的《阅读疗法》一书,标志着我国阅读疗法理论日趋成熟,已经步入系统化与规范化。实证研究不够,仅中山医院的宫梅玲教授在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零的突破,其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其它高校该领域的实证研究尚待持续跟进与进一步挖掘。二是研究领域集中,研究对象单一,针对性不强。三是阅读疗法适用范围、适用对象、实施手段存在大量重复研究现象。

五、在高校开展阅读疗法的意义及未来展望

(一)高校开展阅读疗法的意义

在高校开展阅读疗法,对图书馆而言,可以提升服务理念,拓宽服务内容与方法,提高服务品质与层次,培养馆员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对大学生而言,构建乐观向上的心态,预防治疗心理疾病,健全人格。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培养多才多艺复合型人才。对学校而言,引起学校及领导重视,壮大高校心理咨询机构队伍,弥补学校心理师资力量不足的缺陷。培养师资力量,构建和谐校园。

(二)阅读疗法未来展望

总之,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与社会转型背景下,随着大学生生存压力与竞争压力日趋激烈,他们身体与心理发展日趋成熟,具备了过硬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应对各种矛盾的抗压与协调能力逐步增强,通过政府倡导与学校的重视以及图工委、学生处、宣传部的协调配合,借助图书馆教育与服务的主阵地平台,加之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与交流互动,相信阅读疗法在图书馆界、医学界、教育界、社会界、心理学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社会预期。

参考文献:

[1]湛佑祥,陈界,刘传和等.阅读疗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

[2]王波.阅读疗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3]刘建新.大学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4]杨丽兵,孟默涵.阅读疗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新拓展[J].现代情报,2010(3):109 - 112.

[5]宫梅玲,楚存坤,张洪涛等.阅读疗法立体化运作模式探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5):84 -88.

[6]泮幼萍.阅读疗法视野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6(2):66 - 69.

[7]杨秀云,胡大海,于洋.基于读者心理健康的高校馆“阅读疗法”服务分析[J].现代情报,2010(9):36 -39.

猜你喜欢

阅读疗法探讨创新
阅读疗法应用研究的发展与干预模式分析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我国阅读疗法领域著者队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