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的诠释
——记六十九团九连张守新和谐小康家庭
2018-05-23四师工会
□四师工会
在四师六十九团九连,张守新、王凤仙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夫妻俩相敬如宾,还有97岁的高寿老人张吉成和一个女儿。
张守新一直是连队的保管,有时遇到夏收总是忙得顾不上家,爱人王凤仙从没有一句怨言,积极支持丈夫的工作。王凤仙1980年结婚后就和公婆生活在了一起。因为从小她就生活在一个以尊老爱幼为美德的家庭中,亲眼目睹自己的父母精心照顾生病的外公外婆,也将她教育成了一个孝顺老人的好孩子。结婚以来,她从没有和公婆发生过争吵,虽然公公张吉成有时脾气不太好,在他发脾气的时候,王凤仙就不吭气,让着他。等老人脾气下去了,她再和老人把道理说一说,也就过去了,一家人在一起从不计较。
1998年婆婆去世后,照顾好公公的责任就落在她和丈夫的肩上。饮食上,她每天都按照老人的喜好做好一日三餐;生活上,老人身上什么时候都是干净、清爽的。2013年4月,已是90多岁高龄的张吉成老人身体机能下降,不能独立行走,最后瘫痪在床。王凤仙和丈夫更加悉心地照料着老人。有时,老人半夜一、二点钟喊饿,王凤仙都赶紧爬起来给他做饭。有时怕他半夜要吃来不及,她白天都把老人爱吃的饺子包好、冻上,随时给他准备好,吃完了再给他包。王凤仙对老人的无私付出使丈夫张守新十分感动。他说:“王凤仙是个好妻子,没有她的话,我父母也活不到这么大的岁数,也就是她照顾得好,我父亲才活了这么大岁数,她任劳任怨地照顾着老人,操了不少心,我这一辈子都感谢她。”
真心待人是她们全家的处事态度,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卫生,因为家里有车,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们都热心帮助。她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贫困的家庭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女儿在这个和谐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熏陶下,从小就十分懂礼貌,尊重长辈,遵纪守法,作为女儿她把长辈的优秀品质,当作鞭策自我成长的动力,发奋领悟,不甘落后,结婚后,与公婆的关系十分融洽,这与张守新夫妻平时的言传身教分不开。
张守新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他不但这样做,而且常告诉孩子们“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滴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王凤仙虽然已经退休了,可她还积极参与连队的文化生活,每年连队都要参与团广场文化活动及春节演出,她总是利用自己的爱好,每天晚上组织连队的妇女编排舞蹈,参加团各类文艺演出,不仅锻炼了身体,也陶冶了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