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2018-05-23田锡荣

兵团工运 2018年4期
关键词:危房散文集课外书

□田锡荣

小时候的我,受大姐的影响,也很喜欢看书。只可惜父亲早逝,没有固定工作的母亲要养活我们三姐妹和重病在床的奶奶,实在是没有余钱给我买课外书读。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时,母亲每天四处打工,不到天黑不进家门。我们三姐妹主动分工,大姐做饭、二姐挑水,才三年级的我喂鸡、喂猪。喜欢读书的我,每天放学后就赶紧去地里打喂鸡、喂猪的草,然后快速地切、拌,然后倒入鸡笼、猪笼给它们吃,之后就找个安静的地方,有时是房顶,有时是柴草垛,躲在那里津津有味地把自己的语文课本从头读到尾,反复看,后来觉得还不过瘾,就把已经上初中的姐姐的语文课本拿来看,等姐姐的课本也看完后,就向同学、老师借阅课外读物。

上六年级时,我拥有了人生中第一本属于自己的课外书,那是本散文集,是大姐参加学校作文竞赛获奖学校奖励的。大姐知道我喜欢读书,特别渴望拥有一本自己的书,就把那本散文集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我。在上世纪80年代,团场条件还是很艰苦,那时能拥有一本散文集,在小伙伴中算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因此,我也成了小伙伴羡慕的对象,他们整天围绕着我转,希望我能把书借给他们看看。毕竟这是我第一本属于自己的课外书,对它是爱不释手,连睡觉都拿着它,生怕丢了,总想把它藏在一个除了我其他人都找不到的地方。思前想后,我把散文集藏在了一座无人敢去的危房里,每天放学喂好鸡和猪后,我就跑到那破旧的危房里去读那本散文集,因为经常翻阅,书角都折损了,书中的一些字迹也模糊不清了,可我依然对这本书爱不释手。可惜的是,第二年秋天的一场大雨淋倒了那座危房,它埋葬了那本散文集,也埋葬了我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课外书的幸福时光。

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我主动报考了中师。当时班主任认为成绩优异的我不上高中太可惜,多次劝我说,可我告诉她,我将来不会比那些上高中考大学的同学差。三年的中专生活,我除了上课,其他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了,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我主动要求去图书馆做义务管理员,当时学校图书馆50%的书我都看过。喜爱读书的我也就是在那时爱上了写作,我和其他几个同样爱好读书写作的同学自发创办了我们的班刊《太阳鸟》,后来因为其他班级的同学也给我们投稿,学校索性把我们的班刊变成了校刊,还支持我们成立了校文学社。也就是在那时,我在新疆省级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处女作《风铃》。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报考了全国自学大专考试。中师毕业后,和我一起分到学校的老师有5人,我因为主编《太阳鸟》和即将拿到手的大专毕业证书,就留在了小学部。

工作后的我有了购书的能力,每月都会去书城挑一、两本自己喜欢的书,在备完教案的夜晚,在有阳光的周末午后,泡一杯清茶,捧一本自己喜爱的书静静地阅读,然后用手中的笔记录下对读书及生活的感悟,那些感悟,渐渐印成铅字出现在了《阿克苏报》《塔里木报》《丝路风》《中国农垦》等刊物上。

2007年8月,同样爱好读书写作的校长,在读了我在报刊上发表的作品后,把我调整到了办公室搞文字工作,2010年,校刊《菁菁校园》创办,领导安排我做编辑。现在,这本杂志已经成了我们学校对外展示的一张文化名片,而我也走上了办公室主任这个管理岗位。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我依然不忘停下自己的脚步,在书中听一听心中的声音。□

猜你喜欢

危房散文集课外书
爱看课外书的我
浙江:松阳县档案馆开展联系村危房大排查
斟满人性温情的《凹村》——读雍措的散文集《凹村》
自然神性辉光下的凹村世界——雍措散文集《凹村》解读
课外书
此情可待成追忆——读李玉洋散文集《那些年,那些事》
再活一次——散文集《乡间游戏》创作谈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奉化垮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