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厚薄差对制动器热机耦合特性的影响*
2018-05-23杨国峰孟德建徐杰余卓平
杨国峰 孟德建 徐杰 余卓平
(同济大学,上海 201804)
1 前言
制动器热机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对汽车制动器设计开发极为重要,是制动器热衰退、热弹性失稳、磨损和热疲劳等性能设计过程必不可少的内容[1-6]。近期研究表明,热机耦合特性对制动抖动和制动尖叫等[7-8]制动器NVH问题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制动器热机耦合动力学分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制动器热机耦合分析主要采用有限体积法[9]和有限元法计算制动盘的瞬态温度场特性,但是,相关文献往往认为制动盘表面是平滑的,忽略了制动盘初始端面跳动SRO(Surface Run-Out)和厚薄差DTV(Disc Thickness Variation)等关键几何特征。通常情况下,制动盘同时具有SRO和DTV,它们具有1阶或2阶正弦函数特征,且对盘块间的接触状态和盘面温度场分布具有重要影响[10-11]。相关研究表明[12],只考虑制动盘初始SRO时,制动盘在周向呈现明显的高温区和低温区,即初始SRO对制动器热机耦合特性影响较大,但是该研究没有考虑初始DTV对制动器热机耦合特性的影响。
为此,本文假设制动盘内、外侧盘面具有2阶正弦函数特征的初始DTV,建立了通风盘式制动器瞬态热机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以制动盘温度场、应力场和变形的分布特性为评价指标,通过与无初始DTV的制动器热机耦合特性的对比分析,研究制动盘初始DTV对制动器热机耦合特性的影响规律。
2 制动器瞬态热机耦合有限元建模
2.1 制动器有限元模型
由于制动盘与制动块的接触界面是热机耦合效应发生的关键位置,而盘块间的接触分析在有限元计算中速度较慢,因此,将浮钳通风盘式制动器简化为1个制动盘与2个制动块组成的盘块系统。图1为制动器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制动盘包含36个在圆周内均匀分布的通风槽,外侧壁厚大于内侧壁厚。盘块摩擦面包含了6层网格,按照从小半径至大半径的顺序将每层网格的直径分别标记为R1~R7,按照从外侧盘面至内侧盘面的顺序将制动盘厚度标记为H0~H4等5个高度,如图2所示。图2中,制动块通常包括摩擦衬片和背板两部分,但是由于背板的刚度远大于摩擦衬片,同时为了提高计算速度,将制动块背板简化成为一个与摩擦衬片具有相同形状的刚性面。
图1 制动器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
图2 制动器关键位置的定义
在制动器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中,制动盘和摩擦衬片均使用6面体单元。其中,制动盘包含了6 120个节点和3 024个网格单元,两个制动块共包含616个节点和360个网格单元。制动盘和摩擦衬片的有限元模型均通过模态分析与试验进行了验证。本文重点研究制动盘DTV对热机耦合特性的影响规律,因此没有考虑制动盘和摩擦衬片材料随温度的变化。
2.2 制动盘DTV的定义与实现
假设制动盘初始DTV被均匀分配到内、外侧盘面[13],而初始SRO通常具有1~2阶正弦函数特性,因此,初始SRO和DTV可表示为:
式中,A为正弦函数的幅值;C为正弦函数的阶次;φ(ω)为圆周角,是制动转速ω的函数;σ为内、外侧盘面SRO的相位角;下标i和o代表内、外侧盘面。
令M表示制动盘厚度变化的最大值。当σ=0时,M=0;当σ=π时,M=4A,此时制动盘SRO形成的DTV最大,本文只对σ=π时的极限工况进行讨论。
利用C语言编写有限元模型脚本文件,将初始SRO施加到制动盘有限元模型表面,得到具有2阶初始DTV的制动器有限元模型。文献[14]指出制动盘初始SRO和DTV最大值不超过200 μm,因此设计了4种DTV水平,如表1所示。表1中,“-DTV200”与“DTV200”的初始厚薄差方向相反。通过“无DTV”、“DTV200”、“-DTV200”3种工况分析初始DTV方向对热机耦合的影响,通过“DTV200”、“DTV100”、“DTV50”3中工况分析初始DTV幅值对热机耦合的影响。
表1 不同的初始厚薄差
2.3 边界条件与工况
制动块由摩擦衬片和制动块背板组成,本文将制动块背板简化为与摩擦衬片形状完全相同的刚性面,刚性面与摩擦衬片通过“Tie”联结在一起,并且在刚性面的中心设置控制节点,在控制节点施加一个沿轴向的集中力,以等效制动压力。同时,控制节点的X向和Y向位移自由度被约束,使摩擦衬片只能沿着制动盘轴向运动。制动块边界条件如图3所示,其它边界条件见图1。
图3 制动块边界条件
仿真工况及其关键参数设置如下:制动盘制动初速度为1 200 r/min,制动末速度为0,初始温度为50℃。控制节点施加集中力为88 200 N,等效制动压力为4.5 MPa。通过制动器NVH惯量试验台测得转速曲线和摩擦系数,由经验公式[15]计算制动盘对流散热系数,摩擦衬片的对流散热系数为5 W/m2℃,具体曲线见图1。另外,本文不考虑制动盘对空气的热辐射作用。
3 初始DTV及其方向对热机耦合特性的影响
3.1 温度场分布特性
图4为制动4 s时外侧盘面温度场分布特性。由图4可看出,与无初始DTV时相比,当制动盘存在初始DTV时,小半径区域(R1~R4)的温度较低,大半径区域(R5~R7)的温度较高,说明初始DTV使盘面温度径向分布趋于均匀。温度在圆周内呈现2阶正弦变化趋势,即圆周内呈现2个相互对称的高温带和低温带。图5为制动4 s时内、外侧盘面R3圆周温度分布。对比DTV200和-DTV200工况发现,同侧盘面温度周向分布趋势相反,说明初始DTV的方向对盘面温度分布特征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发现,盘块间的接触压力具有与初始DTV相同的变化特征,进而导致盘面温度周向分布也具有与初始DTV相同的分布特性。结合文献[13]可知,初始DTV对制动盘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与初始SRO基本相同。
图4 制动盘外侧盘面温度分布
表2为盘面温度及其梯度的最大值。由表2可知,初始DTV对盘面最高温度、外侧盘面径向梯度影响较小,对盘面周向梯度和内侧盘面径向梯度影响较大;初始DTV方向对盘面温度及其梯度影响均较小;由于温度在周向内具有2阶正弦变化特征,初始DTV使温度周向不均匀性增大,周向梯度增大。
3.2 法向应力场分布特性
图6为制动4 s时盘面法向应力场分布。由图6可知,与无初始DTV时相比,当制动盘存在初始DTV时,大半径区域(R5~R7)的应力为压应力,盘面应力径向分布趋于均匀。同时,初始DTV方向对盘面法向应力径向分布影响不明显。图7为制动4 s时盘面R3圆周应力分布。由图7可看出,无DTV时法向应力仅在接触区内有显著变化,其它区域应力变化不大;有初始DTV时法向应力在圆周内呈现2阶正弦变化趋势,即圆周内呈现两个相互对称的高应力带和低应力带。同时,对比图7中的DTV200和-DTV200应力曲线发现,同侧盘面法向应力周向分布趋势相反,说明初始DTV的方向对盘面法向应力分布特征具有重要的影响。
图5 盘面R3圆周温度分布
表2 盘面温度及其梯度的最大值
图6 制动盘外侧盘面法向应力分布
表3为盘面法向应力及其梯度的最大值。由表3可知,初始DTV对盘面法向应力最大值影响较小,但对其梯度最大值影响显著,其中径向梯度减小,周向梯度增大。初始DTV方向对盘面法向应力及其梯度影响均较小。可见,法向应力的特征数据与初始DTV对法向应力分布趋势的影响是一致的。
图7 盘面R3法向应力周向分布
表3 盘面法向应力及其梯度的最大值
3.3 热弹性变形分布特性
图8为制动4 s时盘面外侧热翘曲分布。由图8可知,盘面热翘曲径向和周向分布趋势相同,翘曲量随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在圆周内未出现2阶正弦变化趋势,初始DTV及其方向对盘面热翘曲的影响较小。内外盘面厚度变化之差即为热机耦合效应引起的制动盘厚度变化,如图9所示。由图9可看出,初始DTV使制动盘小半径区域(R1~R4)的厚度变化减小,制动盘大半径区域(R5~R7)的厚度变化增大,且厚度变化在圆周内呈现2阶正弦特征的趋势。
图8 制动盘外侧盘面热翘曲分布
为了进一步说明初始DTV对制动盘厚度变化的影响,图10给出了具有初始SRO和DTV时制动盘厚度变化周向分布特性。通过图10可知,仅有初始SRO时制动盘厚度仅在接触区域内有明显变化,而且在圆周内并未呈现2阶正弦函数特征,其分布特征与无SRO和DTV时厚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当制动盘具有初始DTV时,制动盘厚度变化在圆周内呈现出明显的2阶正弦函数特征,严重改变了不考虑初始DTV时的制动盘厚度变化趋势。对比DTV200和-DTV200工况发现,两者盘面厚度变化周向分布趋势相反,说明热机耦合作用使具有初始DTV的制动盘厚度变化规律为:制动盘制动前较厚的区域越来越厚,较薄的区域越来越薄,厚度在圆周内分布越来越不均匀。
图9 制动盘厚度变化分布
表4为热弹性变形特征值。由表4可知,初始DTV使盘面翘曲及其径向梯度的最大值略有增大,对翘曲周向梯度最大值影响较大。与初始SRO对热机耦合特性的影响不同,初始DTV使制动盘厚度周向梯度增大。尽管如此,初始DTV并未使制动盘厚度变化量的最大值发生改变,这主要是由于相同的制动工况下制动盘整体吸收的热量基本相同。但是,由于盘面温度径向分布均匀,使制动盘厚度变化的径向梯度降低。初始DTV方向对制动盘热弹性变形及其梯度最大值影响较小。
4 初始DTV最大值的影响
为分析初始DTV最大值对制动盘温度分布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制动4 s时表1中1、3、4工况外侧盘面温度场分布,结果如图11所示。由图11可看出,初始DTV幅值对盘面温度场周向分布趋势影响较小,温度在圆周内均呈2阶正弦变化特征。但是,正弦变化的幅值随初始DTV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初始DTV越大,温度径向分布越均匀。通过表5可知,周向梯度最大值随初始DTV的增大而增大,温度最大值和径向梯度最大值与初始DTV未呈线性关系,主要是由于盘面温度径向分布和周向分布具有耦合效应。外侧盘面翘曲使大半径区域温度升高,从而使该区域圆周内的温度梯度增大,这种趋势会改变盘块间的接触状态,进而改变制动盘翘曲和温度径向分布特性。
图10 初始SRO/DTV对制动盘厚度变化周向分布特性的影响
表4 盘面热弹性变形特征值
图11 不同初始DTV下的外侧盘面温度分布
表5 不同初始DTV盘面温度及其梯度的最大值
图12为制动4 s时1、3、4工况外侧盘面法向应力场分布。由图12可知,初始DTV大小对面法向应力场径向分布和周向分布的趋势影响较小,法向应力在圆周内均呈2阶正弦变化特征。通过表6可知,内侧法向应力最大值随DTV的增大而减小,这主要是由于内侧盘壁较薄,初始DTV越大,温度法向梯度变化越小,进而导致法向应力最大值降低。同时,初始DTV大小对法向应力径向梯度和周向梯度的最大值影响不明显,并未与初始DTV呈线性关系。
图12 不同初始DTV下的外侧盘面法向应力分布
表6 不同初始DTV法向应力及其梯度的最大值
图13为制动4 s时1、3、4工况外侧盘面热弹性变形分布特性。由图13可看出,初始DTV的大小未改变盘面翘曲和厚度变化的径向分布和周向分布趋势,但是DTV200小半径区域的厚度变化较大,DTV50大半径区域的厚度变化较大。通过表7可知,翘曲及其周向梯度的最大值随初始DTV的增大而增大,翘曲径向梯度未呈现出与初始DTV大小递增的关系。初始DTV对厚度变化的最大值影响不大,使周向梯度最大值增大,但径向梯度最大值却递减。这主要与温度场的分布特性有关,是热效应与机械结构耦合的结果。
图13 不同初始DTV下外侧盘面热弹性变形分布特性
表7 不同初始DTV下盘面热弹性变形特征值
5 结束语
a.制动盘具有2阶正弦特征的初始DTV时,盘面温度、法向应力和厚度变化在圆周内均呈现出显著的2阶正弦特征。初始DTV与初始SRO对制动器热机耦合特性影响的最大区别体现在初始DTV使厚度变化在圆周内呈现2阶的正弦特征。
b.初始DTV使盘面温度、法向应力和热弹性变形径向分布趋于均匀,它们沿周向的2阶正弦曲线特性与初始DTV方向和趋势基本一致。
c.初始DTV大小(≤200 μm)未引起制动器热机耦合特性整体分布趋势的显著变化,但温度、法向应力、翘曲和厚度变化的周向梯度以及翘曲最大值随初始DTV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它们的径向梯度最大值与初始DTV大小不存在线性关系。
参考文献
[1]Bogdanovich P,Tkachuk D.Thermal and thermomechanical phenomena in sliding contact[J].Journal of Friction and Wear.2009,30(3):153-163.
[2]高诚辉,黄健萌,林谢昭等.盘式制动器摩擦磨损热动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机械工程学报,2006,4(1):83-88
[3]陈静,陈莹,朱亮亮,等.商用车鼓式制动器摩擦特性试验设计与数值分析[J].汽车技术.2016(10):39-42.
[4]Lee K,Barber J R.Frictionally excited thermoelastic instability in automotive disk brakes[J].Journal of Tribology.1993,115(4):607-614.
[5]Panier S,Dufrenoy P,Weichert D.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hot spots in railway disc brakes[J].Wear.2004,256(7-8):764-773.
[6]Kasem H,Brunel J F,Dufrenoy P,et al.Thermal levels and subsurface damage induced by the occurrence of hot spots during high-energy braking[J].Wear.2011,270(5-6):355-364.
[7]Kao T K,Richmond J W,Douarre A.Brake disc hot spotting and thermal judder:an experimental and finite element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Design.2000,23(3):276-296.
[8]Hassan,M.,Brooks,P,and Barton,D.Thermo-Mechanical Contact Analysis of Car Disc Brake Squeal[C].Modeling:26th Brake Colloquium and Exhibition.8,San Antonio,TX,SAE 2008-01-2566,2008.
[9]朱晴,陈群,史亨波.汽车制动盘温度场瞬态分析方法的研究[J].汽车技术.2016(06):1-4.
[10]Kwangjin Lee,Ralph B.Dinwiddie.Conditions of Frictional Contact in Disk Brakes and Their Effects on Brake Judder[C].ABS/Brake/VDC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Exposition,Detroit,MI,SAE 980598,1998.
[11]John D.Fieldhouse,Carl Beveridge.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Hot Judder[C].19th Annual Brake Colloquium and Exhibition,New Orleans,LA,SAE 2001-01-0135,2001.
[12]孟德建,张立军,余卓平.初始端面跳动对制动器热-机耦合特性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2):272-280.
[13]Leslie A.C.Mathematical Model of Brake Caliper to Deter⁃mine Brake Torque Variation Associated with Disc Thick⁃ness Variation(DTV)Input[C].22nd Annual Brake Collo⁃quium&Exhibition,Anaheim,CA,SAE 2004-01-2777,2004.
[14]尹东晓,张立军,宁国宝等.制动力矩波动台架试验研究[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5,25(2):117-121.
[15]Rudolf Limpert.“Brake Design and Safety,3rd edition,”(SAE International,2011),91-99,ISBN:978-0-7680-3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