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互联网+”思维推动天地图服务创新和持续发展

2018-05-22徐刚倪小岳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7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徐刚 倪小岳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务和新生态的发展,各行各业正在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融合创新,进入到了“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推动;天地图服务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7-0245-01

“天地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导,国家、省、市协同建设,其既是政府服务的公益性平台、产业发展的基础平台,又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平台、方便群众的服务平台。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发展”、“构建服务型政府”等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近年来,温州市规划局(温州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始终把“天地图·温州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重要手段,列入政府重点工作,从“汇数据、融技术、创应用、勤运维”四个方面加强建设发展和服务创新,实现地理信息资源的广泛共建共享和深入推广应用。

1 多途径汇聚信息,实现数据更新常态化

数据是天地图的根本,为提高数据的现势性和丰富程度,“天地图·温州”数据资料的来源建立了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四个实时汇集途径。例如:利用公安基层民警的力量补充门牌地址数据,利用民政部门全国第三次地名普查的契机更新地名数据,利用测绘单位提交的竣工测量成果、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城管部门“三改一拆”房屋调查成果动态更新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与新闻媒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其提交的时事信息空间化和即时更新,建立社会公众反馈的互联网渠道方便信息快速收集更新等。

在天地图数据融合、省市县联动更新的基础上,“天地图·温州”还建立数据常态化更新机制。日常随时随地、积极主动收集信息,即时解决错误,然后对全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政务地理信息、多源多时态影像、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各部门各行业专题数据进行有效清洗、融合和完善,最终形成覆盖范围广、内容丰富、现势性强、精度高、时相多、本地化特色显著的天地图时空大数据,体现与谷歌、百度、高德等电子地图的差异。同时大力发展本地技术队伍,持之以恒、不断研究提升数据更新技术、方法和流程,以适应当前城乡建设发展日新月异的现状。

2 研究融合新技术,持续优化拓展天地图平台

技术是天地图发展的原动力,只有不断的将各种先进技术融入天地图平台,促进其提升发展,天地图才能紧跟时代潮流,获得社会认可。移动互联网应用建设已经成为了时下的新潮流、新趋势,“天地图·温州”率先采用微信新媒体建立“天地圖·温州”公众号,进行电子地图、业界新闻、工作动态、技术前沿、区域地理等的发布,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类地理信息。

通过研究应用时空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业务流引擎、专题地图模板化定制等新技术在天地图微信公众号上建立“测绘成果目录发布及申请服务系统”方便企事业单位获取各年份、多种类的基础测绘成果,实现测绘审批“最多跑一次”。研发“电子地图移动服务系统”提供用户当前位置定位、专题信息目的地导航、实时公交查询到站提醒服务,方便公众出行。研发“专题地图跨平台发布系统”针对政府重点工作、百姓关注热点、时事信息、地方特色等,收集相关资料编制图文一体的专题地图,在移动端微信和PC端网站同步发布。“天地图·温州”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与推广让“数字温州”进入一个全新的“微时代”,深入到千家万户中,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同时为转型“智慧天地图”奠定坚实基础。

3 创新应用模式,形成多元化推广体系

应用是天地图的价值体现,通过创新应用实现天地图增值服务。近年来“天地图·温州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增加了云服务、历史数据时空演变、新型数据(全景、倾斜三维)发布、大数据(违停抄牌、公共自行车、交通流量)接入、坐标转换(国家2000和温州2000坐标系)等特色功能和开发接口,为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基于天地图研发建设各种专业系统,提供更多的专业服务。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和信息化需求的提升,转变传统以地理信息为核心的理念,以行业业务需求为核心,地理信息提供技术支撑,建立满足用户深度需求、有生命力的应用系统,创新拓展地理信息的应用场景。

同时联合“网信办温州发布”、“温州网”、“温州日报”等主流新媒体,建立“瓯越·每周一图”联合发布机制。立足本地特色,按年度计划结合季节、节日、政府重点工作、公众关注热点等每周收集政务和便民资料信息、更新数据、设计地图符号、制作专题图、编辑文稿、选择模板发布图文结合的微文,跨媒体同步发布,推广地区最详细、最权威、最具特色的专题地图。利用“沉睡”的地理信息大数据资源,采用“移动互联网+GIS”模式把游玩、出行、办事、休闲、购物、教育、生活、学习、美食、文化、历史诠释得淋漓尽致,丰富了公众的工作生活。同时通过“粉丝经济”着重塑造天地图品牌,为建立服务型政府增强影响力。“瓯越·每周一图”运营至今,推送的城中村改造、年度重点项目、房产、学区、玩水、赏花、采摘、民宿等大量政务、热点、便民地图和应用信息被温州发布、温州网、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温州财经、温州房产圈、智慧旅游等10多家公众微信号常态转发,实体媒体也经常转载报道,单个微文综合访问量经常超过上万次,带来广泛的社会关注。

4 持续主动运维,建立长效常态机制

运维是天地图的基础,天地图运维不仅仅是数据更新、软硬件维护,还需立足于本地化服务,积极进行宣传推广,建立一整套长效机制。运维需动态化、即时化和常态化,通过建立稳定的专业运维队伍,实现天地图数据快速更新、热点信息即时发布、专业应用主动推广、便民服务广泛普及,为天地图建设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更好更快更便捷的做好运维工作,“天地图·温州”采用“一次发布、多端受用”的设计理念和智能化配置技术,自主研发了“天地图运维管理一体化平台”,对天地图数据便捷更新、各栏目信息快速发布、专题地图便捷发布,实现一次发布,PC、移动端同步展现。在日常工作中,与传统媒体长期合作,与新媒体紧密结合,积极宣传推广天地图特色服务。同时联合相关委办局先后举办了GIS促进智慧城市发展交流会、地理空间大数据应用主题沙龙、温州数据大会等会议,进行跨地区跨行业交流,推广天地图深入应用。

“天地图”的研究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需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发展政策,紧紧围绕国家、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的工作要求,通过坚持不懈的创新,快速动态的更新,持之以恒的维护,积极主动的推广,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多样、科学准确的地理信息服务,为政府的科学决策、城市的智能管理、公众的便捷生活提供可靠的综合信息保障。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