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转型研究

2018-05-22刘丽萍王军段滨艳谢晓玲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7期
关键词:转型互联网图书馆

刘丽萍 王军 段滨艳 谢晓玲

摘 要: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以图书馆的转型研究为主要内容,分析其转型必要性,从信息资源整合、优化用户体验及多样化推广阅读等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转型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转型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1-2064(2018)07-0243-02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已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逐渐影响着各类行业的工作、协调方式。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可以使用户获得更加便捷、个性化且智能的服务,享受更加舒适的体验。在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相结合并且获得成功的趋势下,图书馆将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大背景下的便利条件,使传统的图书馆模式实现真正的图书馆资源、服务以及管理等多个方面的转型工作,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图书馆互联网化的实质在于运用互联网独特的通讯技术与传统的图书馆各项服务相结合。图书馆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与用户之间的原始信息资源的交互模式,并且可以实现图书馆业务的重组以及创新。

1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各行各业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实现相互之间信息的交流以及交换,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结合。跨界融合、创新驱动、开放生态以及连接一切等都是“互联网+”具有的特征。图书馆通过互联网可是实现图书馆服务信息的更为简易获取,同时可以促进图书馆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来为读者进行服务,可以在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内涵的同时,将图书馆的服务信息与社会行业之间进行沟通,实现数据的信息化存储以及保值、增值。

“互联网+”模式的出现对于传统高校图书馆来说是一场数字化、网络化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对高校图书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互联网+”也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伴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不断普及与人们日益增强的网络意识,互联网通信已经逐渐成为了当今社会信息与知识交流的主体。读者在进行知识的获取时的访问途径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由纸质书籍向着网络模式转变,从实体书籍向着虚拟化界面转变。乔治曾经说过,如今的知识已经不再是静态的层级与结构了,是由动态的网络和结构构成的,知识就如同河流一般在网络中穿梭、流动。原始的静态的、线性的、有层级结构的知识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变成了动态的、非线性的、非层级结构的网络模式,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与知识的组成方式是碎片化以及重组构成。碎片化以及重组不仅改变着知识本身的含义,也与此同时对知识的学习模式、方法以及习惯进行着改造。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用户可以在更低的获取知识成本的基础上,获取更加多元化的信息并且提升了获取知识的效率,从时间的角度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通过互联网进行知识的获取,可以很大程度上方便用户的学习,使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畅游知识的海洋,对用户原始的阅读习惯以及获取知识的方式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电子书以及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也逐渐成为了用户选择获取知识的方式。目前,通过移动通信手段获取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用户的首选,数字资源以及网络资源的自由获取导致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不断处于下滑的趋势。此外,网络信息资源的几何式幂指数增长导致资源的复杂度以及资源质量有所降低。如何利用最少的时间通过最优的方式来获得最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成为当前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很显然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手段无法做到对信息资源的分析,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传统图书馆基本采取被动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服务以及信息咨询,在互联网强势的驱动下,对于用户需求的满足会显得更加被动与无力。若传统图书馆无法做到向互联网时代的大跨步转变,久而久之,通过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获取以及交流的用户会逐渐转移并流失,弱化图书馆的作用和地位使其逐渐边缘化。因此,图书馆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转型势在必行。

2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转型策略

随着各领域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集中式涌现,人们对于所需文献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期望在海量的相关资源中,更快更精确地找到所需资料,而传统的信息资源建设更新速度相对较慢,跨馆整合资源困难,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利用互联网给传统阅读模式带来的冲击,推动数字化图书馆的转型,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使互联网更好地服务于图书馆。本文主要从依托于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整合方式、优化用户的阅读体验和多样化阅读推介等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2.1 依托互联网整合信息资源

为了满足读者对于信息的需求,对于海量的图书资源,其整合、管理与更新工作无疑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的。从应用互联网的角度出发,对于本管内的信息资料,首先必须充分发挥新型技术的推动作用,基于互联网技术完善本馆的资源保障体系,完好的收藏与存录馆内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各馆特色的信息资源优势,将馆内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与更新,搭建新型的信息资源整合数字化平台;其次,扩大资源整合与管理的范围,由区到市、由市到省再到全国范围,建立一个或多个省内或国内互联的统一的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实现最大范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这一切都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与背景的支撑,实现高校间图书资源互联,高校与省市图书资源互联,各个省市之间信息资源互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使用最大化。

2.2 利用资源优势,优化阅读体验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虽然各个图书馆面临着各种网络阅读方式的冲击,但是我们在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同时,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积极应对互联网阅读的挑战。虽然现在网络信息资源十分方便快捷,但是其参考性与专业性并不高,尤其是对于一些专业领域的信息资源,互联网很难给出准确的结果,搜索结果相关度不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筛选,有时阅读体验并不好。图书馆可以利用其此种特点,发挥本馆的专业领域资源相关度高的优势,积极地引导读者快速且高效的搜索到所需要的材料,从效率上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此外,还考虑从馆员的角度提高图书馆的整体素质,馆员对于资源需要具有敏锐的管理与组织能力,馆员是读者与信息资源之间的桥梁,在用户的阅读体验中具有十分重要影响。互联网的背景下的馆员对于自身的要求逐渐提高,不仅是基础业务上的要求,对于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结构也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积极地对信息资源进行挖掘,具有互联网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用户的研究需求。

2.3 阅读推介多样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在图书馆的阅读推介方式上发现了新的机遇。首先让用户一目了然的是各馆的门户网站,读者通过该网站进行搜索所需资源,因此图书馆的门户网站是本馆资源的最直观的推介方式。如在网站的主页上,对本馆的优势资源进行特别介绍,凸显资源优势,对于各类别的信息资源,推荐用户相关的检索方法,及时通知本馆对于数据库的更新等等。其次,可以调动一部分人员定期的从事对于本馆的宣传营销活动,通过开展专题讲座、问卷调查、知识竞猜活动等各种类型的活动,对本馆的资源进行推广,调动用户阅读积极性,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互联网背景衍生的营销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图书馆举办活动的推广,可以通过一些自媒体平台进行发布与宣传,如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等。对于高校的宣传推介话动,还可以通过在教学楼、图书馆、宿舍公共区或者食堂,设立移动阅读平台如电子图书阅读器等,使广大师生在课余时间随时随地阅读,提高阅读兴趣。

3 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疑给传统的图书馆及其提供的阅读模式带来了挑战,图书馆转型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发展的瓶颈,从而得出图书馆在这种形势下转型的必要性;其次,研究互联网给图书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总结图书馆转型的核心要素;然后利用互联网特点挖掘机遇,积极应对,从依托互联网进行资源整合、利用优势优化阅读体验和多样化推广等方面进行策略实施,最终使互联网推动图书馆的转型与更好的发展,为用户提供越发完善的图书资源服务模式。

猜你喜欢

转型互联网图书馆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图书馆
转型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