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中职德育教学解析

2018-05-22蔡冠蓉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导向中职

蔡冠蓉

[摘 要]基于以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中职德育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浅析以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中职德育教学模式构建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我国中职德育教学探究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合格职业人;导向;中职;德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9-0095-02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化,德育教学逐渐深入中职学校。而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摇篮。通过德育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素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随着我国文化发展不断多元化,网络技术日渐发达,促使学生接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迫切要求中职德育教学进行改革与调整。但是,中职德育教学模式的单一化与定式化,使中职德育教学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效果无法凸现出来。同时,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要求中职学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来开展德育教学。因此,中职学校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与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以合格职业人作为德育教学的导向,积极探索出符合我国中职教育国情的德育教学模式,进而提升中职德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为社会培养出道德素养与职业素质兼高的应用型人才。

一、构建以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中职德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以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中职德育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不同,其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合格职业人为教学目标的现代德育教学模式,是基于德育双主体理论与多元化理论的。德育双主体理论以人为本,促使德育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能够相互尊重,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促使两者的平等沟通与双向交流得以实现,进而让学生在德育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日积月累,逐渐成为一个为社会有用的、品德双修的职业型人才。多元化理论主要是依据随着现代网络时代及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精神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教师必须依据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得到多元化的发展,最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构建以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中职德育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教学思想

道德作为一种文明的方向,一种非强制性约束法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与行为的标准与规范。可见,道德是一种人的意志的体现,代表的是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因此,德育教学应该围绕道德来开展,以人为活动中心、以人为本。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时,首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将学生的理想和抱负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以此培养出高技能、高素质和高品质的中职人才。事实上,德育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其单主体论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了。

(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传统的德育教学都是将教师作为授课的主体,采用“一课本、一粉笔、一黑板、一贯讲”的方式来进行。这样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也忽略了对学生长期职业生涯的规划,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将德育知识直接运用到实践当中。而以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中职德育教学模式,是一种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积极为学生德育实践打下基础,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德育知识,完成自我认知,锻炼个人能力,并提高道德品质。通过这种将中职教育实践性、职业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方式,凸显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最终实现以培养合格职业人为核心的中职教育目标。

(三)构建完善的目标体系

以合格职业人为导向,不仅是由中职教育自身的特点来决定的,更是由市场经济对中职学生提出的要求来决定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要求中职学生必须具备合格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合格职业人作为中职德育教学的导向,试将德育教学与学生的职业生涯结合在一起,并依据学生的专业特征以及职业特点来确定德育目标。比如,依据学生不同年级层次制定不同的德育教学目标,将中职学生三年的德育目标定为先做人、学做事、重发展,通过这样的划分将德育教学的目标层层分解,并将子目标与总目标结合起来,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德育目标体系,体现德育教学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标准也会随之改变,为了满足市场的人才需求,中职德育教学的目标应该与时俱进,德育的内容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并且德育教学的场所不应仅仅局限于学校与课堂,应该将德育教学融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建立合理的德育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作为教学中的组成部分,也是改善中职德育教学的重要信息依据。只有对德育教学进行有效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对学生道德教育进行评价时,首先应该制定合理的德育评价标准,并对中职德育教学进行多方位、多元化的评定,从而保障中职德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需要注意的是,中职德育教学的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不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鼓励学生之间开展互评,学生对教师授课进行评价,以此找出中职德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从而不断完善中职德育教学模式,提高中职德育教学水平。

三、构建以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中职德育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以身作则

职业人主要指的是参与社会分工,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较高职业技能和道德品质,能够为社会发展创造物质财产与精神财富而获取合理报酬,在满足自我精神需要及物质需求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的这一類群体。其也泛指工作中的责任制度,意味着学生步入社会后需要承担的责任与遵守的职业标准。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身作则,通过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学生的德育学习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二)明确中职学校的定位

中职学校与其他学校不同,其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教学目标,是社会一线服务公司人才的主要输送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社会日趋智能化,对一线人才的要求及标准逐渐发生了改变,促使中职学校的定位也不断转变着。因此,中职学校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应该依据这些转变,基于中职学校的培育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及创新的教育理念,并基于中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活动。

总之,为了实现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复合人才,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道德、高水平的综合人才,就必须构建以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中职德育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和完善中职德育课程的内容,这样才能促使中职德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才能提高中职德育教学的时效性,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积极融入社会当中,做一个合格的职业人。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导向中职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试论高中语文中的德育教学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