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路径探索

2018-05-22梁丽斌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阅读能力初中语文

梁丽斌

[摘 要]阅读能力是各学段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其培养路径在于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指导,鼓励学生与教材平等对话,注重指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与创新,以及通过课内外阅读有机联系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9-0008-02

什么是阅读能力?当读者能够借助于对文字的阅读,在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认知与理解领会之后,迅速在脑际中产生一种联想,进而勾勒出些许生动丰富的画面,这就是读者依靠阅读所形成的一种再创作效果,就是所说的阅读能力。

2016年秋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公布,明确育人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的基本定义是“各学段学生应该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适应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必定包含阅读能力。如果一个人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能够长期保持和发展,那么他可以凭自己的阅读能力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一个精神充实而充满自信与快乐的人。阅读能力对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再赘述,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指导

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是“教学生学”。因此,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线,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实践环节中,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巧来展开。具体要求:一是美文美读,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可以开展设境激趣、范读欣赏、精读品味、朗读感悟等环节,尤其在品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我喜欢 段,因为 ”的句式来感悟、体验文章的美点。二是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取和筛选信息。如教学《绿色蝈蝈》时,可把教学目标确定为:学生速读课文,并概述文章内容;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活动,这样略读、速读结合的训练,为学生以后自主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如《社戏》将人物融入诗情画意的童年风景中,写意的笔法是叙事,自然的格调是人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景物描写的优美、人景相映的和谐、心理描写的细腻,能有效地将学生带进鲁迅先生丰富真挚的语言世界,领略乡土文学的魅力。四是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如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先让一个学生说一件特别伤心的事,然后全班学生齐声朗读这首诗安慰他,令那个学生很感动,大家很容易就理解了这首诗以及好在哪里。

二、立足文本,转变教法,鼓励学生与教材平等对话

学好语文的关键是要善读书。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真正学语文。在阅读课中,应注意以下对话:与文本对话,如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与编者对话,如为什么将这篇课文组织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涉及这道题,编者的意图是什么。教学《我的第一本书》,学生自读文本之后,教师问:“你了解到哪些内容?”学生有的说了解到社会黑暗;有的说了解到友情的珍贵;有的说了解到父爱;有的说知道了爸爸心灵手巧,答案丰富多彩。教学《背影》,在阅读课文后未进行深入分析前,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谈谈令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让学生互相交流感受,以实现与教材的对话。

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如笔者在上《唐雎不辱使命》时,原本打算在逐段分析内容的同时品析人物性格,但由于一个另类的声音“老师,我觉得唐雎不会真的去死,他不过是吓唬吓唬秦王罢了”打破了按部就班的课堂,引发了学生对“挺剑而起”的争论,因此笔者停了下来。如此一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在对话中唐雎的性格逐渐饱满、立体起来,学生对唐雎这个人物的理解也更全面深刻了。

三、阅读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与创新

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个弊端,就是过于重视课文内容的理解,多是停留在“文章说了些什么”这一层次上,似乎知道了文章写什么就万事大吉。忽略对“文章是怎么说的”与“文章为什么这么说”的学习,也就忽略了对文章形式方面的探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思维与方式,变教师的“满堂灌”“透彻分析”为“适当指导,稍微点拨”,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譬如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抓住捕鸟一节,让学生体会如何清晰生动地叙述一个过程,品味其动词运用的高妙准确;读《春》,让学生体味文中比喻的贴切生动,并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描写一处风景;读古诗《使至塞上》,引导学生品味诗人观察之细致,用词之精妙,并试着锤炼自己的语言;读《谈骨气》,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思维之缜密,条理之清晰。这样阅读不但有了广度,更有了深度。

其次,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做法是先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求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是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而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等联系起来思考,提出和“标准答案”不尽相同的内容。如教读《心声》这篇课文时,主要通过阅读—解读—拓展几个环节,首先是理解性的读,把课文读懂了;其次是探究,把课文中可争论的东西挖掘出来进行探究,因此需要设计有思考深度的问题;最后,让学生练习用“读完这篇小说,我想对 说 ”的句式说话,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个性化的拓展。

四、通过课内外阅读有机联系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对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明确每个学段具体的任务。初中语文教学是以具体的课文为例子引入,举一反三,促使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其次要把课外阅读引到课内,把积累和扩大阅读面作为重要的目标来抓。可以为学生推荐读物,指导学生选择版本、阅读序文目录、查找参考书籍,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篇章,帮助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學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课外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要从思想上让学生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解决学生课外读物匮乏的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书来阅读。还要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尽可能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每天都有固定的课外阅读时间,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7—9年级),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给学生列出适量又系统的阅读清单,配合教材的学习。

总之,培养初中生阅读能力的途径与方法很多,选择的时候要重视学情与社会时代性,关注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与未来发展需要,从更长远的目标来授之以渔,从而引导学生在阅读、修行中各有所得,全面提高阅读能力,在“核心素养时代”做出语文教师应有的努力。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阅读能力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