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中职院校机械专业中的应用
2018-05-22李战义
李战义
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机构,中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职业教育实施“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号召,积极展开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尝试。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职院校机械专业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提高中职院校办学水平,达到社会对于机械专业以及人才的要求。文章从校企合作模式的原则出发,深刻剖析该模式在中职院校机械专业中的具体运用,以期提出改进策略和建议,为相关行业的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中职院校机械专业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学校与社会企业共同合作,培养专业型机械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双重优势,提高师资力量、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这种模式下,可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因此,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校企合作具有很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职院校机械专业应用的原则
1、以能力为本位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理念一直是以考试成绩为本位,大力发展应试教育,但在这种教育理念之下,很难实现“学以致用”。尤其是在中职院校机械专业,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学生的优秀不足以完全从成绩中体现出来。因此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要以能力为本位,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知识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学校和企业多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和创造的机会,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社会输送具有全方位能力的人才。
2、以需求为依据
职业型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就业前途和就业前景。因此在培养中,学校和企业应紧跟时代的潮流,明确市场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脱离了实际,一切都会成为空谈,校企合作培养应将实用意识贯穿其中。同时,要处理企业和学校的需求,尽可能的满足多方需求,为二者的共同培养方案灌输动力,推进双方的彼此了解,彼此信任,彼此支持,以促进校企双方的友好长久合作,如果校企双方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没有明确了解多方的需求,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将无可用之地,浪费培养所消耗的精力和财力,同时也耽误了学生们的宝贵时间,制约着校企合作发展,是的校企合作无法达到更加深入的层次。
3、以学生发展为目标
在中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会涉及到学校、企业、学生等多方面的利益,在协调好错综复杂的利益基础上,应该尽量更多地满足学生的利益。提高学生的学习住宿条件,健全基础服务设施。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中职院校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教育不可以只是停留在课堂和书本,学校的教育水平也不能仅仅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来体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这对于促进企业发展、学校发展、学生发展都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
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中职院校机械专业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模式虽然在很多的中职院校实现了落实,但是其落实的实际效果在有些方面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学校的合作水平低、层次浅,不完善之处仍然存在。
1、校企双方合作动力不足
很多中职院校培养的机械专业人才与企业所需的人才脱轨,学校机械人才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企业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找不到实在的利益,所以在投资、提供实习机会、输出实战指导人才等培养机械制造人才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败,与学校的合作效果就会大大折扣。
2、校企双方合作形式化
为了表面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职业教育实施“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号召,或者是应付教育机关的检查监督,又或者出于对宣传招揽生源的考虑,中职院校和社会企业之间会签订多份校企合作的协议,但是签订的协议很难落到实处,很少有贯彻实施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真正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培训计划不多,企业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低下甚至无参与度。即使参与到教学中,也是以简单单一的形式开展,比如为机械专业人才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但企业并不会对学生提供完整的培训服务,很多合作方案和合作目标都没有实现。
3、政府的保障管理措施不到位
中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不够充足,在机械专业,很多机械设备、操作设备短缺,校企合作的经费很难得到保障,在很多省市,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很难达到培养专业型人才,建设人力资源的效果。此外政府没有科学地保障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落到实处,专业评估和相关的监督工作不到位,使得很多的签约协议成为“空架子”,被束之高阁。政府对校企合作的相关主管部门没有建立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相配套的基础设施、管理部门和管理制度,在培养人才和机械专业的生产性实训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没有进行足够监督和保障。
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中职院校机械专业中的应用策略
为了将中职院校机械专业中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落到实处,需要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部门,并派专人负责管理。明确学校和企业的义务和与权力,统筹处理二者的利益关系,建立对校企合作的有效监督和评估制度。把职业教育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社会责任,双方参与并达成共识,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学校应大力培养并向企业输出所需的机械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应多多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实训机会,促进校企双方长久持续的合作。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中职院校机械专业中的应用应当从以能力为本位、以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三大原則,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胜任岗位的能力,培养高度的责任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强化机械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基础,使其具备胜任一线工作的设备装配、机械加工、设备操作等专业工作的能力,满足社会和市场对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
中职院校的“职业性”决定了在中职院校中实施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中职院校机械专业中的应用,要把三条基础原则落到实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尽管存在很多的问题,但其意义不可抹杀,能够有效提高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提高中职院校办学水平,达到社会对于机械专业以及人才的要求。所以,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中职院校机械专业中的应用不应停止,改革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