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高校传承路径研究
2018-05-22杨志新
杨志新
本文以兰州高校为例对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高校传承路径进行探索,从而在甘肃地方高校范围内形成热爱传统文化,关注本土非遗保护的浓厚氛围。
2011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甘肃地方高校具有培养地方人才,服务地方发展的定位模式,在信息传播、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甘肃地方高校浓厚的地方底蕴能够为本土非遗的保护提供智力支持。
截止2015年,甘肃的“花儿”和“环县道情皮影戏”2项非遗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有68项,省级的有333项,5200多项非遗进入市、县非遗名录。甘肃非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使得大学生可以理解传统文化的多样性,较好的认识民族传统和本土文化血脉,从而增强了爱国、爱家园的思想意识。
发挥教师在甘肃非遗传承中的作用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其公布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公告》实施指南中,要求“以适当的形式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兰州是甘肃的省会,兰州高校是地方文化的中心,承载着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功能,应结合自身优势,发挥教师在甘肃非遗传承中的作用。
1.开设非遗课程。“在一些地方性大学,结合“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引导并规范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的自主开展,在使各地非遗在进入当地高校特色专业选择与设置的实践过程中,切实纠正和防止普遍存在的高等教育“同质化”办学偏误,推动非遗传承与高教改革的双赢发展”。兰州高校要依托师自身的资力量,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开设相关的非遗课程。
有良好师资的兰州高校可以建构非遗特色专业,形成特色鲜明的非遗课程体系。再者,非遗自身的跨学科性,其与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多学科都有交叉,这样可以使得在这些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把与非遗交叉內容安排进入其专业选修课。当然还可以设置全校公选课,非遗保护的初衷即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及重建正确文化价值观的追求,这决定了只有在青年人的心灵里播下非遗保护的良好种子,才能实现非遗保护的自觉力量。
2.加大研究力度。甘肃非遗研究是兰州高校教师对非遗保护的实现途径。因为非遗自身的多学科交叉属性,兰州高校教师可以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学术积累对甘肃省非遗进行多学科、多种视野的跨学科研究。
兰州高校要因地制宜以甘肃非遗研究、创新为主耍方向,依托自身师资优势增设非遗学科及专业,开设包括甘肃非遗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课,拓宽甘肃非遗选修课覆盖面,以提高学生对非遗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非遗保护的自觉意识。
发挥学生在甘肃非遗传承中的作用
粱启超先生曾说: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学生是地方高校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中坚力量。学生可以在一下几个方面进行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开展甘肃非遗的社会调查。兰州高校学生生源的重要部分就是甘肃省籍的学生,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在非遗的熏陶下成长,每逢假期,可以给学生布置非遗社会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对家乡非遗进行调查。这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对甘肃传统文化的认同对家乡的热爱,也让学生自觉加入了甘肃非遗保护的队伍。
2.组织申报项目、撰写论文等。为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甘肃高校一股都设有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同时,大学生“挑战怀”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学生选择以甘肃省非遗作为申报项目提供了平台。还可以鼓励学生以甘肃省非遗作为毕业论文选题也有利于发挥学生对本土非遗的保护。
发挥甘肃省各级非遗传承人进高校的作用
甘肃省各级非遗传承人代表者深厚的民间文化传统,掌握着精湛的技艺、技能,并为民间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甘肃省各级非遗传承人到高校是学生直面感受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方式。
“各级各类的非遗代表陛传承人,聘为兼职教师乃至专业教授,让他们结合已有相关专业的技能性实践教学和新建相关专业的开创性传承教育,走进校园、走上讲台,亲自讲授并现身示范相关的专门知识与专业技能,也是非遗深度“进校园”的现实选择与必由之路。”非遗“进校园”,既是现实的手段,也是长远的打算;既是非遗保护即文化传承的必须,也是教育改革即人才培养的必然。
非遗保护与高校相结合是一项系统而庞杂的工程,兰州高校的大学生理应义不容辞的投身到本土非遗的保护中,甘肃非遗在高校中的传承不仅有利于甘肃非遗的弘扬和保护,也有利于青年学生对华夏文明的传承,进而巩固甘肃非遗保护的成果,在甘肃地方高校范围内形成热爱传统文化,关注本土非遗保护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