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018-05-22姜红
姜红
人文素养的内涵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大环境下应有的基本素质和态度,以此来与他人相处并融入集体和社会。其核心内容主要是指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学生在今后面对挫折和困境时往往更从容乐观,对于打开局面更加得心应手。学校教育是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当中重要的一环,而语文教学在这其中又承担着最关键的部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使学生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坚定自己的信念,树立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由于中职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外在技能与内在品质,从而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并且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当今中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现今社会主流教育理念导致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普遍降低,而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以及人文素质的降低对中职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面临的最大困境。中职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本身文化课基础较差,相应的语文基础素质也不高,往往是想到中职学到一技之长,在这种前提下经常难以对文化课提起兴趣,这就要我们求语文教育者分析中职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象,因材施教,将中职工具性的教学培养与语文的人文性特征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加以引导,充分发挥中职教学的优势与特点,进而体现出语文教学对于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价值意义。而且往往多数人文素养较高的学生其专业课程成绩也比较好,为人处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更强,因此当今中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相当必要的。
二、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
语文不仅是职业学校一门文化基础学科,更是其他專业课的基础,而语文的教学质量又关系到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包括对于语言的掌握能力,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和人的沟通交流能力,个人的思维能力情感性格以及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这些不仅仅影响到中职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以及对于技能的掌握,更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当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技术人员,而中职学校的培养计划就是为国家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技术人才,因此中职学生的个人素养与综合能力关系到国家建设的未来。近些年来,为了响应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学生的整体技能水平也都得到了提高。但是一些职校学生走上职业岗位后,往往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瓶颈,很多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的本意是培养出高素质的有血有肉的技术人员,而最终事与愿违,其结果往往是很多学生最终被训练成为了单纯的操作机器的“机器”,这种流水线式的教育模式最终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上限。
三、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方法
1.丰富课堂氛围,强调人文关怀
当前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本身的学习热情都难以调动,更难以提升人文素养了。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更新知识结构、变换思维模式,以学生为根本,在教学中结合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安排教学活动,改进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实用性特征以应对当下的挑战。
2.深刻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内涵
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教师应当带着学生深刻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内涵与精髓,体会中华民族优秀人文精神与素养,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树立全新的视野,在讲授语文知识本身的同时,更要侧重于对学生语文教育人文内涵方面的导向,使学生在接受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也能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开启学生精神世界的钥匙,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爱阅读的良好习惯,通过阅读优秀作品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和了解自我,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充实精神生活,提升人生境界,这样学生的人文素养自然会得到提高。
4.适当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适当的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样既可巩固课堂上所学的语文知识,又为学生提供了职业技能与人文素养同时提升的机会,有效的将中职教育工具性与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特点相结合,进而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代中职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特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让双方都明白各自的诉求以及需要,把语文教育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堂外,真正落实语文教学的初衷,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并结合以中职教育本身的工具性特点,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氛围、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开展课内外阅读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培育,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