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依托创作规律探究诗歌特质
2018-05-22于海燕
于海燕
摘 要:教师要依循古诗词的创作规律,引领学生紧扣诗歌的语言,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文章提出要依托语言,想象诗词画面;紧扣细节,感知诗词人物;洞察写法,明确诗词哲理,真正为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奠基。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诗词;创作规律;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8-0074-01
古典诗词一直以来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彰显了我国数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要依循古诗词的创作规律,引领学生紧扣诗歌的语言进行感知,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一、依托語言,想象诗词画面
诗歌往往是诗人借物抒情的平台,是触景生情之作,其构思精巧,色彩明丽,是教材中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然而学生正处于形象性认知阶段,教师如果不能寻找到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古典诗词的教学就会陷入一种尴尬之中,导致教学效益不高。鉴于此,教师可以多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画”上作文章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师可以通过“绘画”,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体会、用言描述,将诗歌原本的意蕴展现出来。如教学《渔歌子》一文时,在学生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景物,并想象词中的色彩,用自己的内心去体悟词中的美景。学生在初步阅读诗词之后,先后罗列出这样的景物: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这些景物都是以零散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没有形成诗词内在的统整与融合。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深入理解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作者独自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中手握钓竿,与千顷碧波、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此时,如果你正漫步西塞山脚下,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想到什么?教师出示句式:此时此刻,我正漫步在西塞山脚下,( )。学生将自己的所感所悟以练笔的形式写出来。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拥有了充分的思考时间、想象空间,在形象画面的引领下,在内在表达欲望的驱使下,纷纷进入自己的生活实际,调动自身的认知经验,既深入理解了诗的内涵,又在想象中提升了语言建构能力与灵活表达能力。
二、紧扣细节,感知诗词人物
古诗词往往语言精练,用简约的字符便勾画出形象鲜明的人物、色彩艳丽的画卷。字符浓缩了诗人所要描绘的画面、表达的情感、给予的愿景。教师可以深入这些字符的解读,紧扣关键字词引领学生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进行感悟,对古诗背后的丰富内蕴进行挖掘,说出作者内心真实的世界。学生在扩写中对人物形象进行二次塑造,可以历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文时,在学生找出“诗眼”并解读后,教师出示了问题:大家知道了这首诗是围绕“喜”字来写的,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杜甫如此欣喜,甚至喜极而泣呢?从诗中哪句话看出来的?很多学生都能从诗中找到“喜”的原因,即“剑外忽传收蓟北”,并结合诗句中的语句感受人物动作的兴奋和激动,从而更好地进行深入思考,如“初闻涕泪满衣裳”的神态、“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动作、“白日放歌须纵酒”的心理,真正“走进”诗人杜甫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揣摩诗人的语言、动作,关注诗人的内心活动,将杜甫“喜极而泣”的场景写出来,将诗人举手投足间的丰富情感展现出来。教师借助古诗中的主题、情感,引导学生对诗人的语言、动作及心理进行练笔,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诗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古诗情感的体悟,与此同时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洞察写法,明确诗词哲理
编入教材的古诗文虽然大都语言精练、表达简洁、意蕴悠长,但因文字晦涩、表达含蓄,加之学生与诗人生活的年代相隔久远,因此,学生对诗词所表达的哲理是否理解,是否有自己新的认知,都应该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如教学《观书有感》一文时,在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之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读书须有疑,方有长进”,大家都明白诗的意思了,学到这儿,你产生过疑虑吗?一位学生说道:“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但诗中写的全是池塘和池中水,连一个‘书字都没有,难道是诗人所写的诗跑题了吗?”很显然,学生的这一困惑不无道理,其实也明确地指向了诗人创作过程中的一个方向,为学生深入探究诗的写法奠定了基础。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没有直接告知,而是出示这样的句子: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使池水( )。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人( )。学生结合上下文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理解,明白了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以及表达策略。这个案例在明理中,提高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创新的意识,更明晰了文本所表达的真正目的,同时还成为学生展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佳窗口,师生对话的最佳平台。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诗词教学有着与众不同的教学准则与规律,是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与感知的重要依托,更是夯实学生基本素养发展的重要契机。诗词教学只有从诗词的画面、人物和哲理入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认知素养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碧红.读、疑、赏、想、串——《渔歌子》教学漫谈[J].语文天地,2016(03).
[2]孙芳芳,安晶.论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