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手定则两种表述的理解与分析
2018-05-22朱海燕
朱海燕
摘 要:在电磁学中,对于“左手定则”与“右手定则”这两个定则的表述主要有两类——网络课件中的表述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中的表述。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这两类表述的区别出发来理解这两个定则。
关键词:物理;左手定则;右手定则;表述;垂直;垂直分量;平行分量
中图分类号:G421;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8-0039-01
左手定则与右手定则在高中教学阶段通常是分别应用,前者是对安培力及洛伦兹力方向的判断,后者则用于对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方向的判断。当前,对于两个定则的表述主要有两类——网络课件中的表述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中的表述。本文主要从这两类表述的区别出发来理解这两个定则。
一、左手定则
(1)描述的区别。网络课件中的表述和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选修3-1中的表述的主要区别为是否“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掌心”。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从英国电机工程师、物理学家约翰·安布罗斯·弗莱明发现“左手定则”开始研究。左手定则是这样诞生的:当时英国伦敦大学的著名教授弗莱明先生为避免学生在磁场、电流与受力的方向上经常出错,他想出一个简单的记忆方法并传授给学生们:左手的食指、中指及拇指伸直,让这三个手指在空间内呈相互垂直关系。用食指表示磁场的方向,用中指表示电流的流向,拇指所指向的方向为受力方向。实践证明,左手定则确实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这种教学思想和当前众多网络课件上的教学思路是一致的,但这一定则其实仅适用于导线与磁场的方向两两垂直的情况,当导线和磁场方向呈现新的情况时,这一定则无法使用。
(2)两种表述的理解。在人教版新教材中,磁感线并不需要垂直穿过掌心,但必须确保安培力方向与电流、磁场两者所在的平面垂直,这样方能确定安培力的方向。该方法有部分学生不容易掌握,这时候教师可以对网络课件中的描述进行改进,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左手定则。当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导线方向成θ角时,可以将B分解为与导线垂直的分量B⊥和与导线平行的分量B∥。导线所受安培力只是B⊥产生的。據此,学生根据网络上的课件所介绍的办法来判断安培力的具体方向时,就可以先将B顺着导线和垂直于导线做分解,然后将表述中“磁感线垂直穿过掌心”改为“B⊥垂直穿过掌心”。
(3)两个版本的统一。用以上两种方法分别解决上述问题时,最终结果是统一的。依据人教版教材方法处理安培力方向的问题,可以将左手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将手掌绕着电流所在的直线旋转,直至磁感线从掌心穿过,且拇指与B、I确定平面垂直,这时拇指的指向就是安培力的方向。网络课件的方法是让B⊥垂直穿过掌心,最后判断出安培力的方向和人教版教材的方法是一致的。实质上,采用人教版教材的方法时,旋转手掌的过程就是为了让B⊥垂直穿过掌心。
二、右手定则
(1)描述的区别。网络课件中的表述和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选修3-2中右手定则的表述的主要区别也为是否需要“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掌心”。右手定则可以理解为是楞次定律的特殊情况,这一定则可用于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时对感应电流方向进行判断。当磁感应强度方向和切割的速度方向垂直时,那么网络课件中的方法便可以直接使用,但若磁感应强度方向和切割的速度方向不垂直就无法正常使用。
(2)两种表述的理解。这一问题只讨论当导线和速度方向、磁场方向均呈现垂直时的情况。磁感应强度为矢量,当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与速度成θ角时,可将它分解为与速度垂直的分量B⊥和与速度平行的分量B∥。其中B∥不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只是B⊥产生的。此时,网络课件中“磁感线垂直穿过掌心”改为“B⊥垂直穿过掌心”。人教版教材中的方法只需要磁感线从掌心进入,保证四指和导线平行,此方法较方便。
(3)两个版本的统一。人教社教材中的方法相当于让“B⊥垂直穿过掌心”。因为拇指和手掌共面,此时B⊥与速度垂直,必然与手掌垂直。
三、对两个定则网络课件表述的另一类改进
左手定则:当导线和磁场方向不垂直时,“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掌心”和“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这两者无法都得到保证。这时,可以先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掌心,然后让手掌绕磁感线所在直线进行转动,直到四个手指指向有效电流方向,此时拇指的指向就是安培力方向。实质上,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是与磁场垂直的有效长度受到的安培力,四指的指向则是导线有效长度中电流的方向。
右手定则:当磁场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垂直时,“磁感线从手心垂直进入”和“大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两者也不能两全。这时,保证四个手指与导线之间保持平行,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掌心,让大拇指指向为有效切割速度方向,此时四个手指的指向即感应电流的方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每一种理解其实都是一种判断方法,以上各种方法虽然有差异,但本质上都会联系到安培力的产生条件或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定则本身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寻找适合学生学情的方法,而不需要面面俱到。
参考文献:
[1]冯源.左右手定则辨析及中外教材对比[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09).
[2]孟俊杰.“口诀法”区分“左、右手定则”[J].中学物理,2011(02).
[3]曾军良.左右手定则统一为右手定则的设想[J].实验教学与仪器,19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