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质量风险动态管控体系的构建
2018-05-22柯立
柯 立
〔中国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9〕
随着成品油经营体制的逐步开放,经营主体日益增多,来源更趋多元。不同来源油品的生产工艺差异很大,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非法化工调和工艺同时存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油品运输中转过程中,还存在不同来源的油品混合、运输工具污染、人为调换等风险,直接影响油品质量。近年来,油品质量事故事件时有发生,油品质量已经成为油品销售企业的重大风险。
目前,油品销售企业对油品质量把关日益严格,增加了内控指标,从严入库、出库、库存检验,对供应商油品质量进行抽检评价,对加油站油品进行监督检验,仍无法完全杜绝质量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品收发作业的效率。一是对油品质量指标的要求,没有考虑客观存在的检验误差。因检验误差被质量抽检判定不合格的风险依然存在。二是油品质量控制点相对滞后,可能造成被动。在入库、出库环节发现质量不合格,可能影响油品收发作业的及时性,严重的造成油品供应中断。在台风、暴雨等不可抗拒情况下,还会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在销售终端抽检发现不合格时,不合格油品已经进行销售,进入客户油箱造成损坏后果。三是对油品各项质量指标的控制要求区别不大,或者对不同来源油品的管控要求没有差异,管控效率受到影响。为此,提出管控环节前移、误差风险内控的针对性更强的成品油质量风险管控办法是加强成品油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和迫切需求。
1 油品质量风险动态管控体系的主要做法
1.1 建立实施油品质量指标警戒线,避免抽检不合格或质量争议
针对汽柴油的每项量化指标,在国家汽柴油产品标准(GB 17930—2016、GB 19147—2016)指标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检验方法的精密度要求和日常检验过程中结果偏离的情况,建立指标警戒线。对符合产品标准要求但不符合警戒线指标的油品,判定为卡标,仍为合格产品。卡标油品原则上不出库,必须与质量互补的油品进行优化处理。通过建立实施质量指标警戒线体系,把检验误差留在企业内部,确保油品在执法抽检或者客户有争议送第三方检验时,不发生结果判定上的偏差。车用柴油、汽油质量指标警戒线详见表1、表2。
表1 车用柴油(V)质量指标警戒线
注:1)油品浑浊,水分检测介于无和痕迹之间时应不大于。
表2 车用汽油(V)质量指标警戒线
注:1)38(芳烯烃总和不变的情况下,95、98号汽油芳烃含量警戒线为不大于40)
1.2 对不同来源油品的质量指标进行趋势控制,提前发现和管控异常变化
通过绘制不同来源油品各个质量指标的控制图,可以发现油品质量存在的异常波动。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参考GB/T 4091—2001常规控制图。控制图的制作方法是:以某个供应商油品某项指标各批次的连续检验结果为基础,以批次次序为横坐标,以指标检验结果值为纵坐标绘制折线。计算各式各批次连续检验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以平均值加上3倍标准偏差为上控制线,以平均值减去3倍标准偏差为下控制线。同时在图上画出平均值、上控制线和下控制线,并将平均值上下1倍的标准偏差范围划为C区,平均值上下1倍以上2倍以下标准偏差内的区域划为B区,平均值上下2倍以上、3倍以下标准偏差内的区域划为A区。以某炼厂连续23批95号车用汽油的终馏点为例绘制控制图(图1)。
图1某炼厂连续23批次95号车用汽油终馏点的控制图
质量控制图曲线如出现下列一种情况,则判断为异常:
①1个点在上下控制限以外,或超出警戒线;
②连续9点落在中心(平均值,下同)线同一侧;
③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
④连续14点中相邻点上下交替;
⑤连续3点中有两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B区以外;
⑥连续5点中有4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区以外;
⑦15点在C区中心线上下;
⑧8点在中心线两侧,但无一点在C区中。
发现异常波动的可能原因包括但不限于:生产企业原油和生产工艺的变化,贸易型供应商采购油品来源的变化,油品在储运过程中被调换或污染等。在使用过程中,这些情况下发生合格不好用以及造成质量事故的风险最高。通过控制图提前发现质量风险,发出油品质量预警,提前与供方、承运方沟通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发现不可控风险时采取措施,以有效保证购进的油品质量受控。
1.3 动态识别重点风险指标,采取差异化管控措施
油品质量重点风险指标的识别要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1.3.1 重点风险指标的识别方法
(1)根据不同来源油品的质量检验情况,统计确定重点管控指标。定期对不同来源油品的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把近两年来出现的不合格项目列为对应供应商的重点管控指标。分析出现油品不合格的原因,连续2年不再发生不合格或者确定不合格原因已得到根本解决的项目从重点管控指标中移除,并根据新的质量管控要求和出现的新问题增加重点管控指标。某企业2015年至2016年不同供应商出现不合格的具体指标详见表3,把这些质量指标确定为对应供应商的重点风险指标。
表3 某企业2015—2016年供应商不合格指标汇总表
(2)根据不同使用场所和环境情况对油品质量的特殊要求,确定特定条件下的重点风险指标。
表4 特定条件下车用汽柴油的重点风险指标
(3)根据质量指标对油品综合性能的关键程度进行风险评价,把直接反映油品基本性能、影响油品储运安全和使用性能的指标确定为重点风险指标,详见表5。
表5 车用汽柴油性能的重点风险指标
(4)根据储运销全过程的风险识别确定重点控制指标,详见表6。
表6 储运销环节车用汽柴油的重点风险指标
1.3.2 重点风险指标的差异化管控措施
在对油品质量重点风险指标全面识别的基础上,对不同来源、不同条件、不同时间下的油品检验指标,确定其重点风险指标,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而不是对所有情况下规定的油品都固定检验指标。在入库环节,对属于重点风险指标的,规定为必验项目,必须在作业前检验完毕,其他项目可以作为边卸边验或者定期检验项目。在油品周期检验、监督抽检时,重点风险指标必须检验,其他项目可以抽取部分样品进行检验或定期抽检。
2 油品质量风险动态管控体系的应用示例
某油库有外采92号汽油油轮准备入库,如果按规定取样、送样、全项目检验合格后接卸,需要至少10 h。油库库存很少,且预报有台风,必须赶在港务部门封港前把该船油品接卸,才能保证台风期间市场油品供应。根据油品质量风险管控体系的做法,质检室首先了解油品的来源、运输的油轮等情况,查看该油品来源的历史质量情况,核查油轮是否在异常油船黑名单上,通过船讯网查看该航次油轮航行轨迹。
根据油品质量风险管控体系的要求,确定油品重点风险指标。一是该油品来源为供应商C,供应商重点管控指标为烯烃含量、水溶性酸碱,此外各项关键质量指标本控制图中未见异常。二是该船只不在异常油船黑名单上,运输环节重点风险指标是馏程、硫含量。三是车用汽油性能的重点风险指标是气味、外观、馏程、铜片腐蚀。四是当时不属于油品升级置换、油品指标转换等特定条件,无需增加控制指标。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要求,确定该批油品入库前必验项目为烯烃含量、水溶性酸碱、馏程、硫含量、气味、外观和铜片腐蚀。油轮靠泊后立即取样检验,4 h内必验项目均检验合格,予以接卸。其他项目在出库前全部检验合格,既管控了油品质量风险,又保障了特殊情况下油品收发作业的及时性和市场供应。
3 结束语
3.1 构建油品质量风险动态管控体系应具备以下前提:
(1)必须对不同来源油品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汇总和统计分析。
(2)必须对油品购、储、运、销各环节的质量风险全面识别。
(3)要落实质量风险防控的职责,提高人员识别和防控风险的能力。
3.2 构建油品质量风险管控体系实现目的
(1)把油品质量检验误差留在企业内部,确保抽检不发生争议。
(2)对油品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行趋势管理,提前发现和防控油品质量风险。以避免发现问题后进行事后处理的仓促、被动和高昂的成本。
(3)把质量指标进行重要性识别,对不同指标采取不同管控要求,提高风险管控效率,保障业务经营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