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05-21彭娟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三角形素质教育探究

彭娟

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目前数学课堂教学,在教学观念与长期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下,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素养与基本能力的培养。比如“关注认知目标多,关注应用能力少;关注知识点多,关注知识结构少;关注结论多,关注探究过程少”(简称三多三少)这一现象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反向而行的。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把创新当做教育改革的中心,把实践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

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發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当代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而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则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那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积极性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数学中启动思维的起点。传统教学的模式是师生一问一答,学生的思维被定势,缺乏主动思维。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得到激发,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来质疑,以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获得锻炼,创新性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向学生提出:“大家都认识姚明吗?姚明腿长1.31米,有人说他一步能跨3米,你们相信吗?。”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学生想知道真假。教师引导“只要大家认真的挺好这节课,就能了解其中的奥秘”学生们的这种好奇心就变成了强烈的求知欲。同学们都很想知道原因,从而主动地想去了解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潜在的创新意识被调动起来。学生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急于想了解其中的奥妙,我适时引导他们进入了新课的探究,我把同学围成的三角形板书在黑板,让他们观察什么样的三条边能围成三角形,因势利导,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归纳出了三角形边的特征,使同学们带着快乐和轻松求知的心境学习了新的知识。实践了学习数学的最佳方法是呈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也就是让学生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亲身体会并探究出来,教师的任务只是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的引导这并不是主导者。正是印证了一句古话“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二、鼓励学生的“异想天开”,给学生的好奇心和求和欲望一个生长的空间

创新素质中最基本的态度之一就是质疑,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端。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教师、教材等)质疑挑战,树立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帮助人类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最后上升为理论,提升了成果的认识价值。在小学生眼里,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老师就是权威,书中的知识就是金科玉律,是不能否定、不能推翻的。有教师做过这样一个测试:“在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头猪,问:船长几岁?”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是43岁(浙江某地4年级92.5%的学生,某初中92%的学生,甚至上海某重点高中高三12%的学生认为这个问题是有答案的,那就是43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可悲的结果呢?恐怕这与学生迷信权威、不敢挑战权威有很大关系.他们可能会想:老师怎么会出错题呢?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顺从的、毫无个性的人。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必须要改变学生的观念,倡导质疑,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向教材挑战,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

三、求同存异,激发学生多向性思维

多向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它是从不同角度,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分析、综合、实现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例如:姐姐今年6岁,小明的年龄是姐姐的一半,30年后小明多少岁?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弄清题意和数量关系之后,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可以用算数解(算数解有多种方法解),可以用方程解(方程解有多种解法),这样,大家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了,解题思路也非常广泛,。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直接阵地,教师必须拥有在教学中创新性的教育观念,这需要不断地在学习最前沿的教学理念。通过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其辩证思维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实践,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它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坚持不懈地摸索,并加以总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三角形素质教育探究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设问引导探究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