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像花儿一样

2018-05-21刘垚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邹忌齐王二嫂

刘垚

当今社会最响亮的口号之一莫过于“与人为本”,它体现着社会的进步,体现着人类对于自身生存价值的认同和个体生命的尊重。而作为老师真正的尊重一个人,我认为一定要教会学生从小就学会构建一种热爱生活的情感,一种感受幸福的美好心境。

幸福是什么?这是无数的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不管答案是什么,显然在承平已久的当今世界,幸福是一种个体的心理感受,也是人生的终极追求。一个人如果一生幸福,那么他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可见幸福对于每一个个体生命的重要。

但是,在这个物质极度丰富,精神极度缺失的世界,人们的幸福感也像“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样不见踪影。

作为语文老师既有教授学生知识的责任,更多的应该是利用语文课本的优势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进行构建幸福感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便有意的把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教会学生如何自处和与他人相处,从而握牢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

例如在讲授鲁迅的名篇《故乡》时,很多老师在分析完作品中的人物“闰土”和“杨二嫂”的性格特点之后就结束了,我想这只是完成了小说的教学任务,到此学生只是了解了鲁迅一篇小说的思想、人物性格、写作手法,这些东西更多的是知识层面上的,对于学生今后的丰富多彩的人生缺乏借鉴作用。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语文老师更多的应该在塑造学生高尚人格、促使学生追求高尚生活和美好情感上下功夫。

于是在教学的结尾,我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课文中的杨二嫂由年轻时的文静美丽,不多说话变得尖酸、刻薄,甚至不要脸皮的强行索要财物,达不到目的之后竟然偷拿,是什么原因是的杨二嫂变成了现在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讨论热烈,最终他们归结出一个原因——“贫穷”。据此我追问学生“追求富裕、富贵的生活是人之常情,文中的闰土和杨二嫂也同样如此。但是命运常常会和我们开玩笑,我们所追求的常常得不到,贫穷不可避免的落在了他们头上。当今世界也不是人人都能过上理想中的富裕生活。假如有朝一日,你也和文中的闰土、杨二嫂一样遭遇了贫穷,你当如何自处?你会不会像他们一样?”

学生的讨论更加热烈甚至激烈。最终意见分为两种,一种是要靠个人自强不息的奋斗,改变生活现状。一种是真的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心境,乐观的面对。

面对学生的答案,我最后总结说:“两种意见都很好,第一种体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难得几回搏,奋斗会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是人生的一种幸福。第二种体现了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的坚强。一个人只有内心坚强,才会有面对苦难的乐观。孔子在赞扬他的学生颜回时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面对生活的困境,顏回为我们提供了做人的高度。你能说他不幸福吗?”

还有一次在讲《战国策》中的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我问学生:“如果邹忌不采用讽谏的方式,而是直谏,会有什么后果?”学生回答:“可能和现在一样,齐王接受了他的劝谏,也可能齐王不接受,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危及生命。”我接着问:“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没有人像邹忌一样本来好心好意为别人,但是别人不领情,甚至造成好朋友之间的误会和友情瓦解?”学生同意。我又问:“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够学习哪些与人相处的经验呢?”

学生又一次热烈套讨论,最终,他们认为: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即使自己为了别人好,也要学会说话,这样才能容易使别人接受。

我最后总结说:“讲究说话、做人的方式方法,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一个人在诚恳的前提下,学会说话、学会做人,就会和别人相处愉快,从而使自己的的周围形成一个和谐的小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学习,时时处处都会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人生怎能不感觉幸福呢?”

总之,在我的教学实际中,总在思考如何才能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基础上,更多的学会做人,更多的感受生活中的美。古人说“文以载道”,这之中的“道”,在当今社会,也许应理解为让学生构建感受幸福的精神家园吧,有了这样的一种构建,就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充分尊重,也就是对学生进行终极的人生关怀。

猜你喜欢

邹忌齐王二嫂
远见与智慧
齐王立后
呆若木鸡
邹忌比美
老伴
闻香抢钱
画鬼容易
店里不知身是客
邹忌形象的另一面
“喇叭”二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