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的讨论

2018-05-21刘宇娇

科学与财富 2018年7期
关键词:代理成本公司治理

摘 要:自产生两权分离理论以来,现代公司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由于两权分离、信息不对称以及契约不完备产生的代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由于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利益函数不同产生的经理人代理问题和由于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剥夺中小股东利益而产生的股权代理成本这两类代理成本严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提高公司价值。在我国的现实中,各种代理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众多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疯狂的进行在职消费,高管因生活腐败等纷纷落马事件经常发生。上市公司的频繁出事,成为近些年资本市场上一道令人尴尬的风景线。本文通过相关理论及文献,研究代理成本的产生、内容及影响因素,从而为我国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绩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代理问题;代理成本;公司治理

一、代理问题的产生

1932年,伯利和米恩斯首先讨论了委托代理问题,两权分离导致公司经理人掌握着公司的经营控制权,为股东追求利益是其职责所在,但作为"理性的经济人",经理人的效用函数在有些时候与大股东们可能并不完全一致,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利益函数,很可能投资某个亏损项目,为自己创造寻租空间。因此,道德风险的触发,往往会促使经理人从有利于维护自身职位和最大化个人效用的角度出发来管理公司的日常经营,由此便产生了代理冲突问题。从根源上来看,代理成本是工业革命、市场经济、劳动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代理成本的内容

代理成本的提出者简森和梅克林把代理成本解释为委托人发生的监察成本,代理发生的约束成本及剩余损失三部分。结合他们和其他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代理成本主要包括:(1)激励成本:激励代理人做得更好以提升公司价值的成本,包括工薪、奖金和股权激励等的激励成本。(2)监督成本:防止代理人做得不好导致公司价值减少的成本,包括对管理行为、个人行为和舞弊行为等的监督成本。(3)市场效率化成本:增加市场效率和信息对称以提升公以提升公司价值(某些代理人的不当行为在市场效率化增强时会被更多的潜在委托人发现以避免聘用)的成本,主要包括代理人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化。(4)或有成本:不可控和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产生的成本,包括代理人疾病、丑闻、意外事故等产生的成本。

三、代理成本的影响因素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股东行使权力的方式及效果有直接的影响。股权结构如何影响公司代理成本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1)管理层持股与代理成本的分析

根据前文所述,两权分离是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效用函数不同产生了代理冲突,因此,如何将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趋同即为解决代理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根据公司治理理论及委托代理理论,经理人激励机制可以在事前与所有者制定利润分享计划,并将计划的执行过程与结果与代理人的利润挂钩。当经理人同时满足了激励约束条件和参与约束条件时,代理人可以和股东利益趋同,因而也能降低代理成本。另一方面,经理人激励机制可以协调代理人与委托人的利益,将经理人效用函数引导到企业最大化上来,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经理人与大股东的不利于公司的斗争,因而可以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对公司大股东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2)股权集中度与代理成本的关系分析

股权集中度是指全部股东因持股比例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股权集中还是股权分散的数量化指标。因为存在代理成本,企业股权集中度会影响企业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进而影响公司绩效。理论上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经营绩效存在两种效应,第一种是股权集中度高,控股股东与企业经营目标趋同,进而对公司利益的侵害动机就小的正向激励效应。另一种是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从而利用自己的控制权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负向的壕沟效应(Durnev&Kim;,2005)。

(3)股权制衡度与代理成本的关系分析

根据上文所述,一定程度的股权集中会减少中小股东“搭便车”带来的损害,加强对上市公司代理人的监督,减少代理冲突。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是很高的,此时控股股东派出自己的代表或本人担任公司的董事长或 CEO,他們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更加的一致,使得他们有很大的动力去努力提升公司的价值,而且并不需要很高的监督和激励成本,代理成本总和很小。但也正是由于股东所委派的代理人不需要与其他人争夺公司的代理权的这种状况,带来了不利于经营者更换的结果,而信息不对称会使经营者更换成本很高。另一方面,股权集中度很高时,中小股东利益得不到保证,大股东操纵的“利润转移”等现象很可能发生,使得公司价值下降。

(4)股东数量与代理成本的相关性

因为对经理人的监督是长期的持续的过程,中小股东往往不愿付出高昂的监督成本,因而做出“搭便车”行为。当股权越分散,股东数量越多,监督回报随着股东数量的增加而减少,中小股东更没有动机去监督管理层,因此,理论上讲,股东数量的增多会增加第一类代理成本。股东数量的增多并不一定会使大股东持股数降低,因此对于第二类代理成本的影响不明确。

四、对策及建议

应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较高,股权制衡度较低,大股东控制企业财富和资源的现象尤其突出。因此,我国应该调整现有的股权结构、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首先,应实行股权分置改革,使股东之间的持股比例发生增减变化,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使股权过度集中的格局发生改变,从而使大部分股东都能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去,并使股东的利益得以最大化。其次,要培育机构投资者,增加他们的持股比例,使股权结构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非机构投资者控制企业财富和资源的现象。

参考文献:

[1]Kissan Joseph, Vernon J Richardson ,2002,Free cash flow, agency costs, and the affordability method of advertising budg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1),pp.94-107

[2]Jensen M.C, Meckling,W.H. 1976.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 and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4):305-360

[3]Eugene F. Fama, Michael C. Jensen. 1983. Agency Problems and Residual Claim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26(2):327-349

[4]何卫东,张嘉颖. 2002. 所有权结构、资本结构、董事会治理与公司价值. 南开管理评论[J]. 2: 17-20

[5]R.H. Coase. 1993. The Nature of the Firm: Origins,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34-74

作者简介:

刘宇娇(1991-),女,汉族,山西省忻州人,山西财经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会计学院,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代理成本公司治理
股权众筹发展的意义、难点和对策
室内装潢宜俭朴宜居宜习宜养生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我国家族信托的法律研究
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困境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浅析基于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理论
最优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